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视域的劳动教育探究

2020-03-16 12:46王治东张荆京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劳动青少年价值

王治东,张荆京

(东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620)

当前,开展劳动教育是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尽管劳动教育在操作层面有很多相关推进措施,但从劳动教育的理论探讨而言,还有很多探讨空间,尤其是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视域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更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时代背景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充分肯定了我国多年来教育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取得的成效,并指出了在当前形势下劳动教育面临的问题,为新时代全面加强劳动教育、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任务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时也为多角度、多路径推进劳动教育提供了指南。

1.开展劳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必然要求

在19世纪的工厂劳动中,马克思、恩格斯就发现了劳动和教育相结合对于儿童成长的益处。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设想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应当实行的措施中就指出:“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等等。”[1]52后来,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也写道:“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557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主义作为对资本主义的否定,需要通过劳动教育来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代,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3]所以,开展劳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应有之义。

2.开展劳动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教育政策的长期方针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把劳动教育作为教育方针的重点。早在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把劳动和教育相结合作为重要的教育政策。1934年,毛泽东代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向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所作的报告中就指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什么地方呢?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4]9新中国成立后,将劳动和教育相结合、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仍然是中国共产党教育政策的重点。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4]65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为纠正教育方面“左”的错误和适应即将到来的对外开放大格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劳动者,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我们要大力在青少年中提倡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艰苦奋斗、英勇对敌的革命风尚,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优秀人才,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成为有很高的政治责任心和集体主义精神,有坚定的革命思想和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严守纪律,专心致志地为人民积极工作的劳动者。”[4]141

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在教育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2007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6]

党的十八大以来,劳动教育的发展进入新篇章。相关指导文件中不再专门强调劳动和生产实践相结合,而是将劳动教育和德智体美方面的教育并行起来。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7]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更是新中国首次从党和国家最高层面为进一步发展劳动教育作出的说明指导。

3.全面加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第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更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新时代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培育拥有积极劳动精神和高水平知识技术的新型劳动者,才能更好汇聚起实现强国目标的磅礴力量。

第二,顺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需要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说明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克服市场自发的盲目性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所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破除对于资本逻辑的迷信带来的劳动教育弱化问题,也需要全面加强劳动教育。

第三,实现青少年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全面加强劳动教育。一切工作最后的落脚点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离开了人的发展,政策和制度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在新时代,我国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使青少年摆脱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劳动教育应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一道,厚植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感,培养正确的“三观”,在全面加强劳动教育中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4.劳动教育的育人效果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长期以来,我国坚持教育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在育人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思潮也影响了劳动教育的育人效果。另外,以人工智能、5G为代表的科技进步,也对教育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传统劳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和资本逻辑干扰青少年对劳动价值的基本认知。在一段时间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信息制造和信息流通的主导权,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长期进行反马克思主义、反共产党、反社会主义的思想宣传。尤其是在经济学领域,马克思主义“失声”“失踪”,效用价值论、要素价值论、理性经济人假设成为显学。同时,市场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资本逻辑的负面效用不断显现。本该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金融业被一些投机分子利用来扰乱市场秩序,部分企业主违反法律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获取非法利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巨富。这些社会现象造成青少年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以及对于价值来源认识的混乱。

第二,传统文化中消极成分对劳动的轻视影响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在以考试为目标的教育教学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思想很有市场。同一本质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被区分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形成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在社会还需要分工的条件下,不同行业间存在着收入差距,但是这种收入差距却被部分人视为对人评价的唯一标准,通过正常的职业收入差距把人分为三六九等。这些传统文化消极部分及其派生的社会思潮使部分青少年轻视劳动者,轻视体力劳动,进而使青少年在心中形成人有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十分不利于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养成。

第三,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劳动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工智能等先进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取代了大量劳动力,使许多工作不再需要专业的劳动技能,而只需工人简单操作几个按钮就可以实现生产,使劳动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低。在一定程度上不是人在操作机器,而是人在服务机器。一方面,劳动被大量代替使人们对未来是否还需要劳动产生了怀疑;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劳动新形态,原先教育与传统的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劳动教育难以满足当今社会需求,注重新兴技术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改进劳动教育实践方式也是当务之急。

