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八大山人绘画的绘画特点与艺术精神

2020-03-13 23:16余城城
人物画报 2020年17期
关键词:艺术精神八大山人

摘 要:“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深沉的故国情怀,是贯穿八大山人一生的情感主线,也是其诗画艺术最动人的主题。动荡的时代、悲苦的身世造就了八大山人的艺术成就,在受到人生的无奈的同时,也领悟了艺术的深邃和神奇。本文旨在从分析八大山人绘画的绘画特点与艺术精神,希望得到对中国水墨画的借鉴与启发。

关键词:八大山人;怪诞图式;艺术精神

一、八大山人艺术风格形成原因

八岁作诗,十一岁画青绿山水,生于皇家的朱耷有着良好的家庭环境与教育,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奠定了他日后艺术成就的基础。明朝在清军的攻打下覆灭,这彻底改变了朱耷的一生。他四处流亡,剃发为僧,重新拿起画笔,最终以八大山人自称,成为了一个自由超脱的书画大家。

文学史上常说“国家不幸诗家幸”,八大的特殊身世与经历造就了他非凡的艺术成就,八大山人作品里充满了自身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有着鲜明的特点。艺术家的艺术风格通常与其心性是密不可分的,八大作品中常出现极其怪诞的形象,有人认为八大的怪诞形式是因他的精神病史,但根据史料和部分画作题识可看出,他的创作绝非是随意涂鸦的。在八大的作品中可以找出许多对前人的继承以及自身的创新点,儒道禅思想也是其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的佛门生活使他的心境受到极大的改变,他将从中领悟到的精神运用到绘画上,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又颇为潇洒超脱的艺术风格。

二、八大山人绘画特点与艺术精神表现

1.八大山人绘画特点

八大在绘画上继承了前人徐渭、倪云林等人的技法,并做出了创新,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八大受到董其昌影响,提倡取法自然,以禅宗精神感悟大自然,故八大的作品多取材于自然中的景观事物。八大的用笔风貌拙朴、笔简而劲、奔放大胆,多中锋与侧锋用笔。在用墨上,善于先枯笔进行勾勒,淡墨皴擦,浓淡干湿交融,层次分明,极其潇洒。八大主张“以书入画”,从他的画中可以看出具有强烈“骨法用笔”,过去的论者多认为其用笔比之用墨更为出色。吴昌硕称八大“笔力千钧”、“高古超逸,无溢笔,无剩笔”,可见其笔简形具。八大对于画面的留白运用的十分精到,在其画面中常会感受到“虚”之境界,体会出“无画出皆成妙境”,使观者产生共情感,引人深思。八大作品的造型之“奇”是其极大特点,处理上常别出新意,出人意料。笔下的无论树木、兽禽等总会给人奇怪之感,这些有异于人们常理的方式,都是八大精心经营所作,旨在暗示内心的愤慨情绪。

2.八大山人的艺术精神

“墨点无多泪点多”,这句话最简洁明了地表达了他绘画的艺术特点和他的思想情感。 1685-1690 年,在经历了“驴期”愤怒的情感宣泄以后,八大笔下的激烈情绪已有所缓解,文字亦相对平和,但鲜明的反清思想与家国之痛仍是这一时期诗意的重要主题,如《题瓜月图轴》、《题野雀图》等。整体而言,这一时期的题画诗虽仍以遗民情感的表达为主,并时而呈现出感性的一面,表达形式曲折委婉不易解析,可以知道八大正由情感的激烈爆发期进入了相对稳定的转折阶段。从1690年至画家离世,经历了几十年人生磨砺与思想变迁后,对家国的深刻思考已经不再是八大笔下最主要的情感表达,而是对人生的理解和天地的和谐之道逐渐成为他诗意的主题。

三、八大山人对个人的启发

1.创新精神

八大的绘画对后世的山水画发展影响极大,留下了的大量作品为后世的人们提供了学习和借鉴价值。创新引领发展进步,艺术同样如此,八大的独创精神尤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他的创作大胆和而新奇,极具鲜明的个人特点,具有开拓性的价值。我们现今时代,对中国画进行创新同样是必要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学习和继承前人的绘画技法,不能一味地进行模仿,要秉承“学无止境”观念,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融入自身的理解与思考,亲近自然,观察自然。

2.绘画上的借鉴与运用

顾恺之提出了传神写照尽在阿堵之中,八大笔下的鸟和鱼的眼睛,常改变形状,夸大表情。例如《书画册》之二十的《鸟》,画面仅有一只鸟,眼睛翻着白眼,造型极其夸张,抒发了八大山人愤世嫉俗之情。在我们日常绘画中,同样需注重眼睛的刻画,重视神韵的表现。尤其在中国画创作上,需讲究“经营”,对物象的形态应能熟练掌握,对线的刻画讲究书写性,强劲有力,虚实、疏密都是我们应注意的。构思画面时,应注重布局上“留有余地”,利用留白以达到观者自行体会的目的。只有能够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上述所列,做到情景与自我的和谐统一,作品才会有“气韵生动”、“一气呵成”的效果。八大的艺术思想的形成,是其生活经历与艺术修养造就的,其画作里充满了强烈的孤独精神,但依然坚持不断地艺术道路中探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严格要求自身,不局限于学习专业知识,扩大知识范围,增加知识储备,做到充足理论的支撑以及正确思想的引导。八大的成就来源于不平凡的身世与动荡的背景,在现今时代中,艺术的发展之路同样机遇与挑战并存,这便需要我们秉承求学之态,严于利己,提高个人修养以及心性,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打磨与修炼,坚持探索,才能在艺术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何平華.八大画风与楚骚精神及其他[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

[2]吕静.八大山人绘画的“怪诞”图式研究[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18.

[3]朱良志.八大山人绘画的“怪诞”问题[J].文艺研究,2008,(08).

[4]宿菲.八大山人绘画思想研究[D].江西: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余城城(2000.12-),女,江西九江,汉族,(学生)在读本科,研究方向:美术学教育类。

猜你喜欢
艺术精神八大山人
晦养与磅礴
图说书法(179)
高冷人设的八大山人作品价值连城
八大山人:我很惨,但我有胜算
混合型文化模式下龙江剧独立的艺术精神
汉代陶塑的时代风格与艺术精神探析
清初遗民万寿祺书法研究
试析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精神
弗利尔美术馆解谜八大山人
苦闷后的圆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