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几点体会

2020-03-13 23:16许洁玮
人物画报 2020年21期
关键词:剪纸美术生活化

许洁玮

摘   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地开发,有效地去利用好美术的生活资源,让美术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就在生活中,到生活中也能学到美术,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的持久兴趣,学用结合,以达到学以致用,能学会用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

“艺术来源于生活”,如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那将使艺术失去原本应有的魅力,将成为“无源之水”。我们应把生活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地掌握及自身能力地提高。如果美术这颗种子,离开了这广袤的沃土,又怎能生根发芽,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呢?树高叶茂,系于根深。正如活鱼离不开水一般,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更要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美,形成良好的审美习惯。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生活本身为美术教育提供了很多的资源,在学生的生活中每天经历的衣、食、住、行等与人交往等实践活动,都是可被利用而且应该恰当被利用的美术教育契机。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资世界。它为艺术创造提供了天然的素材,果实、树叶、花草、景色、丢弃的器皿、包装盒等这些材料都是接近学生生活,易唤醒学生创造的欲望,因此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留心生活,收集材料,為创造美打下基础。我在教学人教版美术二年级《叶子上的小“血管”》时,让学生走进生活寻找最美的叶子,引导学生用眼观察叶的形和色,用手触摸叶子,发现它的美感;三年级《校园里的花》时,组织学生走进绿草如茵的校园,让学生观察花的形状、颜色、结构,有的独自观赏,有的成双成对,有的三五成群,无不情绪高涨,议论纷纷。每个学生的发现各不相同,都睁大了好奇的眼睛,有了新奇的收获。有的学生发现花的形态优美,造型多样,有的发现色彩丰富,有的发现花瓣的数量数不胜数。如:面状的牡丹花、山茶花它的花瓣像爱心、水滴等;条状的菊花、向日葵它的花瓣像长条、细椭圆形的花瓣也可以看成线状。大自然为我们的课堂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资源。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兴趣盎然、惊喜连连,是高效的。

二、命题创作开展生活化美术教育

教师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生活,最大限度给予学生体验及感知,大胆运用美术手段进行自我表达,激发学生对美的认知和融入真情实感地创作,从中体会现实生活的美好。这样的教学活动还能使学生获得相关的美术知识与创作技能,还激起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我就命题:《我手画我心》,用你五彩的画笔,画出你对家乡的热爱;《大足石刻—佛像》,有的学生把平时的废纸用水侵泡揉成纸浆再加上五彩缤纷的色彩,用粘贴的形式进行表现;还有的把生活中的绒线、五谷杂粮等运用创作中,各有千秋,呈现出意想不到的惊喜。让大足石刻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这样,虽然统一命题,但并没有禁锢学生思维,反而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让更多的孩子能随心而作,同样的类型,作品并不单一。

三、利用身边资源,教育素材生活化

源于生活的材料因具有具象性、熟悉性、丰富性的特点,容易与儿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引发儿童的好奇心、亲切感,让美术活动充满浓厚的生活情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物、食物、生活用品、废旧物品等,通过被创造与利用,就能成为美术活动的材料。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儿童生活中多元的美术教育资源和工具材料,提供丰富而有层次的真实素材,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活化美术活动,让儿童体验到美术活动的乐趣。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还要灵活使用教材,开发地方本地特色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生活实践化,营造出其乐融融的教学氛围。在这样喜闻乐见的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中,让学生观察、记忆自己喜欢的事物的特征。一系列生活化的情境创设,使教学内容紧紧地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学生们参与美术活动创作,表现的兴趣更浓厚了。

四、组织美术实践活动,引导自主探究

在生活化教学的理念中,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而为了使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自主性的探究活动。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美术实践活动,给学生布置一些美术实践的任务。在《对折剪纸》这一节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的美术实践更加顺利地进行,将学生划分成了几个小组,让学生通过合作的形式动手制作剪纸。首先,我给学生简单介绍了一些剪纸的基本知识:剪纸的基本特点:明快、简单、富有装饰性;基本题材:人物、花鸟鱼虫、吉祥图案、自然景观等;制作方法:刻、剪;表现形式:阳刻、阴刻、套色、电色、衬色、分色。然后,给学生介绍了阳刻和阴刻的基本特点:阳刻的线条是相连接的,阴刻的以整体块状为主,刻去形象的轮廓残留以外的部分,基本的图案有锯齿形、月牙形、元宝、圆点等。接着,让各个小组的学生进行了动手操作。最终,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对剪纸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五、将美术创作与生活留言相结合,表达丰富的内心世界

孩子内心的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通向孩子心灵之路要靠倾听与交流。我们以朋友的身份,真诚的态度与孩子交流,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使孩子们感到师生之间是平等的朋友,这样宽松的氛围形成以后,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一节课40 分钟与每班30耀40 学生的时间比例,除去我们对学生的新授时间需要10耀15 分钟,剩下的时间如果平均给每个孩子就更是寥寥无几;而孩子们想对我们交流的东西却很,如果我们视而不见、见而不听,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孩子没有了感受、没有了交流,甚至是不会交流……为了解决这种状况,从去年开始我们对学生作业形式进行了小改革———采用留言式美术作业,即在自己作品的周围附加文字,记录自己在创作作品时的感受或记载自己创作作品的经过。这样就给了每个孩子想对自己说、想对父母说、想对老师说、想对伙伴说的空间与时间。生动的画面,稚拙的留言,正是孩子生活世界的写照,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这种作业的表现形式自实施以来,深受老师和学生们的喜爱。在彼此的留言交流中,不仅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更活跃了孩子们的表现兴趣与欲望,使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不断的螺旋上升。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留言式美术作业将逐渐的散发出它非凡的魅力。

猜你喜欢
剪纸美术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美术篇
大嘴蛙学剪纸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手工剪纸
剪纸
剪纸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