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的本质及其培育路径

2020-03-16 03:22闫闯
重庆社会科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培育路径家风

闫闯

摘 要:当前学界对于家风的本质存在不同的认识,影响了对家风问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从家风的特征和历史变迁角度对家风开展分析时发现,家风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即群体亚文化。厘清家风本质的过程,也是明确家风培育路径的过程,因为两者是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家风的培育路径主要体现在文化互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三个方面,具体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继承优性文化和中性文化,推动家庭成员对家风的时代创新。

关键词:家风;群体亚文化;培育路径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社会学视野中的家风建设问题研究”(2018M63184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亚文化视角下的家风建设问题研究”(18QT010)。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0)002-0006-00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20.002.001

家庭作为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单元,数量众多,结构相近,但这种相近的背后又有着极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上,由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同家庭之间的收入参差不齐,从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可以看到,收入最多的20%的家庭和收入最少的20%的家庭相差19倍左右,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物质上的分化必然带来精神上的差异,家庭之间由此表现出不同的精神特质,如崇尚节俭和乐于消费、安于现状和不断进取等等,而且伴随着父母受教育程度及社会地位等其他因素的作用,这种差异会愈加明显,甚至成为区分家庭的重要因素。这些林林总总的差异,经过数辈人的长期积累,其中的核心特质反复沉淀,最终形成了不同的家风、门风,不仅深刻影响和形塑着家庭内部的一代代成员,也成为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关于家风性质的现有认识

如果从偶婚制家庭的出现开始计算,家风现象距今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即使从可考的“家风”一词的提出者——西晋文学家潘岳算起,其历史也接近两千年。对于这种源远流长又区别了不同家庭的家风应该如何认识,或者说家风的本质应该如何定义,目前学界并没有统一的观点,根据笔者的整理和归纳,可以概括为三类主要观点:一是综合说,“家风是作为伦理亲缘共同体的家庭(家族)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传承中,逐渐形成和积淀起来的日常生活方式、家庭风范和道德伦理品格”[1];二是传统说,“家风又称门风,是家庭(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2];三是文化说,“家风是家庭的文化”[3]。三类观点分别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家风的特殊性质,都进行了较好的解释说明,因而支持者众多。比较而言,综合说概括了家风具有的全面性,指出了家风与家庭成员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一定程度上讲,家风即家庭生活本身;传统说强调了家风的历史延续性,认为家风是家庭历史的当代面相,伴随着家庭的世代相传,家风也在此过程中不断地传承和丰富;文化说则突出了家风的文化属性,将家风视为家庭范围内的文化样态,在抽象程度上,文化说较前两种观点更为深入和抽象。笔者较同意文化说的观点,认为家风的第一重属性是文化,因为前两种观点实则分别从文化具有的全括性和传承性角度概括了家风性质,但只是停留在事物的感性层面上,未触及家风现象的本质,根本而言也只是一种文化观点。

二、从家风的特征和历史变迁角度看家风的性质

涵养不同家庭成员、体现不同家庭特征的家风,不仅在当下发挥着团结家庭成员,实现社会整合的重要作用,而且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也留下了显著的印迹,逾越千年,历久弥新。尽管黑格尔“存在即合理”的名言饱受批判,但它却提供了分析事物的“存在维度”,尤其在分析具有重大历史存在感的家风现象时,有必要从当下的横断角度与历史的纵贯角度分别考察,如此才能准确地把握家风的性质。

(一)横断角度下的家风性质考察

横断角度分析即是对家风现象进行横断面的剖析,是展开于当下的共时研究,具体做法是完整地透视家风现象的内部结构,深入了解家风的作用机制、表现形式、传递方式和影响范围等内容,从而在此基础上认识和理解家风现象的性质归属。通过这种横断角度下的深入分析,家风具有的超生理性、全括性、传递性和共享性等典型特征清晰可见,这些特征不仅彰显着家风在社会场域中的客观存在,也是合理认识家风性质的基本理论线索。