第四,消费主义、娱乐文化横行使青少年迷失自我。消费主义作为一种被制造出来的文化现象,使人沉迷在对消费的崇拜中,消费更多、更高档次的物品成为了人生的价值所在。在互联网时代,部分明星在流量的推动下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一些青少年为了追星进行非理性消费,把应援明星当成了最高追求,甚至将自己“爱豆”的名字刻在解放军的功勋战机上,屡屡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这种不良文化使青少年把过度的消费、追星当作人生的意义,沉浸在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种类繁多的娱乐里,失去了理想信念,迷失了自我,严重影响了劳动教育的育人效果。

基于以上方面,推进劳动教育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劳动教育的科学性应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全面加强劳动教育不仅源于时代的呼唤,它更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对劳动作用和劳动者地位的肯定。在我国古代社会,社会各个职业阶层被划分出等级差异,劳动和教育完全分离。孔子就认为“君子谋道不谋食”,即贤明的人只需要去追求治理天下的学问知识就可以了,劳动耕作、获取生活资料不在“君子”接触的范围内,这些东西都是水到渠成的。不从事生产劳动被视为“上品”,从事生产劳动则被视为“下品”。到了近代,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从人道、“人类理性”的原则出发,在批判资本主义对工人残酷剥削的同时提出了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等构想。但他们没能从资本主义的经济根源出发,没能科学地说明剥削是如何产生的,没能说明为何要进行劳动,也没能找到通往未来的正确道路。所以,他们关于劳动教育的构想和实践只能是出于对工人阶级的同情而产生的空想。马克思将辩证唯物主义的原则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发现了劳动对于人和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创立了唯物史观。同时,在政治经济学中,马克思通过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和资本主义运行的奥秘,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了科学。在这个过程中,劳动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弘扬与肯定,也为科学的劳动教育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1.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人类源于自然,但是又通过劳动和纯粹的自然区别开来。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讲道:“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8]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手和脚产生了分工,手能做出一些手势、制造简单的工具,手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灵活性。所以,“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9]552。随着手的功能的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支配能力也越来越强,“劳动的发展必然促使社会成员更紧密地互相结合起来”,以至于“这些正在生成中的人,已经达到彼此间不得不说些什么的地步了”[9]553。由此,语言在劳动中产生出来。劳动和语言结合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脑就逐渐地过渡到人脑”[9]554,这样完全的人就出现了。所以,劳动既作为人类的本质将人和动物区别开来,更是人创造自己、发展自己的必需手段。

2.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劳动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理解人类社会演进的钥匙。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中写道:“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9]531这说明,劳动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活动,并且是一种人表现自身力量的自由自在的活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进都是建立在人的劳动及劳动方式演变的基础上。把人的物质生产劳动确立为人和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第一个前提,不仅在理论上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更是在实践上说明:只有从人的物质生产劳动出发,才能揭开各种唯心史观的面纱,真正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的首创作用。

3.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劳动不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它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立足于商品作为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的二重性,马克思揭示了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马克思认为:“一切劳动,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就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另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就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生产使用价值。”[2]60这说明,抽象劳动,“把一切实在劳动化为它们共有的人类劳动的性质,化为人类劳动力的耗费”[2]83,则作为商品社会属性的表现,为商品生产出一个新的价值。而具体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2]56。它在生产的过程中将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的商品中。而在确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后,马克思以此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和资本家发财致富的秘密:资本家通过购买工人的劳动力,并通过工资的形式表面上使工人得到了他全部的劳动报酬。但是,工人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劳动力的价值并不等于劳动力创造的价值,二者之间的差额就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家的发财致富源于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进而无偿占有了工人的剩余劳动。马克思通过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牢固确立了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并通过剩余价值理论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的必然胜利。所以,无论社会生产中劳动的具体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资本家如何包装商业流通、生产工具、主观效用创造价值,只要仍然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劳动创造价值仍然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马克思不仅从哲学层面在对劳动的规定中肯定了劳动在人的产生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并且在政治经济学中确立了劳动和劳动的主体地位。所以,劳动教育只有植根于马克思主义,才能克服传统文化中劳动和教育的分离,才能克服劳动教育的空想性质,才能避免劳动教育成为工具性的“劳动技能教育”,从而实现劳动和教育的有机结合,赋予劳动教育科学性和价值性,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三、全面加强劳动教育需要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指引

