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传统,赋予 冰雪文化新生命

2020-03-13 08:12张铁民
科学导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冰雪传统文化

张铁民

跨年之际,各地纷纷以“相约冬奥”为主题,以冰雪文化活动展演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为2022北京冬奥会增添文化要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冰雪运动,特别是大众冰雪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开展,当然离不开我们独特的文化传统。但纵观目前各地冰雪文化活动中的展演形式,一些冰雪体验的建筑、庙会和礼堂等,或是舞蹈编剧、民俗风情、生活起居等文化内容,大多都停留在表象的展示阶段,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对冰雪文化的深度发掘和个性化展示还远远不够。

因此,赋予地域传统冰雪文化新的生命力,必须重视地域传统文化的活化利用,具体可通过唤醒文化自觉、重构文化空间、完善文化保护和加强政策管理3个策略来实施。

首先,喚醒地域传统冰雪文化自觉。传统冰雪文化通常是由身体演绎的,很少有单纯性的文字记载,当地民众具有对传统文化基因的记忆,能够通过实践还原冰雪场景,以最大限度保持冰雪文化的原始性。保护这种记忆,使之流传有序是我们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要吸纳与其冰雪相关联、与其文化相融合的多方主体参与,可以是市场第三方,也可以是专家智囊团,或是冰雪文化传承的民间组织等,形成治理联盟。通过多方利益协同将地域的传统冰雪文化放在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大格局中考察,将其活化为兼具中国特色和独特魅力的冰雪文化新样态。

其次,重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空间,延续冰雪文化血脉。传统冰雪项目的开展更多地依附于传统的节庆。对此,建议重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空间,因地制宜建设乡土冰雪文化平台、冰雪陈列馆、冰雪大讲堂、冰雪民俗馆、冰雪智慧空间等,在物质和精神双重层面上打造村落居民的精神家园。社会各界都可以依托冰雪文化平台开展常态化的忆乡愁、见乡人、抒乡情等主题节庆活动,让村落居民的情感交流、乡情乡恋体现在精心安排的冰雪活动细节中,通过家园这份情丝牢牢凝聚人心。此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空间建设,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形式增加传统冰雪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同时,站在国家文化安全、大国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的角度,宣传传统冰雪文化的时代价值,提升村落居民保护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自觉性。

最后,完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保护与管理政策,守住冰雪文化根脉。建议地方政府根据文物保护法制定冰雪遗产文物保护实施方案等细则,完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保护政策。同时,加强对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管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基石,明确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程序、归类界限和管理部门归属等问题。

猜你喜欢
冰雪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It’s Snow Time!
谁远谁近?
少年力斗传统
冰雪幽默来袭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清明节的传统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