家风的超生理性是指家风的形成以及被家庭成员获得是一种后天现象,不能通过先天遗传作用于家庭成员,其主要是通过长辈们有意识地言传身教与家庭生活实践来影响家庭成员,使后者感受家风文化和内化家风内容,从而实现家风的继承与延续,不断发挥引导、熏陶家庭成员的社会作用。家风的全括性表现在家风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中包括家庭观念、家庭习惯、家庭制度、家庭品格以及家庭成员所获得的各种能力与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风既是家庭成员展开社会行动的客观背景,也是家庭成员社会行动的现实产物。家风具有传递性,反映在自家风诞生之后,不仅作用于当时的家庭成员,还会通过社会化机制向家庭中的晚辈成员传递,实现了家风的延续与积淀,保证了家庭范围内的有效整合,同时这些不断传递的家风内容也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家风的共享性,意味着家风是一种家庭内部的沟通媒介,围绕着家风的认同与共享,家庭成员们开展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互动交往,成员们被紧密地整合在家庭内部,彼此间都深深地烙上了家庭的印记,此时的家风不仅是静止的观念和制度,也是流動的符号和语言。

家风的超生理性、全括性、传递性和共享性等典型特征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这些特征不仅培养了适格的家庭成员,使其得以顺利参与家庭生活,也促进了家庭的团结与整合,实现了对家庭成员的多方面支持。与此同时,这些家风特征的内涵与文化的特征内涵基本一致[4],尤其与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关于文化的经典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各种能力与习惯”[5]一般无二,可以说,家风就是一种文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通常使用的“文化”一词主要指主流文化,即在文化的共享性维度上,为社会中大多数人所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文化样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是当今社会中的主流文化。与主流文化不同,家风主要作用于家庭范围之内,受众数量有限,只是一部分社会成员所共享的文化样态,归属于文化类型中的群体亚文化范畴。因此,文化仅是家风的第一重属性,就本质属性而言,家风更为深刻的第二重属性应是一种群体亚文化。在我国历史上,公开出版的家风与家训题材内容多达百种以上,著名的包括《颜氏家训》和《曾国藩家书》等,虽然核心都为儒家思想涵化下的“仁义礼智信”,但彼此之间却也存在着诸多不同,究其原因就在于家风的群体亚文化属性。

(二)纵贯角度下的家风性质考察

所谓纵贯角度考察,即是对家风现象进行历时性研究,具体分析家风在不同时点上的发展状态,然后通过前后不同状态之间的比较研究,发现其发展过程与趋势,进而达到认识和理解家风现象的目的。在横断角度下, 家风的群体亚文化性质集中反映在其共享性的特征当中,而从历史纵贯角度下考察家风现象时,这种亚文化性质则反映在氏族公社向家庭演变的历史过程中。

在人类诞生之后的早期阶段,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公社这一社会组织单位,人们在其中长期开展共同的生产生活活动,也形成了共同享有的知识、信仰、风俗等文化样态,这段历史表明,文化的诞生时间要远早于家庭和家风。作为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氏族公社虽然是人类发展的必经阶段,却只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发展,氏族公社渐趋瓦解,最终演变成了民族和家庭。其中,民族作为一种历史范畴,是在原始社会生产力缓慢发展的基础上,经过氏族、部落而逐渐形成的人类共同体[6]。而伴随这一新型人类共同体的出现,文化也进入了“民族”阶段,成了民族分野的标志[3]。在这一过程当中,氏族公社的另一个演变方向则指向了家庭,“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公社和氏族消亡了,而家庭却脱掉原始的胎毛单独迎来了自己的时代”[7]。如同进入“民族”阶段的文化一样,此时也出现了“家庭”阶段的文化,这种文化同样成为区分不同家庭的重要标志。综合而言,氏族公社的衰落与瓦解,在宏观结构上促成了民族的诞生,在微观结构上则导致了家庭的出现,而诞生在氏族公社阶段共同生活过程中的文化现象,作为氏族公社的重要遗产,随着这一历史转变过程的深入,分别成了民族和家庭领域中的不同文化样态。两种文化样态虽然起源相同,却有着显著的不同,宏观层面上的民族文化因其信仰人数众多,成了主流文化,微观层面上的家庭文化则受到家庭和家族范围的客观限制,成了家风这种特殊的群体亚文化。

三、从文化视角透视家风培育路径

随着人们对家风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针对家风的培育活动便不曾间断,但是受到家风性质模糊不清的影响,对家风培育路径的认识同样仁者见仁,莫衷一是。在笔者看来,明确了家风的群体亚文化性质之后,便也明确了家风的培育路径,因为两者是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具体而言,作为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一种群体亚文化,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不断互动,形成了文化互动方面的培育路径;作为与传统相联系的一种历史文化面相,家风与传统文化之间不断互传,形成了文化传承方面的培育路径;作为与社会成员日常生活共生的一种复杂综合体,家风与社会成员之间不断互构,形成了文化创新方面的培育路径。

