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病的发病特点和防治方法

2020-03-16 07:58
兽医导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猪链球菌脑膜炎脓肿

猪链球菌病是一类由群链球菌引起的疾病的总称,这类疾病在临床上往往表现为多性疾病的特征,如败血型、脑膜炎型、关节炎型、淋巴结脓肿性等。不同类型的猪链球菌病在临床的症状有着差异性,部分猪还具有明显的并发症。导致猪链球菌病的群链球菌对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并且对一般的消毒制剂不敏感,感染后主要变现为局部组织的充血、肿胀、脓肿等症状。该病为高传染性疫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1 发病特点

1.1 发病类型猪链球菌病常见的主要有败血症性、脑膜炎型、关节炎型、淋巴结脓肿型四类。脑膜炎型猪链球菌病为亚急性病症,感染率和死亡率相对较低,但病程较长。在临床中主要变现为明显的体温升高、停食、空嚼、磨牙、转圈、便秘、运动失调等症状。运行失调具体表现为猪卧地后四肢滑动症状明显、后腿相对麻痹、走动频繁等。关节炎型猪链球菌病一般病程为15~20d,虽然死亡率较低,但对于病猪的生长生产影响较大。由于炎症主要发生在关节部位,病猪的临床症状是跛行、关节肿胀、不能站立或行走。部分关节型猪链球菌病的发生也会受败血型、脑膜炎型病症的影响,转为关节炎型。淋巴结脓肿性猪链球菌病是四种类型中感染率最低的一种,其传播慢,发病周期长,死亡率低。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组织、口、鼻等部位的感染和损伤。它主要发生在仔猪和育肥猪身上,与其他三种病不同的是,淋巴结脓肿型猪链球菌病一旦发生淋巴结脓肿和坏死,淋巴结脓肿症状就会发展为肉芽组织且无法清除。淋巴结脓肿有着较强的痛感,会影响猪的采食、运动、呼吸,不利于仔猪和育肥猪的健康生长[1]。因此,淋巴结脓肿型猪链球菌病务必要及时治疗,控制淋巴结和脓肿的形成。

1.2 发病时间和地域根据我国以往发生的猪链球菌病,该病一年四节均可发生,但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该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一般气温气候环境差异较大的地域发生猪链球菌病的概率更高,如高温高湿、气候骤变的环境下。研究表明,猪链球菌病的发生与猪的抵抗力、免疫力有着紧密的关系,当猪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差时,感染猪链球菌病的概率更高。此外,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的区域、夏秋季节昆虫较多的地域感染风险更高。因为昆虫是传播猪链球菌病的主要途径。

1.3 发病年龄猪链球菌病的发生不分年龄,但在仔猪和育成猪中群中的感染率更高,这主要与猪链球菌病的传播途径有着紧密的关系。猪链球菌病的传播途径较广,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传播。仔猪抵抗力和免疫力较低,特别是断奶期仔猪换食饲料,消化系统、呼吸道免疫力较低,猪链球菌成功定植率更高。育成猪受群猪亚健康猪病原菌的影响处于危险状态,而该病原菌对于消毒剂不敏感,因此在后期发生感染的情况更高。

2 防治方法

猪链球菌病临床一般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败血型、脑膜炎型选择庆大霉素按照每千克体重2mg的剂量注射,或青霉素每头50万IU的量注射,每天一次,连续给药3~5d。关节炎型和淋巴结脓肿型用乙酰环丙沙星按照每千克体重5mg的剂量注射,每天1次,连续给药3~5d。 此外,仔猪到60日龄后需要首次接种猪链球菌病氢氧化铝胶苗,每次剂量5mL,保护期为半年,之后每年春秋各接种一次,以预防猪链球菌病。当养猪场发现猪链球菌病的病猪后,需要立即将病猪隔离,对养猪场及猪舍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并在猪饲料中添加磺胺药预防其他病猪感染。日常饲养管理中,要加强科学饲养,适当的补充营养物质和益生菌,或添加一些可以增强免疫力的中草药,提高猪自身的抵抗力或免疫力,预防猪链球菌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不同型的猪链球菌病在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的症状,临床症状的差异性要求治疗猪链球菌病因对症下药。

猜你喜欢
猪链球菌脑膜炎脓肿
浅析猪链球菌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
16SrRNA基因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黄芩苷对猪链球菌体外抗菌活性试验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Vaccination
治疗难易不同的肝脓肿
尼日尔脑膜炎流行已致76人死亡
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炎误诊结核性脑膜炎一例报告
消痈解毒汤为主治疗阑尾脓肿1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