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技术

2020-03-16 02:32张毅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年24期
关键词:屏蔽雷电信息系统

张毅

(天安防雷科技有限公司沂水分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400)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电子信息系统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在信息交流以及信息处理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实际的电子信息系统使用中,为了提高信息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需要将系统管理作为核心,结合以往电子信息系统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掌握防雷技术使用的必要性,旨在通过综合防雷技术的使用,提高电子信息系统的运行效果,保证设备操作的安全性。研究中,对电子信息系统的使用进行分析,总结综合防雷技术的使用方案,具体结果如下。

1 雷电对电子信息系统危害形式

1.1 直击雷击

对于这种雷电侵袭方式,主要是指雷雨云之间或是雷雨云与地面建筑某点的放电问题,如果直击雷电影响电子信息系统,其危害如下:

(1)在强大雷电电流的影响下,当直击到物体之后,会产生一定的热效应,这种热效应会产生较大的能量,从而引发火灾问题;

(2)直击雷电的电流较大,当与电子信息系统接触之后,会使空气快速膨胀,并以超级速度向四周扩散,从而形成冲击波,这种情况会对建筑物、树木等带来影响;

(3)在雷电流的影响下,会产生雷电电磁场,使其出现电动力效应,从而使导体发生折断,严重影响电子信息系统的运行状态[1]。

1.2 感应雷击

感应雷击主要是雷电在静电感应或是电磁感应的情况下对物体造成损坏。由于雷电流中,有50%会直接进入到大地,剩余的50%会进入到不同的电气通道之中,在感应雷击的影响下,其危害如下:

(1)当雷雨云出现之后,建筑物在静电感应作用下会出现大量相反电荷,受到雷击的影响,雷雨云会将电荷与地点电中和,由于与大地的电阻较大,电流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对于电力系统接地不良的情况,会对其造成严重破坏,从而影响电力信息系统的正常使用效果。

(2)雷电出现会对电磁感应造成破坏。根据电子信息系统的运行特点,相关计算机系统以及微电子设备需要具备接地要求,若在电子信息系统出现接地不足的文化,会引发电位不均,严重的会损坏电气设备。

(3)雷电对架空线路的影响。当感应雷击对电气设备造成损害时,会在电流耦合的瞬间产生高压电,从而影响电子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2]。

2 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技术

2.1 确定等电位连接技术

在电子信息系统使用中,为了提高防雷技术的使用效果,设备维护人员需要结合电子信息系统的使用情况,落实综合防雷方案。在等位连接技术确定中需要做到:

(1)在等电位来接中,可以在大幅度上减小雷电流在电子设备之间的电位差,以实现对电子信息系统的保护目的。

(2)由于电子信息系统中的设备数量较多,通过综合性防雷技术的使用,需要按照机房的建设规模、防雷等级等,确定等电子为的连接方式,避免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裸露金属问题出现,通过配电线线路的规范设计、邻近原则的确定等,优化等电位连接方式,以提高电子信息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发挥综合防雷的技术优势[3]。

2.2 电磁屏蔽技术

结合雷电特点,在出现之后出现瞬间的强电磁场,这一电磁场会透过电子信息系统严重损害电子设备,在电子屏蔽技术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产生电磁敷设,有效降低雷击电磁对电力信息系统造成的影响,降低电子设备的损失。在电磁屏蔽技术运用中,会对建筑物、机房以及电子信息系统等屏蔽,增强综合防雷设备的使用效果,充分满足电子信息系统的正常使用需求。例如,在电子机房的综合防雷系统设置中,应该采用屏蔽电缆的方式,针对电子信息系统的电缆设计情况,加强对芯、金属护层的保护,并通过接地处理方案的确定,加强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处理效果,为电子信息系统的正常使用提供支持[4]。

2.3 优化电子信息系统的布线方案

根据电子信息系统的使用情况,由于电子设备较多,通常包含较多的线路,在雷电天气的影响下,雷电流进入到电子信息系统之后,会对电子设备造成以严重损害。因此,在当前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中,为了优化电子信息系统的综合防雷效果,需要科学规划布线方案:

(1)在电子信息系统的布线中,为了提高非屏蔽线缆的布设效果,需要将线缆穿入到金属管之中,以到达屏蔽电磁脉冲的目的。

(2)结合电子信息系统的运行状况,在线路敷设及建设中,需要将线路布置在建筑物中间底部,并将线路原理框架结构主筋,在线路布设中,要结合电子信息系统的谁用情况,避免线路交叉问题的出现,有效提高电子信息系统的使用效果。

表1:供电线路SPD 技术参数

(3)由于电子信息系统的特殊性,在综合防雷布线中,需要降低雷电波对电子系统入侵造成的影响,通过雷电波的科学导入,及时提高雷电波的处理效果,降低雷电对电子信息系统造成的干扰,从而为电子信息系统的正常使用提供支持[5]。

