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I卷分析

2020-03-14 05:06安正强
英语教师 2020年4期
关键词:考点语篇课程标准

安正强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是高考英语命题的依据,指出“高考应着重考查学生在具体社会情境中运用英语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读、看、写的能力”(教育部 2018)。同时,《课程标准》提出“学会用英文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坚定文化自信”(教育部 2018)。因此,全国高考英语试卷需体现中国元素等要求。为了发挥好英语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作用,研究者认为高考英语命题和英语教学都应以核心素养为参照,完善高考评价体系和英语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素质教育的发展。

《课程标准》的颁布对2018年高考英语命题和英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标准》要求在命题中融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试题内容上要求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注重考试命题的真实性,贯穿育人价值和正确价值观,体现交际性等。本研究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核心素养为视角,探究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I卷与《课程标准》的衔接性,分析命题优缺点,就如何利用考试评价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提出建议。本研究将对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I卷题型作详细分析,由于新疆地区高考英语听力不计入总成绩,遂省略听力理解部分。

一、阅读理解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理解部分可以适当选择涉及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语篇,且试题设计应引导学生理解和判断文化差异,并能分析和阐释语篇传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阅读理解除了要考查考生的阅读技能外,还检测考生对词、句和语篇等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I卷阅读测试以间接性测试为主,侧重考查学生的阅读技能。七选五是1995年以后高考英语阅读部分新增加的一个题型(武尊民 2008),具有间接测试口头交际能力的功能。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I卷阅读理解试题总体情况见表1:

表1: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I卷阅读理解试题总体情况

第一节

如上页表1所示,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I卷阅读理解关于核心素养的考查有如下特点:(1)从语篇类型来看,说明文占比最大,其次是应用文和议论文,没有记叙文;(2)从主题语境看,语篇选自学生日常生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了与《课程标准》三大主题语境的高度一致;(3)从知识构成来看,阅读理解加入了文化知识,阅读理解语篇通过加入国内外文化元素,依托不同主题语境下的语篇促进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提升文化意识、培养思维品质、丰富学习策略,这对学生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有重要作用;(4)事实细节题占60%,推理判断题占26%,词义猜测题和主旨大意题各占7%。

通过观察不难发现,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I卷阅读理解考查题型种类分布不均匀,阅读技能考查不均衡,主要以低阶能力考查为主,而高阶能力考查不足。如果要使考试评价促进考生阅读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发展,那么阅读测试的考查应侧重不同阅读体裁和技能的考查,同时融入核心素养基本元素,将更多的文化知识与思维品质融入试题,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本节语篇类型属于说明文,列举了晨练的四个好处。文章选题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根据图式理论,可利用自上而下的方法解题,即考生凭借已有知识和经验预测文章内容,通过阅读证实或修正这些推测,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试题特点如下:(1)选题突出学科育人导向功能。该语篇在考查语言知识运用等技能的同时,突出育人导向功能,这有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梅德明、王蔷 2018)。(2)以“人与社会”为主题,通过论述告诫人们晨练的好处,并鼓励人们晨练。(3)设空合理,强调考查学生逻辑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生的阅读技能。通过解读主题,帮助考生获取相应的社会文化知识。(4)体现“健康生活”主题,使学生自主地发展、健康地生活,促进学生“自主发展”。(5)考试评价与《课程标准》紧密相连。以《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科育人、思维品质发展等为准绳,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阅读理解的过程是考生对文本分析和加工的过程。首先,考生通过与作者的互动,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其次,考生通过文本信息加工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和学习策略。

高考阅读理解占比颇大,题型却相对单一,为了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和贯彻《课程标准》的要求,命题教师应注重阅读理解选材的多样性(梅德明、王蔷 2018),题型设置凸显多样化,并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过程中加入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训练,积极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二、语言知识运用

第一节:完形填空

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I卷完形填空语篇类型属于记叙文,主题为“人与自我”。叙述“我”在等13年未见的儿子本(Ben)的时候英勇救助他人,最后发现被救助者其实是自己的儿子的故事。这则故事对考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鼓励其要乐于助人,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美德。本题体现的学科育人导向功能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按照巴克曼和帕尔默(Bachman&Palmer,1999)任务特征框架中的语篇输入特征(即篇章特点)对文本分析如下:(1)在文章长度方面,本文词数略高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约250词”的词数规定,说明考试对考生整体的阅读量要求有一定提高;(2)在设空间距方面,本文设空最小间距为2词,最大间距为20词,平均间距为10.74词,一般来说,间距不小于3个词(李筱菊 1997),平均间距在11词左右最合理(董曼霞 2014);(3)该题第一句话未设空,这有助于考生尽快进入语境,了解文章的写作风格和主旨大意。