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理论中可以看出,劳动作为人的本质是一种自由自在、让人感到幸福的活动。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分离,劳动表现为从属于资本的异化劳动。对于如何拯救和解放工人阶级这个问题,资产阶级的济贫所、小资产阶级的交换银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新和谐公社都在实践面前一一失败,而马克思则通过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揭开资本主义运行的奥秘,为工人阶级的解放找到了科学的道路,同时也为我们理解当代劳动的新变化和加强劳动教育提供了理论武器。

1.劳动价值论是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人劳动状态的批判和揭露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自己就越贫穷;工人越劳动,自己就越在劳动中感到痛苦。自己的本质活动成为勉强维生的手段,社会也分裂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并引起阶级斗争。异化劳动不仅在宏观上加强资本主义的统治力量,更在微观上不断地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对工人阶级个体进行摧残。

首先,工人阶级不清楚自身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断论证价值来源的多样性,竭力否认工人在价值创造中的主体地位。当时盛行的斯密教条就认为:“每一个单个商品——从而合起来构成社会年产品的一切商品(他到处都正确地以资本主义生产为前提)——的价格或交换价值,都是由三个部分构成, 或者说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这个教条可以还原为:商品价值=v+m,即等于预付可变资本的价值加上剩余价值。”[10]410其次,工人阶级品德日益败坏。分工造成了消费环节和生产环节的分离,享受消费环节的资本家成了有教养的上层人士,而工人则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送进工厂,至迟到达成年后他们就被解雇并成为犯罪的补充队。恩格斯在考察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时发现,“除了纵欲和酗酒,他们的一切享乐都被剥夺了,可是他们每天都在工作中弄得筋疲力尽,这就刺激他们经常毫无节制地沉湎于他们唯一能得到的这两种享乐”[9]411。再次,工人劳动受到大机器的排挤。机器大规模应用把传统手工业的技巧弄得一文不值,工人们只要学会操作机器就能进行精密复杂的生产,同时资本对劳动的支配又形成了相对过剩人口和数量庞大的产业后备军。机器的使用和劳动力的过剩使劳动力的价格日益下降,同时,机器的改进和机器价格的不断提高又使得工人成为机器的附属品。最后,工人阶级丧失自己的主体意识。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归资产阶级所有,所以,“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9]550。工人阶级始终处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包围之中,在工人阶级拥有属于自己的思想武器之前,工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反抗只能停留在破坏机器和工联主义等自发的层面,在革命的斗争中也只能充当资产阶级的尾巴。

2.劳动价值论具有积极革命性作用

以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实现了革命性的变革,它揭示了资本运动表象后的深层规律,指引了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第一,马克思通过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不彻底的劳动价值论,正确指出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中的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一个新的价值,有力批驳了流通环节创造价值、生产资料创造价值的理论,肯定了工人阶级在价值创造中的主体地位。第二,马克思分析商品时认为,价值“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力耗费的单纯凝结。这些物现在只是表示,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2]51。所以人类劳动具有共同的本质,不能因为分工就把人不平等地区别开来。不同的劳动不存在本质的区别,从事不同的职业也不是评判人的高低贵贱的标准。第三,马克思主义认为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上衣、麻布以及任何一种不是天然存在的物质财富要素,总是必须通过某种专门的、使特殊的自然物质适合于特殊的人类需要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创造出来。”[2]56人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对物的使用,除了大自然直接提供的天然产品,对其他任何物品的使用都离不开人的具体劳动加工。所以,想要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必须经过人的具体劳动。科学技术在取代了大量简单劳动的同时,也对人的劳动能力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更是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践行自己作为人的本质、在幸福中劳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因此,劳动不会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消亡,劳动始终会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第四,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诞生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直击核心,唤醒了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工人阶级自此有了自己的思想武器,国际性的工人组织建立了起来,工人运动在全球各地蓬勃开展。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工人阶级的功绩,可以这样简单地来表达:他们教会了工人阶级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用科学代替了幻想。”[11]89

3.劳动价值论能够对当代劳动教育进行价值引导

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公有制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使劳动已经获得了很大的解放,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但是在国际大环境下,资本主义仍然占据优势,我国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新兴的数字劳动在内很多形式的劳动仍然受制于资本逻辑的统摄,劳动也存在着异化的现象。这些负面效应对青少年观念的影响与19世纪工人阶级的境况十分相似:青少年对于价值来源的认知混乱;部分青少年瞧不起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道德品质滑坡;生活的便利化使青少年劳动实践能力下降;沉迷于消费和娱乐的世界,让青少年丧失了人生追求。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解决,不仅会影响青少年个人的成长成材,甚至会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

