谨防“心病”成次生灾害

2020-03-12 04:50王永霞
华声 2020年2期
关键词:宅家心病租户

王永霞

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确诊病例的增加,一些民众出现程度不同的烦躁、紧张、愤怒、焦虑、消沉等不良情绪综合征。

有的宅家生是非,吵架闹矛盾;有的生活作息颠倒,精神萎靡不振;有的过度恐慌,免疫力下降;有些甚至做出殴打医生、驱赶租户、挖路封门等极端事件,这些由“心病”引发的行为和个案亟须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危机,出现不良情绪完全可以理解,但不能过度过激。有的地方把道路挖断或运来渣土阻擋,有的把从武汉回来的人家大门强行封堵,有的不准返城工作的租户进村,这些简单粗暴的做法,不是什么硬核抗疫,而是缺乏人文关怀的野蛮行为。

瘟疫是病毒,而不是感染瘟疫的人。社会充满爱心的温暖,是战胜瘟疫的一个关键,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内涵,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一个标志。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还有人们常说的“大爱”,都不应当只是口头上的词语,而应当是行动的指南。

加强人文关怀,做到隔离不隔“爱”,应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在这场全民与疫情的战斗中,不能让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群体有被遗弃的错觉和感受,这是社会的责任,更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针对不同群体出现的心理问题,前不久,国家有关部门专门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进行分级诊断干预,及时而有效。

一些地方积极学习借鉴,将其分为四级人群:第一级是确诊患者、疫情一线医护人员、疾控人员和管理人员;第二级是居家隔离的轻症患者,到医院就诊的发热患者;第三级是与前两级人群有关的人,如家属、同事、朋友,参与疫情应对的后方救援者,包括现场指挥、组织管理人员、志愿者等;第四级是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的疫区相关人群、易感人群等。针对高危人群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对普通人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当然,在与疫情共存期间,作为普通民众,宅家是首选,日常生活与以往肯定会有明显变化,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外出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每天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调整改善情绪;不出门时可以在家运动,练练瑜伽,打打太极,增强免疫力;还可以静心阅读,写字画画,学做美食,提高内涵;同时也要关心关爱家人,让家充满和谐氛围。

总之,治愈“心病”,关键药方就是要用放松、愉悦、阳光的心态驱散疫情的“雾霾”。

摘编自“半月谈”微信公号

猜你喜欢
宅家心病租户
便秘是否也是一种心病?
宅家锻炼法
为了宅家不停课
“宅家”
关注孩子的“心病”
古人医心病
基于MVC模式的多租户portlet应用研究*
企业多租户云存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SaaS模式下多租户数据比较存储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