总体来看,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I卷完形填空文章的长度达到了《考试大纲》的要求,其设空间距也基本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

兄弟两人几乎痛哭失声,紧紧拥抱。如今又有一条纽带把他们捆绑在一起:惨遭杀害的女人和把她从记忆中抹去的义务。

根据李筱菊(1997)针对完形填空试题的考点效度分析,考点效度分别为:考点层次、焦点因素、考点分布。研究者将从这三个方面分析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I卷完形填空的考点效度。

表2: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I卷完形填空考点层次分布

考点层次依次分别为:单词层次、词组层次、句子层次、语篇层次(李筱菊 1997)。单词层次是指看到单词就可以确定选项;词组层次是指依据固定搭配关系就可判定选项;句子层次是指根据目标句就可以得出结论;语篇层次是指基于对语篇的考虑可以确定选项。

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总体来说,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I卷完形填空整体上考点层次分布较合理,侧重考查学生对上下文甚至全文的理解能力,注重语篇层次的考查,同时要求考生对文章整体内容、文章背景、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有较好的把握,考点效度较高。

表3: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I卷完形填空焦点因素分布

焦点因素一般分为语法因素、惯用搭配因素和意义因素。从表3数据可以看出,意义因素是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Ⅱ卷完形填空焦点因素的主要因素。意义因素主要以文章内容为背景,通过情境意义选择,考生在掌握词汇意义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原文内容,选择该语境下最合适的答案,用以突出“词汇语境化”的特点。

表4: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I卷完形填空考点分布

从表4可以看出,完形填空考查以实词居多,占比90%,而短语考查仅占10%。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考查实词居多,这就要求考生在理解篇章意义的基础上作答,有效检测考生语篇语言知识掌握和语言技能运用的能力。研究发现,本题中实词考查以动词考查居多。虚词虽不能在句中作独立成分,但是具有连接上下文、衔接句子结构等功能。而虚词对于连接语句有重要作用,如果高考英语完形填空只侧重考查实词,势必会造成教学中对虚词重视程度不足的状况,从而影响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鉴于此,高考英语完形填空除了在主题语境、语篇类型、思维品质等方面有要求,还应在语言知识方面有所侧重,毕竟语言知识是基础,侧重对考生语言知识的全面考查,且对于考生英语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节:语法知识填空

本节语篇类型属于说明文,词数为200词,主要讲述中国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为全球生态环境改善所作出的贡献。这体现了《课程标准》将中国元素融入高考的理念,这种题型担负了“运用中国元素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梅德明、王蔷2018)的使命,还体现了高考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文化意识的培养要求关注中外优秀文化,帮助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增强国家认同感和家国情怀,积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强调语言输出能力培养。该题考点分布见表5:

表5: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I卷语法知识填空考点分布

语法知识填空与完形填空的理论基础基本一致,但又有所不同。优势:(1)一次涉及多个考点,可以多角度检测考生的语言知识能力;(2)评分客观,信度高;(3)命题简单、经济。不同之处:给考生提供个别单词作为参考(以实词居多),考查考生的语言知识能力;虚词考查考生对句子和语篇的理解及把握,这是对考生基本语言技能的检验,也是对考生语言知识的综合考查。根据表5可知,考查主要集中在实词方面,占80%,而虚词考查明显不足。

语言知识考查应该凸显多样性,而该题具有考查多考点的特征,因此应物尽其用,提升试卷效度。通过研究完形填空和语法填空发现,两种题型都以考查实词为主。此外,语法填空题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应在侧重语言知识考查的同时,关注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应着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写作

英语写作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测试,旨在考查考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最直观地体现学生运用语言知识表达个人观点的能力。考虑到写作考试信度,一般建议设置至少两个写作任务。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I卷写作包含两个写作任务:第一节为短文改错(10分);第二节为书面表达(25分),该设置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从写作测试分类来看,短文改错属于间接测试。间接测试客观性比较强,虽然有利于提高测试信度(武尊民 2008),但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写作能力。书面表达属于直接测试,此类测试多为开放性题目(武尊民 2008),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且考题类型有信件、便条、通知、广告等,评价的主观性较强。

