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班戈县J镇D村为例

2020-03-13 23:02尼玛拉姆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牧民贫困户建设

拉 珍 尼玛拉姆

(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西藏 拉萨 850000)

一、D村简介

D村位于班戈县西北部,距离镇政府所在地多尔查居委会37公里,地处偏远。截止2018年年末,该村共有142户,其中41户贫困户共有159人。D村平均海拔4900米以上,夏季短暂、冬季漫长,风季时间长达6月以上。D村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信息相对闭塞,牧民居住分散,牧民文化程度较低、思想观念的传统化,生产生活方式落后、经济收入单一。

二、D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班戈县进行牧业改革试点以来“一村一合,一乡一社”的政策继续在推行,2018年班戈县规定每村都要建设合作社,D村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的合作社,但是D村合作社建设的起步晚,合作社的建设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一)加入合作社的成员特征。D村已经有95户进入合作社,其中主要成员是41户贫困家庭,人数共有159人,非贫困户54户。如表1所示,贫困户是必须要参加合作社的,而非贫困是自愿的方式加入合作社。

(二)入股方式。主要以草场、牲畜、劳力三种方式入股。其中贫困户是以通过扶贫的资金、国家的项目来入股、少数有家庭新增人口的以劳力入股、牲畜、草场入股的也有。非贫困户主要是现金入股,少的有1000块入股、多的有10000块入股,非贫困家庭也可以把牲畜和草场放进来入股但绝大多数不愿意参加。

(三)合作社的主要运行模式。在牧区建设牧民合作社主要目的是带动产业性的发展渠道,民族手工业的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的发展、特色民族产品的品牌性建设等,但目前D村合作社的发展还处于刚起步,跟绝大多数牧区偏远地区的合作社一样还只是“空头合作社”,合作社的主要运行和经营途径也只是建个以合作社为命名的茶馆。其产业发展的情况是第一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为辅,没有形成第二产业的发展。

三、合作社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社建设起始点的落后。2018年班戈县规定每村都要建设合作社,但相对于其他村,D村的合作社建设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而且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到位,也导致合作社的建设不能形成较快速度的发展。

(二)经营方式的管理不善。D村建设合作社的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管理不善,责任心不足,缺乏秩序性的运作,缺少管理人才。2018年7月份搞赛马节,上面按人数分地进行做生意、开茶馆等,其中B村找了当地的民工建铁架子等建的像模像样的,而D村只是简单的搭个帐篷,经过十几天的经营下来,B村每天都能赚一万三千多的收入,而D村不仅不赚钱最后连本都回不来,说明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善的缘故。(与D村村委书记的访谈记录)

四、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解决融资难的问题。积极争取自治区政府财政的支持,落实专项扶持资金。各盟市、旗县也将根据当地实际,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扶持本地区合作社的发展。政府机构为合作社提供多种专项基金的同时应减轻合作社的经济负担,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为合作社的畜牧业生产、销售各环节提供多种减免税收措施,在新型牧区专业合作组织形成与发展的初级阶段从政府扶持角度给予充分成长空间。合理利用社会上闲置资金,以招商引资等形式为合作社融资和筹资。

(二)合作社的建设面向市场化,提高技术创新水平。第一,提高产品的市场化程度,强化竞争,并将合作社推向市场,积极参与竞争。第二,鼓励各种创新,尤其是组织制度层面的创新,不断加快合作社的技术进步。第三,注重技术、制度等方面创新的落实和推广,更多地提供经营指导、技术培训、信息传递等服务,拓宽合作社之间比、学、赶、帮的平台,缩小同类合作社之间的效率差距。第四,在发展第一产业的基础上抓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并适度的进行第二产业的发展,利用本地的特殊自然生态环境及特色的产品来带动旅游和民族手工业的发展。

(三)加强对牧民的教育、培训及宣传力度,提高牧民的管理水平。合作社通过组织开展人才与理念的教育、培训工作,能够使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更加理解牧民专业合作社,降低合作社的组建成本,推动了牧民专业合作社事业的蓬勃发展。并且牧民专业合作社积极组织培训,不仅让合作社成员能够学习到先进的畜牧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方法、饲草料制作、销售技巧,而且有助于将牧民培养成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的新型牧民,增强了他们科学生产的能力,只有牧民自身的生产能得到提高,他们才会在生产中以最少的成本创造最大的收益,才能使牧民增收成为现实。另外,政府主导下通过推行大学生村官制度,尽快给牧民合作社输送专业人才,解决牧民专业合作社人才短缺问题。

猜你喜欢
牧民贫困户建设
牧民的遗嘱
牧民歌唱冬奥会
甘南牧民 赵云雁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商人买马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