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公寓编外职工管理——以某高校A校区为例

2020-03-16 12:50孙秀影王继涛刘会刚马学峰
高校后勤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学生公寓公寓岗位

孙秀影 王继涛 刘会刚 马学峰

高校学生公寓编外职工管理——以某高校A校区为例

孙秀影 王继涛 刘会刚 马学峰

[山东大学(威海)学生工作处]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公寓工作人员作为在公寓内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管理服务人员,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公寓的整体服务水平,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人员队伍,是广大学生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文以某高校A校区学生公寓管理中心为例,分析编外职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成因,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出编外职工管理的经验以供探讨。

高校;学生公寓;编外职工

高校学生公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非常重要的育人阵地,大部分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人员构成以编外职工为主,编外职工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整体素质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服务意识不足,人员流动大。正确认识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人员存在的问题,建立一支高效优质的公寓管理服务队伍对学生公寓的安全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编外职工构成的特点

某高校A校区学生公寓管理中心共有职工131人,其中编外职工126人,职工构成以编外职工为主。编外职工中退休返聘人员较多,45周岁及以上人员97人,占比达77%,整体年龄结构不合理;从文化程度看,大学专科以上占比5%,小学至高中文化占比76%,没上过学的占比19%,文化层次偏低,且60%为进城务工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是门卫值班和公共区域卫生保洁等体力劳动,管理岗位较少。

二、编外职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积极性差,服务意识不足

高校的学生公寓工作与教学和科研工作不同,其工作核心是服务。[1]职工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劳动服务,长期重复性体力劳动使其对本职工作比较消极,某高校A校区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发现一部分职工并没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常规检查时工作比较认真,但平时大部分时间对待工作应付了事,此种情况在值班员岗位的工作人员中表现尤其明显。为了监督编外职工工作情况,公寓管理服务中心制定了特殊节点轮流值班制度,在节假日和晚上下班后,轮值检查职工工作情况。经过检查发现值班人员上班期间看视频、洗衣服、睡觉甚至是脱岗情况时有发生,虽然对违反规定人员均给予了严厉处罚,但不认真工作现象还是时有发生。学生公寓为学生开设的服务项目也没有很好的执行下去,一部分职工只是看重学校为其缴纳保险,并没有把学生公寓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工作积极性和服务意识的欠缺直接影响了学生公寓管理服务水平。

(二)工资待遇低,人员稳定性差

公寓管理服务中心在编职工和编外职工工资福利待遇相差较大,编外职工的现有工资水平与校外同等岗位相比也缺乏竞争力,可以说编外职工的工资水平不仅对内缺乏公平性,对外也缺乏竞争力。职工对劳动报酬不满意,一旦有适合岗位,随时准备“跳槽”。某高校A校区自2009年至2014年5年期间,除正常退休外,离职人员多达150人,人员流动性非常大,保洁员岗位经常出现空缺,且短时间内招聘不到合适人员,只能临时调配其它公寓楼保洁员轮流顶替,清洁质量不能保证,人员管理和招聘成本也相应增加。此外,传统观念认为从事公寓管理工作的人员大部分是“宿管大妈”,工作繁杂、地位低。以上多种因素导致公寓管理中心人员流失严重,年轻、专业、优秀的人才留不住。

(三)整体素质低,创新能力缺乏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家长以及学生对学生公寓的管理服务水平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各高校学生公寓工作也更加精细化、人性化,例如设置多功能自助室、休闲吧、学习角和各类活动室等。部分高校学生公寓内电磁炉、微波炉、冰箱和挂烫机等日常家用电器应有尽有,各类暖心报道更是层出不穷,学生和家长也乐于关注并参与“各高校住宿条件大比拼”。传统的学生公寓“粗放式”管理服务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时代要求,亟需改变。编外职工作为学生公寓管理服务的主要力量,年龄大、文化水平低,接受的教育和培训有限,缺乏对当代大学生的了解,也缺少管理服务经验。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公寓管理服务人员,习惯于墨守成规的工作方式,没有与时俱进的工作思维,管理服务的方式和水平与学校和学生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三、编外职工管理实践探索

(一)完善编外职工管理机制

1.完善编外职工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规范编外职工管理,某高校A校区公寓管理中心根据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制定了《学生公寓劳动用工管理办法》,对公寓中心各岗位任职资格、招聘办法、岗位职责、考核规定和入职离职等细则进行了明确规定,使编外职工人事管理各项工作有了法律和规章制度保障。为全部符合条件的编外职工缴纳五险一金,提高退休返聘人员和非全日制用工人员意外伤害险保险金额,年龄超过50周岁职工调整工作岗位,降低用工风险。参照在编职工体检标准,每年投入数万元组织编外职工体检,及时慰问生病职工,切实关心困难职工,重要节日给编外职工节日补贴。因学生公寓工作的特殊性,每年开学季和毕业季经常需要加班加点,编外职工加班一律按照当地日工资标准和小时工资标准发放加班补贴,充分保障编外职工切身利益,增强职工队伍凝聚力。