(一)在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过程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作为一種文化样态,家风不仅因家庭的不同而呈现出显著的差异,而且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持续进步,家风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对于家风发展变化的具体过程,学者们的研究相对集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家风的引领作用以及家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作用两个方面。丁素主张“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正本清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与当前家庭建设的社会宣传、个人生长教育相结合,立足于核心价值取向和民本要义来构建家风主体”[8]。黄铁苗等认为“家风是引导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是人们的价值观形成和精神成长的重要起点”[9]。类似的观点与论证还有很多,详细地阐述了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紧密关系,有效推动了家风建设研究的相关发展。但是现有研究在两个方面仍然有待深化:一是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作用机制未从根本上阐释清楚,研究结果更多是从现象层面展开的描述;二是现有研究主要针对两者之间的积极互动内容,对于消极互动及其预防措施等内容较少论及。

厘清家风的群体亚文化性质是有效解决现有研究不够深入的关键。家风作为一种群体亚文化,其与社会主流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既是家风的存在方式,也是家风发展变化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从主文化与亚文化的角度看待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此之中,主文化的引领作用是互动过程的主流,主文化凭借其主导地位与资源优势,能够制约亚文化的发展方向并培育亚文化的具体内容,但是在该过程中的亚文化也并非完全被动,而是对主流文化具有不容忽视的反作用。明确了上述基本关系之后,我们在处理作为主流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作为亚文化的家风之间的互动时,就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保证家风发展的积极方向,培育科学合理的家风内容,使家风发挥出更大的社会作用。同时,还要重视家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反作用,包括积极互动与消极互动在内的两种反作用类型。在常见的积极互动类型有,通过优良家风辐射社风和党风,以点带面,从线到面,支持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消极互动类型主要体现在不良家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负面影响,近年来党中央反复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问题,就是防止一小部分违法违纪干部的不良家风“上行下效”,干扰和影响其周围的社会风气,要防微杜渐,抓好源头治理工作,避免一条鱼带来一锅腥状况的发生。“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积极培育优良家风的同时,也是在努力消除不良家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只有家庭中不断孕育和培养良好家风,社会风气才能不断向善向好。

(二)在家风与传统文化的互传过程中,既要继承优性文化也要继承中性文化

如同今人是前人的后代,家风亦是历史的延续,从这个角度来讲,学者们把家风理解为传统也是合理的。面对传统,最常见的做法便是学会辩证地对待,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历史经验古为今用。“对待传统文化不能原封照搬,要结合当代人和当今社会的实际需求,传承和弘扬积极正面文化,去除消极负面影响。”[10]面对家风现象,我们要把优良的传统家风继承和保存下来,让古人讲究的尚学重教、勤俭持家等家风内容不断发扬光大,同时也要摒弃腐朽落后的家风思想,防止男尊女卑、任人唯亲等消极内容干扰广大社会成员,做到既要保持古今家风传统的延续,也要保证当代家风文明健康。

在继承传统家风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前述对待传统家风的“去粗取精”式做法,实际是对传统家风展开了二元划分,从中进行着“非此即彼”的判断和选择。在这种二元划分的过程中,传统家风被人为地区分为差别显著的优性文化和劣性文化,前者是指在文化比较中居于好或高的位置上的文化样态,如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奋斗精神等;后者则是居于坏或下的位置上的文化样态,如墨守成规和不思进取等[4]。在任何社会中,优性文化都是被肯定和被追求的,是“去粗取精”与“非此即彼”环节中的被接受对象,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这种“去粗取精”与“非此即彼”的做法,在众多传统现象中屡试不爽的前提在于,这些现象具有显著的二分属性,可以清楚地区别为“粗”与“精”、“好”与“坏”,但家风现象却不能简单地仅做二分处理。因为从家风所从属的文化属性看来,文化除去一般意义上的优性文化与劣性文化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中性文化,即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优劣、高下之分的文化样态。中性文化多与人们的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等相联系,体现到家风领域中便是家风的存在形式和家风的传递方式等,如有的家庭中存在家谱和家训等家风载体,有的家庭中存在文化反哺等家风传递方式,尽管形式各异,差别显著,却无所谓优劣与高下。由于这些中性家风表现着家风的个别性,保持着不同的“家”的特征,因此在家风与传统文化的互传过程中,不能简单地以“去粗取精”的方式对待传统家风现象,而是要在继承优性家风的同时,合理甄别和继承中性家风,做到在统一性的追求中保持家风与时代的共同进步,在个别性的维护中实现家风与历史的一脉相承。