第一节:短文改错

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I卷短文改错语篇类型为记叙文,词数为108词,主要介绍了年少时父母让“我”玩纸牌游戏的良苦用心。主题为“个人与自我”,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该题考点分布见表6:

表6: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I卷短文改错考点分布

根据表6可知,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I卷短文改错考点分布比较均匀,保持了历年的考查重点(如名词、动词、代词、冠词、连词、介词等),同时考查了时间状语从句,但缺少对形容词和副词的考查。因此,短文改错题的考查点应更加多样,考点均要有所涉及,尽量避免与完形填空和语言知识题考点的重复。这也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语言知识的综合训练。

从“人与社会”的主题来看,选材体现了核心素养的要求,即有教育导向功能、有家庭和谐观、有体恤父母的教诲,这充分体现了高考英语学科育人的定位。

短文改错主要考查考生运用语言知识识别句子语法错误的能力。学生只有牢固地掌握语法知识,才能够对语法错误敏感。在当下强调淡化语法的各种呼声下,教师应对如何教语法,学生要不要学语法,如何考语言知识等问题进行深思。语法知识和词汇是写作的基础。短文改错是让学生在纠正别人错误的同时,注意自己的写作表达,对语法、句法错误形成一种敏感意识,进而提高写作能力。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出错在所难免,而短文改错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易错表述,倡导他们用标准语言写作,用目的语思考,进而提升书面表达能力。从核心素养视角来看,短文改错题符合《课程标准》主题语境和语篇类型的要求,对语言知识的考查也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了对考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检测,同时培养考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第二节:书面表达

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I卷书面表达沿袭近三年体裁,仍旧是应用文,但今年的考查不同于以往的书信考查。本题选材于学校生活,要求考生根据要求写一则通知,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要求如下:

情景:你受学生会委托为校宣传栏“英语天地”写一则通知,请大家观看一部英文短片Growing Together。

任务:(1)短片内容:学校的发展;(2)放映时间、地点;(3)欢迎对短片提出意见。

通过阅读试题,可以判定要求写一则通知。通知一般具有言简意赅、篇幅短小的特征。通知对象、委托人、通知主题均已列出,要求考生根据提示进行描述,并发表个人观点。写作任务体现了《课程标准》中“人与社会”的主题,相比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Ⅰ卷、Ⅲ卷,II卷的情景设置更加体现了时代性。以为“英语天地”宣传栏写通知为主题,基于通知类语篇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从核心素养视角来看,写作以考查考生表达能力为主,而表达能力侧重考生用个人已有知识储备和相关提示表述。根据往年高考英语写作以书信考查居多的现象,通知、便条类的备考可能会被教师和学生忽视。因此日常的英语写作训练不应局限于书信类范畴,而应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应突出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突出真实性,同时注意对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全面考查;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应对考生的思维品质、语言能力发展有所启示,以利于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英语写作既是我国英语教育的重点又是弱点,究其滞后原因,主要是师生缺乏对英语写作的重视(武尊民 2008)。从雷姆斯(Raimes)阐述的几种写作教学模式如注重语言形式、注重作者、注重读者和注重内容可以发现,写作是不同认知层次的反映,然而就我国中学英语写作教学来说,也许注重语言形式的模式更适用。《课程标准》提出“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体现出掌握地道的英语对英语写作至关重要,也体现了以评促教的理念。教师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注重培养其掌握传统文化的能力。

结束语

《课程标准》的颁布为高考命题指明了方向,即以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高考作为我国人才选拔的最高规格的教育选拔机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高考英语中凸显《课程标准》基本要求,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考查,通过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引起师生对核心素养的重视,积极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从核心素养视角来看,高考英语命题选材应与考生日常生活相关,强调真实情境的创设,凸显语言交际功能。高考英语题目设置应注重对听、说、读、看、写等综合技能的考查,同时借助语篇提升考生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在命题中融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试题内容上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试题形式上注重真实性、开放性、交际性和情境性,强调学科育人的重要性,这对命题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I卷试题体现了考试评价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明确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本文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从核心素养视角分析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I卷对核心素养考查的落实情况,发现部分试题与《课程标准》的衔接性有待提高。通过对试题的分析明晰核心素养的考查情况,并提出个人观点。因为理论和实践经验不足,试题分析未能面面俱到,难免有所疏漏,将在后续研究中加强自身修养,以更加广博的视野对全国卷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全国卷对核心素养的考查现状,以期对完善考试命题和促进英语教学贡献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考点语篇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考点展示
考点展台
不等式(组)考点大扫描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统计常见考点追踪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