2.4 电源及网络防雷系统

在综合防雷系统构建中,通过电源防雷以及网络防雷系统的设计,可以保证电子信息系统的用电安全,实现电子信息系统正常使用的。一般情况下,在电源及网络防雷系统设计中需要做到:首先,在电源防雷系统构建中,综合防雷人员应该仔细分析电子信息系统的运行特点,对系统电源进行防雷保护,可以使用三级防雷系统,避免对电源雷击的影响,使电子信息系统正常运行。根据三级防雷系统的设计特点,为了保证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护的有效性,需要将防雷模块加入到电源电柜之中,有效提高防雷使用效果,通过分流防雷的形式,提高雷电流的泄放能力,保证电子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其次,在网络防雷系统设计中,通过电子信息系统的使用,需要将网络系统的使用作为重点,并融合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保证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通常情况下,在电子信息系统的网络防雷中,需要选择二级防雷保护装置,通过耦合效应的利用,提高网络设备的使用效果,并及时调控雷电的传播方向,发挥电子信息系统的综合防雷效果[6]。

3 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系统的防护方案及维护策略

3.1 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系统的防护方案

在电子信息技术运行及系统设计中,综合防雷作为作为较为重要的维护手段,在系统维护及管理中可以提高电子信息系统的使用效果。通常情况下,在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系统的防护方案确定中需要做到:

3.1.1 外部防雷系统

在外部防雷系统设计中需要做到:

(1)接地系统中,需要将防雷系统的设计作为重点,在外部防雷系统中,通过防雷装置、建筑物金属构件以及防静电接地装置的综合运用,提高外部防雷系统的处理效果。

(2)在接闪器使用中,一般需要采用避雷针,通过引雷、分流等方法,提高直击雷的防护效果。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不使用避雷针的情况下解决外部防雷问题。如,避雷针的高度(H)与雷击概率(P)的关系如(1),公式(1)中的N 是平均年雷击率,T 是平均年的暴雷日;K1是雷击系数;K2是建筑物材料影响系数。

3.1.2 内部防雷系统

在内部防雷系统设计中,防护方案包括:

(1)屏蔽系统,在屏蔽系统设计中,需要在雷击产生的情况下利用电磁脉冲将空间外部的雷电进行阻挡,从而达到消除雷电破坏能力的目的。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使用,由于电子设备的灵敏度高、耐压性强,在设备使用中容易受到雷电波影响,所以,在电子信息系统中,应该合理设置屏蔽系统,以提高防雷处理效果。

(2)在综合布线中,需要在进出线孔色设计中,要根据金属电缆保护层设计,增强内部防雷的整体效果。

(3)在浪涌防护中,应使用SPD 安装方法。基本参数如表1所示。

1.SPD 安装。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提高系统综合防雷的效果,需要配备TN-S 的供电方法,在电力线埋藏之后,进行电源端浪涌防护。如,在第一级防护中,要在配电柜前端安装三相电压开关、二级防护保护中要安装分配电柜限压。

2.SPD 两端引线。在SPD 安装引线设计中,一定要保证两端引线处于最短状态,之后按照防雷标准,计算被保护系统承受浪涌电压和(2)。其中的UAB是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浪涌电压、UP是SPD 的最大钳位电压,UL1+UL2是导线感应电压。

3.2 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系统维护策略

根据电子信息系统的运行特点,在综合防雷技术使用中,为了提高系统的维护效果,需要确定防雷系统维护策略:

(1)在防雷系统维护中,相关部门需要结合电子信息系统的使用情况,通过日常维护、周期维护等方案的落实,保证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技术的正常使用,提高设备的使用效果。如,在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系统维护中,针对外部防雷装置,当发现设备存在松动、脱焊的问题,要对电气设备进行连续性的检测,保证雷动技术使用效果;在进行内部防雷装置以及等电位的电气检测中,如果发现断路问题需要及时进行修复,避免电子信息系统异常情况遭受雷电影响,发挥综合防雷技术的使用优势。

(2)在防雷系统管理方案落实中,综合防雷相关部门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管理制度的建立,进行防雷装置施工工程的技术交底,并通过年检记录结果的确定、设计方案的调整等,保证各项数据参数的及时归档,优化雷电系统故障维护方案,有效提高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技术的使用价值,为电子信息行业的稳步运行提供支持[7]。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电子信息系统的正常使用中,为了提高综合防雷的处理效果,在技术调整中,设备维护人员需要根据电子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确定综合防雷方案。对于设备维护人员,需要掌握雷电对电子信息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并结合不同雷电形式的影响因素,构建针对性的防护方案,充分保障电子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通常情况下,在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技术落实中,需要通过等电位连接技术的运用、电磁屏蔽技术的使用、布线方案的调整以及综合防雷方案的整合等,提高电子信息系统的综合防雷效果,为电子信息行业的正常运行提供支持。

猜你喜欢
屏蔽雷电信息系统
把生活调成“屏蔽模式”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雨天防雷电要选对雨伞
雷电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满足CLASS A++屏蔽性能的MINI RG59集束电缆的研发
几乎最佳屏蔽二进序列偶构造方法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