2.规范编外职工薪酬机制

某高校A校区对学生公寓各岗位性质进行科学分析,规范编外职工工资结构,保证其基本工资不低于当地其它高校同类岗位人员工资,并保证每年基本工资增长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增长,每年年底按照职工工作年限发放年限补贴,形成了工资增长长效机制,保证了职工队伍的稳定。保洁员根据工作量重新测算基本工资,对各公寓楼每一层保洁时间进行反复测算,据此调整保洁员工作时间和负责区域,目前保洁员岗位人员采取非全日制用工模式,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28小时,既缩短了工作时间又提高了待遇。值班人员根据公寓住宿人数进行分档,住宿人数超过1000人的公寓楼值班人员给予额外补贴,在不改变整体工资额的情况下提高基层岗位人员待遇。各公寓楼管理人员根据学历和工作情况也相应调整了管辖范围和待遇。对编外职工工资实行绩效化改革,逐条确定各岗位考核标准,加大考核力度,将编外职工的工资与“量、质、效”挂钩。日常考核根据《学生公寓劳动用工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各岗位考核细则进行评分,考核当日把考核结果反馈给个人,督促其整改,每月底汇总公布考核结果,增加考核的透明度。年终考核根据日常考核结果和学生满意度评价结果等因素进行综合排序,对考核优秀职工发放奖金,绩效工资向踏实肯干、业绩好的职工倾斜,有效调动了编外职工的积极性。

3.优化编外职工人员配置

某高校A校区学生公寓中心根据在校生人数和各公寓楼情况,结合各公寓楼主要负责人日常管理情况和工作量重新划分了管辖区域,取消不必要的工作岗位,在不打破现有工资整体结构的前提下,重新定岗,对不合适的岗位进行了调整。根据学历层次和任职年限,适当提高了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的岗位工资,有计划地选拔工作能力突出的业务骨干补充到管理岗位上,调动了公寓管理服务各岗位编外职工努力工作、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的积极性。同时引进高素质、专业型的青年优秀人才补充到现有的公寓管理服务队伍中,经过近五年的逐步调整,编外职工整体学历层次普遍提高,大学专科及以上人员占比达30%,平均年龄34周岁。实现了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专业化,各学生公寓楼主要负责人年轻化,使这支与学生直接接触的管理服务人员队伍更加有活力、有动力。

(二)完善编外职工培训机制

1.岗前培训

学生公寓编外职工中有60%是进城务工人员,对于他们来说,岗前培训非常重要。通过培训可以使新入职人员尽快熟悉工作情况,了解管理规定和服务流程。岗前培训后对每一位新进编外人员指定一位有经验的优秀职工进行帮带,在实际操作中传授工作经验,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其尽快进入角色,新进职工试用期考核优秀者对“师傅”和“徒弟”分别进行奖励,形成了“老新携手促成长”的良好格局。

2.在岗培训

在岗培训主要包括岗位职责、消防安全和文明礼仪培训等。在不影响职工工作的情况下,对公寓管理相关规定尤其是新修订的管理规定分批次培训,提高对季度考核末位职工的培训频次,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和服务目标,使职工进一步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感。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员消防培训并开展应急演练,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为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和保障学生生命财产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文明礼仪培训,增强职工服务理念,规范各岗位服务标准,有效提升了学生公寓服务水平。鼓励文化水平较低且工作能力突出的职工进修学习,组织他们学习信息化软件操作技术,优化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人员知识结构。每年寒、暑假期间工作量较小,在全员培训后举行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以竞赛促进学习,用竞赛激发热情,用竞赛促进素质提升。

编外职工管理是国内各高校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编外职工管理的关键是运用科学管理方法,根据各岗位的性质制定管理办法,使其管理规范化。与时俱进,加强培训和监督,同时在生活上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增强归属感和凝聚力。只有建设一支“高效优质”的学生公寓管理服务队伍,才能做好学生公寓工作,保障学生安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达到育人的目的。

[1]王利荣 魏可.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人员素质的若干问题[J].福建质量管理,2016 (01):235.

山东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项目):公寓文化育人实现途径研究(项目编号:2020F20)

(责任编辑:赵永奎)

猜你喜欢
学生公寓公寓岗位
前滩禧悦公寓
共享公寓
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模式探析——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学生公寓为例
末日公寓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数字公寓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学生公寓“五进”工作法治化的路径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