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在英语习语教学中的运用

2020-03-14 05:06徐明月
英语教师 2020年4期
关键词:习语隐喻概念

徐明月

引言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英语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往往忽略词汇之间的语义联系,造成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时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效果不尽如人意。“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学生学习词汇时普遍的心态。另外,东西方语言文化背景存在着差异,对于综合了英语民族宗教信仰、社会习俗和价值观念的习语词汇,学生如果采用简单的背诵中文含义的方法学习,即使记住了词义,也不会准确、灵活地在适当的语境中运用。这种局面困扰着学生,也成为许多学生无法突破的“瓶颈”,同时困扰着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有效学习习语词汇呢?其实,英语习语中蕴藏着大量的隐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跨文化、思维认知和语用语境的角度探索隐喻的使用,以便认识和把握习语的特征,准确地理解和得体地应用习语。

一、英语习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是语言的精华。习语一词的含义甚广,通常是指那些常用在一起且具有特定形式的词组,其蕴含的意义往往不能从词组中单个词的意思推测得出。英语习语是英语民族长期积累下来的约定俗成的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折射出英语民族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习语或通过故事或通过一个概念表达另一个概念,隐喻着某种含义。

二、隐喻与概念隐喻

1980年,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George Lakoff&Mark 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指出,“隐喻不是语言的一种形式、一种修辞手段,而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隐喻无处不在,它是把人们较为熟悉的、具体的、易于理解的始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抽象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上,借此创立关联以助于对后者的理解”。这种映射发生在概念层次,它不是随意的,而是意向图式结构。意向图式是一种最基本的认知结构,是隐喻的认知基础,它来自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经验。比如,对周围事物和自己身体的体验,头脑中会逐渐建立起一个“容器图式”,此容器图式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更抽象的概念和事物(齐春平 2010)。

概念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以方位隐喻为例,方位隐喻指以上下、内外、前后、远近、深浅等表达空间的概念来组织另一概念系统(George Lakoff&Mark Johnson 1980)。在英语概念中,up和down是一组反义词,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从空间认知感知世界而获得经验体验,并逐渐成为一种完形图示而深入脑海,并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把空间领域的知识拓展到情绪、身体状况、社会地位和其他领域。若把它放到社会这个抽象空间中,high status is up,low status is down。up 还能表示上行,down还能表示下行;up还可以表示情绪好,即happy,down还可以表示情绪低落,即sad;up还可以表示more,down还可以表示less等。例如:

This part of town is where the upper class live.上层社会

He is high up in the party organization.地位高

The family has come down in the family.没落

The up train leaves every hour.上行

The boat floated down with the water.顺流而下

Prices are going up/down.上升/下降

The attendance is up.人数增加

Please turn up/down the radio.调大/调小

Don’t worry.Cheer up!开心点

I am feeling down.情绪低落

类似地,left和right除了表示左右方位之外,right还可以表示地位高或尊位,含褒义,left还可以表示地位低或者卑位,含贬义。如human rights(人权),right-minded man(有正义感的人),a right cause(正义事业);left-handed(不诚恳),left-handed marriage(门第不当的婚姻)。

在汉语中,上下也隐喻着地位、级别、尊卑的概念,如皇上、上级、上宾及下人、舍下、手下、部下等(杨云 2014)。上台、上马是指职位提升,是一种“好”的变化,而下台和下马则与“坏”联系在一起。相应地,左右也有表示地位、职位高低或尊卑之意。可见,每个民族的文化既有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个性,又有其共性。东西方民族对方位的感知日益被赋予更丰富的文化意义,反映了历史的丰富性和隐喻的共性意识。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看待空间的看法,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

三、概念隐喻与英语习语教学

在英语中,许多单词和短语都呈现出一词多义。例如,cover这个词,本义为“覆盖”,在认识了隐喻在语言中的普遍存在性之后,就可以从其基本含义入手,注意不同词义之间的关联性,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系,用始源域中相应的概念去理解目标域的概念。通过培养隐喻意识,学生就能很容易地记住其不同的含义,具体如下:

He laughed to covered his embarrassment.掩饰

China covered an area of 9 600 000 square kilometers.占据面积

The pilot covered twenty-six miles during his first flight.行过的路程

I have covered 80 pages up to now.看过的书页

The show barely covered its costs.够支付费用

The lectures covered all aspects in our daily lives.涉及

She will be sent to cover China’s two sessions.报道……

在以上几个句子中,通过仔细观察和探究不难发现,cover在不同语境中由“覆盖”的始源域隐喻为其他与覆盖有关的意思。这样,运用隐喻思维,不但能拓宽学生多义词的储存量,而且能使词汇的记忆更有条理性且更深刻。

同样,概念隐喻也可以用来帮助学生学习英语习语。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较难理解的部分。虽然学生对英语习语中的单个词都认识,但是无法透过字面意思揣摩它所表达的整体意义。如果了解了概念隐喻在英语习语生成中的重要作用,运用概念隐喻知识去理解,就会容易得多。

