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春天》导读

2020-03-17 10:08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0年48期
关键词:自然界鸟儿人类

《寂静的春天》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科普作家蕾切尔·卡森的代表作。作者以生动而严肃的笔触,讲述了因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和肥料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最终给人类带来不堪重负的灾难。不仅如此,她还尖锐地指出,环境问题的深层根源在于人类对于自然的傲慢和无知,因此,她呼吁人们要重新端正对自然的态度,重新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

本书不仅说理充分,而且引用的数据和论点十分客观翔实,有极强的说服力。它既贯串着严谨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又充溢着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是一本公认的开启了世界环境运动的奠基之作。

精彩片段一

一种奇怪的寂静

从前,在美国中部有一个城镇,这里的一切生物看来与周围环境生活得很和谐。这个城镇坐落在像棋盘般排列整齐的繁荣的农场中央,周围是庄稼地,小山下果园成林。春天,繁花像白色的云朵点缀在绿色的原野上;秋天,透过松林的屏风,橡树、枫树和白桦闪射出火焰般的彩色光辉,狐狸在小山上叫着,小鹿静悄悄地穿过笼罩着秋天晨雾的原野。

……

野外一直是这个样子,直到许多年前的一天,第一批居民来到这儿建房舍、挖井筑仓,情况才发生了变化。

从那时起,一个奇怪的阴影遮盖了这个地区,一切都开始变化。一些不祥的预兆降临到村落里:神秘莫测的疾病袭击了成群的小鸡;牛羊病倒和死亡。到处是死神的幽灵。农夫们述说着他们家庭的多病。城里的医生也愈来愈为他们病人中出现的新病感到困惑莫解。不仅在成人中,而且在孩子中出现了一些突然的、不可解释的死亡现象,这些孩子在玩耍时突然倒下了,并在几小时内死去。

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这个地方。比如说,鸟儿都到哪儿去了呢?许多人谈论着它们,感到迷惑和不安。园子后鸟儿寻食的地方冷清了。在一些地方仅能见到的几只鸟儿也气息奄奄,它们战栗得很厉害,飞不起来。这是一个没有声息的春天。这儿的清晨曾经荡漾着乌鸦、鸫鸟、鸽子、樫鸟、鹪鹩的合唱声以及其他鸟鸣的音浪;而现在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树林和沼地。

不是魔法,也不是敌人的活动使这个受损害的世界的生命无法复生,而是人们自己使自己受害。

读书笔记

作者以寓言开篇,先用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如诗如画的美丽城镇画面,不难看出其对自然环境的珍视和挚爱,但她笔锋一转,写“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这个地方”,表现出其对自然环境的变化具有一种敏感和预判。突发变故后的恐怖场面与先前的美丽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深深的震撼。“是人们自己使自己受害”一针见血地指出造成这一变化的罪魁祸首正是人类自身,“不是……也不是……而是……”句式的运用,表达了作者的愤慨。

现代人为了创造一个对自己有利的环境,不加节制地使用化学杀虫剂、除草剂,从短期的控制效果来看,这些化学药剂似乎是杀死害虫、清除杂草的灵丹妙药,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

大量的化学物质残留在水体、土壤和空气中,造成的污染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恢复。更可怕的是,这些化学物质会在动物的脂肪中聚集,因此对于处在食物链高端的人和动物尤其有害。人类非但没有把大自然改造得称心如意,反而破坏了自然界固有的生态平衡,造成了自然界的生态危机。

精彩片段二

再也没有鸟儿歌唱

紧接着对其他区域的硏究也开始发现情况是同样的令人担忧。威斯康星大学的尤素福·赫克教授和他的学生们在对喷洒区和未喷洒区进行仔细比较硏究后,报告说:知更鸟的死亡率是86~88%。在密执安州百花山旁的鹤溪科学硏究所曾努力估计鸟类由于榆树喷药而遭受损失的程度,它于1956年要求把所有被认为死于DDT中毒的鸟儿都送到研究所进行化验分析。这一要求得到了一个完全意外的反应:在几个星期之内,研究所里长期不用的仪器被运转到最大工作量,以至于其他的样品不得不拒绝接受。1959年,仅一个村镇就报告或交来了一千只中毒的鸟儿。虽然知更鸟是主要的受害者(一个妇女打电话向硏究所报告说,当她打电话的时候已有12只知更鸟在她的草坪上躺着死去了),包括63种其他种类的鸟儿也在硏究所进行了测试。知更鸟仅是与榆树喷药有关的破坏性的连锁反应中的部分,而榆树喷药计划又仅仅是各种各样以毒药覆盖大地的喷洒计划中的一个。90多种鸟儿都蒙受严重伤亡,其中包括那些对于郊外居民和大自然业余爱好者来说都是最熟悉的鸟儿。在一些喷过药的城镇上,筑巢鸟儿的数量一般说来减少了90%之多。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各种各样的鸟儿都受到了影响——地面上吃食的鸟,树梢上寻食的鸟,树皮上寻食的鸟以及猛禽。

完全有理由推想,所有主要以蚯蚓和其他土壤生物为食的鸟儿和哺乳动物都和知更鸟的命运一样受到了威胁。约有45种鸟儿都以蚯蚓为食。山鹬是其中一种,这种鸟儿一直在近来喷洒了大量七氯的南方过冬。现在在山鹬身上得出了两点重要发现:在新布朗韦克孵育场中,幼鸟数量明显地减少了;而已长成的鸟儿经过分析表明,其体内含有大量DDT和七氯残毒。

已經有令人不安的记录报道,20多种地面寻食鸟儿已大量死亡。这些鸟儿的食物——蠕虫、蚁、蛆虫或其他土壤生物已经有毒了。其中包括有三种画眉——橄榄背鸟、鸫鸟和蜂。

读书笔记

许多美好的事物,如果用之过度,走向极端,便会适得其反,这也就是所谓的“双面刃”效应。对于科学技术的应用,在发挥有益于人类的作用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性影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在《寂静的春天》中,作者对一些环境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调查,以论证DDT带来的各种危害。这也正是在人们欢呼“对自然界的胜利”,并且还“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的时候提出来的。可见,这种“胜利”是有代价的,往往还要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人类为了修复这些自然界的“创伤”,是需要花很长时间的,少则几十年,多则几百年。直至今天,人们往往还是一边“祸害”,一边修复,不断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怪圈”。

延伸解读

自然的问题要靠自然来解决

《寂静的春天》已经出版58年了,至今关于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作者卡森在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生态整体主义自然观,同时提出了“另一条路”——利用生物圈食物链的法则维护自然的稳定和平衡。她极力推崇非化学暴力的生物控制,并提供了各种各样能够替代化学农药去除虫害和杂草的生物方法。她认为,在许多情况下,用生物手段控制虫害和杂草比用农药更加安全有效。

与使用化学农药相比,生物手段无疑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当人们迫不得已必须对某些自然问题进行限制时,必须重视自然力量的存在,并小心翼翼地设法将这种力量引导到对人类有益的轨道上来。在学习自然的基础上干预自然,用科学的方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借鉴大自然的智慧来解决自然的问题。

猜你喜欢
自然界鸟儿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谁变成了人类?
盘点自然界中你没见过的怪异生物
盘点自然界最土豪的动物
鸟儿排排站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漫画
嘘——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