(三)在家风与社会成员之间不断互构的过程中,推动家庭成员对家风的时代创新

家风作为“逐渐形成和积淀起来的日常生活方式”,是一种外在于家庭成员的社会结构,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称其为“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社会事实”[11],其对家庭成员制约作用的发挥,是一个外在结构内部化的过程。具体而言,家庭诞生之后,经过家庭内部数代人的努力和坚持,或是探索实践和身体力行,或是编辑整理家谱、家训等家风载体材料,观念层面的家风内容不断地固定化、制度化,逐渐转变为客观的家庭制度等结构性存在,与此同时,伴随着家庭生活的不断展开和家庭凝聚力的持续作用,外在性的家风等家庭制度又被新的家庭成员逐步认同和接受,成为新生代家庭成员的群体规则,继续发挥着指导和约束个体行为的客观作用,维护家庭的稳定与和谐。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有着约束能力的家风如同生产关系一般,也是建立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上,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随着历史的持续进步和客观条件的巨大改变,家风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否则将成为家庭成员适应新时代和新生活的阻碍。如崇尚稳定工作的传统家风可能阻碍家庭成员的自主創业,注重天伦相温的家风可能限制家庭成员的社会流动,因此家庭成员既要遵循家风,受家风约束,又要不断创新家风,丰富家风内容,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突破既有家风约束,推动家风变迁的过程,并不必然意味着家风会走向进步和发展,历史上因打破祖辈家风而败家废业的例子也多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家风的群体亚文化属性背后的群体规模,有限的家庭成员难以做到集思广益,客观上影响了家庭群体的决策能力与自我纠错能力。一旦掌握着家庭权力的个别家庭成员出现认识上的偏差,必然会严重影响其他家庭成员,滋生出家庭内部意见高度统一的极化现象,进而导致家风倒退和家业失败情况的发生。要保证家风变迁环节中的正确方向,就要保证家庭成员思想的正确方向,防止不合理或错误观念干扰家庭成员,这其中最有效和最常用的方式即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铸魂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着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是中华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通过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成员施以积极影响,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新时期要求的社会成员,以此推动家庭成员对家风的时代创新,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当然,这种通过价值观教育来保障家风变迁合理方向的方式,也是主文化引领亚文化原理的应有之意。

四、结语

家风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社会现象,也是一个深刻和复杂的社会现象,历经千余年却历久弥新,至今在家庭教育、净化社风以及涵养党风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12]厘清家风的群体亚文化性质及其三个方面的具体培育路径,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实处发力,既是对总书记号召的积极响应,也是推动家风相关研究和家风建设实践不断发展的重要准备。

参考文献

[1]  万俊人.也说家教家风[N].光明日报,2014-03-03(003).

[2]  沈林.家风是家庭教育的无形力量[J].中国教育学刊,2014(4):102-103.

[3]  徐梓.家风的意蕴[J].寻根,2014(3):4-7.

[4]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5]  全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409.

[6]  郑大发.氏族、部落和民族浅见[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1):86-91.

[7]  蔡俊生.公社、氏族、家庭——三个相递出现的历史范畴[J].学术月刊,1984(1):22-28.

[8]  丁素.关于建设家风的几个问题[J].岭南学刊,2017(1):34-38.

[9]  黄铁苗,徐常建.重视家教家风建设的思考[J].岭南学刊,2016(2):121-126.

[10]  王晓艳.以传统文化教育重拾优良家风[J].人民论坛,2017(25):140-141.

[11]  迪爾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34.

[12]  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2-18(02).

Abstract:There ar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nature of the family tradition presently and has influenced the further study of the family tradi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mily trad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mily tradition and historical changes, and believes that the essence of family tradition is a special type of culture, namely group subculture. The process of clarifying the nature of the family tradition is also a process of clarifying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family tradition, because the two are different aspects of a problem. 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family tradition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three aspects of cultural interaction,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cultural innov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leading rol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herit superior culture and neutral culture, and promote the family members' innovation of family tradition.

Key Words:family tradition;group subculture;cultivation path

猜你喜欢
培育路径家风
家风家规我来说
家风
家风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医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有效培养路径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