例如,在牛津版高中《英语》Module 9 Unit 4和Module 11 Unit 3中,有几个与人的身体部位有关的英语习语,如feet of clay和Achilles’heel。feet of clay来源于一个故事:“一个国王梦见一尊塑像,浑身都是用金、银、铁做的,刀枪不入,只有脚踝和脚是用泥土做的,一块石头砸中了它的脚,雕塑轰然倒塌”。这里,泥土做的脚可以隐喻为“伟人也有不为人知的弱点”。Achilles’heel中Achilles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他的母亲忒提斯是不朽的神,在他出生时,忒提斯捏着他的脚踝将他浸泡在天火中,使他全身刀枪不入,诸神难侵,只有脚踝被忒提斯握着,没有浸泡到天火中,所以Achille’s heel隐喻为“致命的弱点”。这两个英语习语都借用了人的身体部位———脚。这些英语习语的隐喻之意都与其国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宗教有关。教师在教授英语习语时要能够注意到其背后的东西方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等差异,让学生能够理解并加以灵活运用。

英语中还有很多与眼睛、耳朵等身体部位有关的习语,如be all eyes(全部用眼睛看),表示全神贯注;turn a blind eye to sth.(瞎的眼睛),表示对某事视而不见;close your eyes to sth.(对某物闭上眼睛),表示置若罔闻;have eyes in the back of your head(头后面都长着眼睛),表示眼光敏锐。同样,be all ears表示聚精会神地听;with half ear表示心不在焉地听;close your ears/turn a deaf ear to sth.表示对某事充耳不闻;Don’t pull my legs表示不要开我的玩笑;Don’t be a big mouth表示夸夸其谈者,藏不住秘密的人等。可见,英语习语往往通过概念隐喻,用一个概念去表达另一个概念,透过其表层信息延伸出其符合语境的隐喻意义。

英语中还有一些习语用动物来创造形象,如“a little bird told me”(一只小鸟告诉我的),意指人们知道这件事,但不想说谁提供的信息;“kill the fatted calf”(宰杀一头肥牛),意指举行盛大庆典设宴款待。英语词汇中大量习语的存在折射了英美等西方国家独特的文化背景,而习语中概念隐喻更是反映了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例如,在西方文化中,马表示“好的东西”,羊表示“坏的东西”,牛表示“尊贵的、受人敬重的”。所以,a dark horse指开始并不出名,结果却脱颖而出的人;a black sheep指害群之马,败家子;a sacred cow指不可侵犯、不可修改或批评的人、思想或事物,如“This policy,which used to be very successful,remains a sacred cow,though it no longer meets the need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此外,还有 lucky dog;black dog;rain cats and dogs;every dog has its day;a cold fish;a church mouse等。

英语习语有时候还会借用食物或与食物有关的东西,如“An honest,hard-working man is the salt of the earth.(诚实而勤劳的人才是社会的中坚分子。)”,这里,the earth指人类,salt表示像往食品中加盐一样。本句中the salt of the earth是指高尚的人、社会中坚。因为在古时候盐是非常难得的,所以特别珍贵,用盐款待朋友被看成最高的礼遇。又如,“Eat sb’s salt”指在某人处做客,受到某人款待;“apple of their parents’eye”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与苹果有关,但是在古代apple是指“瞳孔”,所以,眼睛中的瞳孔当然是最宝贵的。如:“Every child is the apple of their parents’eye.(意指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

此外,颜色在习语中也承载着不同的隐喻含义,具体见下表:

a w h i t e l i e 善意的谎言a w h i t e e l e p h a n t 沉重的负担;无用的累赘g r e e n f i n g e r s 园艺能手g r e e n h a n d 新手g r e e n w i t h e n v y 嫉妒b l u e b l o o d 贵族o n c e i n a b l u e m o o n 千载难逢之事f e e l b l u e/i n a b l u e m o o d 闷闷不乐,心情沮丧b l u e M o n d a y 倒霉的星期一t i c k l e p i n k 高兴i n t h e r e d 盈余s e e r e d 发怒;冒火i n t h e b l a c k 亏损b l a c k F r i d a y 灾难日;感恩节后的星期五(集中打折购物日)i n b l a c k a n d w h i t e 青一块儿紫一块儿y e l l o w d o g 卑鄙的人;胆怯懦弱的人

结语

综合前文所述的几类英语习语,不难发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无论是用人体的部位、食物还是借助于动物、颜色,都是用人们熟悉的事物去表达与之有某种关联的另一个概念。如果教师可以尽可能地将隐喻与习语意义相结合,让学生借助隐喻思维理解习语的意思,那么学生不仅能了解习语的基本含义和深层语义,还能掌握习语中所蕴含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朱云 2010),并逐渐意识到隐喻的普遍性及系统性及隐喻表达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养成用英语思维学习英语的习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习得。隐喻也是作者确保作品连贯、增强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以及读者推测理解文章、构建连贯语篇意义的保证(刘文、卞丽华2017)。具备了隐喻思维,学生就能够欣赏英语语言之美,并能够在适当的场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培养语言学习能力,实现英语语言能力的飞跃。

猜你喜欢
习语隐喻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幾樣概念店
《活的隐喻》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