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炼“教育的艺术”

2020-03-12 13:55王立业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2期
关键词:课间操错误内心

王立业

担任班主任工作到现在,三四个年头,送走了一级学生,又把这一级学生带到初三,分了班,学生如流水,散一批,又聚起一批。此时此刻回想,从事班主任这项工作,也是从当初简单直接的稚嫩状态一路走来,到现在逐渐变得“老奸巨猾”。过去对学生一味的讲爱,讲奉献,讲摽靠磨,讲来讲去,也付出了很多,班级不温不火,不算太坏,但也称不上是太好。这学期一直在反思,对自身而言,热情足够,但在方法的讲究上,还差得很远。于是,在教育方法的探究上,本学期很是下了一番工夫,方才有这种“老奸巨猾”的感觉。其实,装裱起来,这种“老奸巨猾”,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教育的艺术”。不妨谈两个方面,也是我的教育生活中两个具体的案例。

我是一个比较喜欢发表讲话的人,面对学生,班会课,课间操,喜欢把各种问题摆出来,讲一讲。后来我发现一个现象,很多问题我越是讲了,学生反而越是容易出问题。有时候晚上去查学生宿舍,嘱咐来嘱咐去,说了一大堆,第二天很可能学校班级考核榜上被扣分的项目,基本都是我講过的问题。对这一点,我时常感到困惑。去年秋天里有几天的时间,我外出学习,人虽在校外,却难以抑制对班级、对学生的担心。在学校的时候,天天强调了,还总是扣分,要是两天不在,这得成什么样子呀!在QQ上、微信上给各科老师留言,拜托他们帮我勤看着点班。学习回来第一件事,先查看这两天的班级考核榜,出乎意料的是,两天时间,竟然一分都没扣。这令我讶然不已,而讶然之余,引发了我深刻反思。过去的经验告诉我,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思来想去,我决定尝试当“哑巴”。在管理班级的时候,尽量节约语言,没问题不讲,有问题少讲。从此,每天课间操以后,我往学生面前一站,只讲一件事情,班会强调问题最多三条,周末放学强调三条。言简意赅,效果显著。从此,我和我的学生们终于过上了幸福的小日子,再也不必为过多过繁杂的班级琐事完成不了而困扰。我更多的把工夫下在了备课环节,要讲的事情提前梳理,讲重点,讲透彻,别再让学生去整理归纳,这是一个功夫活儿,也是一种“教育的艺术”。

过去,凡事爱较真儿,总是揪着学生的错误不放,结果揪来揪去,无数次的教育,扣德育分数,同时伴随着一次次对学生的惩罚,结果呢?学生似乎乐衷于原地踏步,丝毫不见有一点点想要进取的迹象。面对这样的教育结果,很是无奈。有一次在我的课堂上,平常习惯性调皮捣蛋的两名学生,终于用他们的行动触发了我火山般的愤怒。一下课我就把这两名学生留下了,直接打电话,约了两名家长到校,当时抱着的是一定要让这两个学生好看的心态。我辛辛苦苦在台上讲课,他俩非但不听,还要在班里捣乱,令我不能忍受,满腔的愤懑。下午,两名家长接踵而至,但我课堂上滋生的怒火已经基本消了,跟两名家长进行了友好的会面。我又把两名学生叫来,在对学生表示原谅的基础上,跟家长共同提出了一些要求。面对这些要求,没想到这两名学生倒是一口应承。过了两天,有一名学生才在私下里偷偷告诉我,很感谢我在家长到校的时候对他们的留情,感谢之余,表示一定改正自己的错误。我内心偷笑,没想到这次倒是误打误撞,收获了学生的认可。此事过后,我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面对学生层出不穷的错误,面对不断犯错误的学生,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想了很多,也试了很多,不断总结,应该如何去推进犯了错误的学生的教育。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反过来就是学生对待我们的态度,我们对学生横眉冷眼,学生对我们的,只是表面上的顺服和内心的畏惧,与亲其师信其道则是背道而驰。从此以后,我心内的火山逐渐熄灭,对待学生的错误,首先是宽容,有时候甚而是装聋作哑,一段时间下来,以往常犯错误的那些学生,反而让我看见有了进取的迹象。我内心窃喜,却不动声色,继续试行我的新策略,为得到这么一个小“花招”而开心不已。

教育,是面对人的工作,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独立思维的人,我们做班主任,首先要把学生真正的当人,然后才具有做好教育学生工作的可能。而反思促使我们进步,只有在教育工作中不断反思,也才能不断增长跟学生斗智斗勇的资本,面对学生层出不穷的各种问题,独具慧眼,成为真正的“老奸巨猾”,磨炼自己“教育的艺术”,这也是作为一名班主任必不可少的成长之路。

猜你喜欢
课间操错误内心
在错误中成长
小学生跳课间操成功减重20斤
课间操也必要创新
光明正大
“怒”与“努”
“浮”字等
内心不能碰的按钮
一块生锈的铁
关于课间操的讨论
可爱的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