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2020-03-12 03:39李红娟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2期
关键词:历史故事教学创新历史

李红娟

摘要:由于中考的硬性要求,初中历史教学在整个初中教学科目中占有极大的比重,而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对象是小学生到初中生的转化,除学生自身对历史的兴趣外,大部分小学时期的学生都没有历史基础,只是通过家长以及相关普及来获得历史知识,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以历史故事为载体,丰富教学手段,帮助同学们记住相关历史,并在此基础上辅助同学们记住知识点。

关键词:历史故事:教学创新:历史

引言:我国作为文化历史故事传承时间最长,故事内涵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很大程度造成了学生对于历史的史实产生误解,这也是初中历史教育的一大难点。传统的历史课堂中,大多数采用教师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们讲述历史故事,传递史实,这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教学宗旨,更不能在课堂中提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应根据运用历史故事走进课堂这一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促进历史教学的灵活运用,将课堂还给学生。本文将以历史故事为教学基点,浅显分析如何创新历史教学课堂。

一 、充分利用课前导入

一堂课能否时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大部分取决于学生是否对课堂内容有兴趣,教师在备课前期要学会在课堂导入过程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结合学生心理讲解课程相关的历史故事,设置悬念,让学生时刻盯住课堂,以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为例,在新课程的导入环节当中,教师可以为同学们讲述长孙皇后劝谏唐太宗的故事,在故事开头为同学们讲述唐太宗愤怒的场景,并提出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唐太宗如此愤怒,接着为同学们讲述长孙皇后劝谏唐太宗的场景,并让同学们记住长孙皇后说了什么提醒同学们在课堂中随时会提问到,到最后像同学们讲述劝谏的结果,并让同学们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说一说是什么原因造就里贞观之治。这样一来在课堂开头导入新课的各环节当中,不是运用沉闷的课前导语,而是为同学们讲故事,提高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兴趣,由于长孙皇后以及唐太宗在诸多影视作品当中都有涉及到,对同学们来说并不陌生,教師在课堂开头讲述二者的故事,相比于其他的历史故事更加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所以这也要求教师在运用历史故事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历史人物以及多层次的历史角度,这样不仅绕过历史变得无法触及,反而更加拉近了学生与历史学科的距离,不仅在课堂前期提起同学们的兴趣,更增加了同学们的课外知识,丰富同学们的历史阅历。

二、 情景化教学引导学生

为了丰富学生课堂,充分完善课堂整体,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使学生充分的转变成教学主体,课堂中间是学生注意力分散的高发阶段,教师应运用情景化教学将学生视野拉回历史课堂当中,在课前为学生布置好故事情景内容,让学生课下充分排练,课上灵活演绎,这样不仅能将表演的同学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更能让中途失去课堂兴趣的同学重新走进课堂,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五四运动》为例,教师在课下分配给同学人物,并将《建国大业》等影视材料为同学们作参考,并让同学们自行配备讲解员,在同学们演绎的过程中,介绍五四运动的前因后果,并加入自己的讲解,帮助同学们理解,故事表演的方式可以通过同学们们的想象,加入现代化的因素,帮助同学们理解。在故事演绎结束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演绎来为同学们讲解重点,这样的方式不仅不仅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性,更增加了学生们的历史兴趣,为以后的历史课堂奠定基础。通过教师对于历史事件的还原以及讲述,来使得受教育主体加强对于历史事件以及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的知识点。通过教学模式的转变使得受教育主体对于历史事件的发生有更多的自我主观感受,在根据自身的主观看法后得出的观点后在进行历史课堂的教学。使得受教育主体对于历史的发展脉络的理解不仅仅限制于教材编布之中,使得受教育主体的历史发展思维以及思考思维通过现有社会实践去看到历史发展过程中更加深刻的价值,以及通过故事拓展的方法培养受教育主体的历史思维使其“明智”。

最终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述教学模式使得受教育主体从对于历史知识的被动获得到历史学科知识的主动探求。通过问题的设定以及问题的回答,创设历史教学情境。将历史教学打造成为“情景剧”的教学模式。使得受教育主体自己了解历史、发现历史、探知历史。

  • 课堂总结式历史故事的运用

在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初中历史教学要懂得发现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历史联系,从教材设定之间的联系发现其中的重要信息,使得初中历史学科知识的教学能够环环相扣。历史故事的结束往往让人不禁心发惋惜以及敬畏。而历史教学的故事教学的结束不等于历史知识学习的完结。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受教育主体留下历史教学的遐想空间,使得受教育主体在现有发展阶段中对历史留有自身的知识自我探求力,例如在秦始皇教学结束后可以通过故事的讲解,留下“秦始皇是否是一个真正的暴君”的问题。使得受教育主体通过多角度来自我探求。以及通过日后的成长去感悟。

结语:历史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初中历史学科知识的教学。透过历史思维的个性化培养,使得受教育主体能够站在历史的宏观角度对生活实践以及历史实践拥有自身更加明确的认识。通过故事教学的模式,使得受教育主体对历史事件的发展以及产生有自身的独特的判读。历史故事的自我感悟。透过初中历史的教学对于自身的总体发展有更加明晰的认识才是初中历史教学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婷.初中历史故事教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D].四川师范大学,2016.

[2]李秋莹.故事化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5.

[3]崔汤山.初中历史概念讲解中历史故事教学法的应用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7.

[4]赵燕.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5]贾琰.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历史故事教学创新历史
浅谈历史故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