在社会主义中国,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使劳动复归本质,成为人的自由自在的活动,始终是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所以,克服资本逻辑、全面加强劳动教育作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从马克思创建科学劳动价值论给工人阶级理论武器的过程中汲取经验,运用劳动价值论分析劳动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源,从多路径来加强劳动教育。

四、劳动价值论视域下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路径分析

1.价值维度:树立正确的劳动认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要想在市场交换中获得自己的利益,必须提供能为他人服务的劳动产品。因此一个人所得到的利益与他通过市场向他人提供的劳动成正比,每个人必须有劳动的付出才能有收获。如果金融脱离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轨道而被投机分子利用,其结果就是社会财富的分配完全背离公平公正的原则,无论投机分子如何辛苦,如何绞尽脑汁,这样的活动都不能算为劳动[12]。企业家为劳动生产提供了条件,在分配中应取得相应的管理报酬。但投机客的暴富没有为社会生产任何物质或精神产品,他们的财产源于对剩余价值的分割,对社会发展没有任何贡献。马克思揭示了只有活劳动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资本家的发财致富只是因为他们占有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在这之中充分肯定了劳动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生的“总开关”,而劳动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居于核心位置,对于劳动价值的看法事关青少年理想信念的确立,所以必须让青少年树立劳动创造价值的正确观念。劳动教育应该从劳动价值论对劳动的弘扬和肯定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社会不良现象产生的根源,在批判中树立劳动的神圣地位,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信念精神。

2.伦理维度: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是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地’形成的分工。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9]534。分工一经出现,每个人就有了一个强加给他的活动范围,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必须从事某一具体的工作职业。而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这种强加给人的范围就消失了,人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自我。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分工也将长期存在。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差异,在生产力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单位时间能够产出更多的商品,表现为更多的货币, 劳动者的名义工资更高一些。一些行业需要更加复杂的劳动,劳动者需要长期的教育投入,所以这些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也就相对更高。

全面加强劳动教育也要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让青少年认识到“科学和手工劳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只是同一个本质的两种不同的体现”[13];认识到分工带来的收入差距不是把人划分为三六九等的理由和标准,不能因为收入的不同和工作的不同而蔑视他人,人们都能在劳动中实现和发展自我;认识到“劳动没有高低贵贱,只有分工不同”,要平等对待一切劳动者,珍惜劳动果实,从而在劳动教育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实践维度: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

马克思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14]289同时,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自然属性,无论任何社会形态的产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它贯穿人类社会的一切时期,它的创造离不开具体的劳动。所以,认为劳动实践没有必要,基本劳动技能不需掌握的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对青少年的成长是有害的。同时,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单一简单劳动的需求越来越少,对劳动者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面加强劳动教育,要在思想上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青少年道德品质,更要提高劳动实践能力。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明确自身在开展劳动教育中的责任,为劳动教育实践创造条件。一方面,让青少年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另一方面,要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创新劳动教育形式,使劳动教育符合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共同培养青少年热爱劳动的习惯,重视劳动实践的作用。

4.主体维度:塑造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无论是培养青少年对劳动的认知、品质的养成,还是使青少年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归根结底在于对主体的塑造。马克思认为,在私有制下“劳动者作为力的表现的总体,作为劳动能力,是属于他人的物,因而劳动者不是作为主体同自己的力的特殊表现即自己的活的劳动活动发生关系”[15]114。不少青少年也正是沉迷在消费和娱乐的世界中,不能作为真正拥有独立意识的主体和外部世界发生关系。马克思也在对商品拜物教的分析中指出:“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2]89只是因为人们要通过商品将自己的私人劳动确认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并且同他人的私人劳动相交换才形成了对物的崇拜。而消费主义作为拜物教的一定表现形式,青少年也正是因为在社会生活中找不到自己存在和努力的方向,只能在对物的疯狂占有和对明星的追崇中展现自己的“力量”,来确证自己的存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破除对物的崇拜,实现自身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6]讲话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和要求,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要注重对青少年主体的塑造。劳动价值论唤起了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所以,劳动教育也要使青少年在劳动教育中意识到自己劳动所具有的巨大能动作用,意识到劳动开创自身美好生活、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意识到自己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从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唤起青少年的主体意识和行动自觉。

猜你喜欢
劳动青少年价值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青少年发明家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一粒米的价值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给”的价值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