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题:URLLC 技术与应用

2020-03-14 03:14王庆扬
移动通信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国电信研究院委员

专题客座主编

王庆扬

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现任中国电信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科技委委员、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专委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网络规划和优化。2008年起组织开展LTE技术研究,制定中国电信CDMA与LTE融合组网技术方案,支撑中国电信4G网络部署和维护优化,相关成果获得2015年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刘 琪

教授级高工,清华大学博士后,现任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智能城市研究院车联网行业总监,北京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车联网、5G通信、异构网络融合、高精度定位等。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本,申请发明专利40余项,承担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所主持项目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项,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学术交流会并发表演讲。

主编观点

目前全球5G 商用网络均为NSA 架构,仅能支持eMBB 场景。随着支持SA 架构的5G 系统和终端芯片日趋成熟,已商用NSA 网络将逐步向SA 演进,新建5G 网络将直接采用SA 架构,以同时支持5G 的eMBB、URLLC 以及mMTC 三大应用场景。

URLLC 将是继eMBB 之后5G 支持的第二大应用场景。URLLC 从理论到实现主要考虑三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充分发挥云网融合的优势,在网络架构上尽量减少传输环节,缩短传输路径,例如基于用户面分层架构部署MEC 以实现APP 尽量靠近用户;其次从时延和可靠性占比最大的环节入手,提升这些关键环节的性能,例如3GPP 在空口提出的灵活帧结构、短时隙调度、低码率调制、控制信道可靠性增强等新型设计;最后还要在网络运营上下功夫,通过智能调度来选择合适的接入方式、资源分配和最佳路由,将各环节的创新技术有机整合,从而经济高效地支持URLLC 应用场景。

——中国电信研究院移动通信研究所所长 王庆扬

猜你喜欢
中国电信研究院委员
图片报道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不是我!是他捣乱!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中国电信:IPv6在线用户已超千万 年底将完成端到端服务能力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
委员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