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看起来很美的“百分百达标”

2020-03-18 03:30诸特立
决策探索 2020年23期
关键词:事事基层工作过分

诸特立

“户户通”实现百分百硬化、信访满意度百分百、公益雕塑安置百分百、安全生产“零事故”……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地方安排事项流行所谓事事“百分百完成”“百分百达标”,给基层带来很大困扰。

对安排的事项量化考核,是相关工作得以有效推进与落实的重要举措,如果缺乏精准量化考核,就可能出现做与不做、做多做少一个样的局面。这既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也容易滋生敷衍塞责等消极怠工现象。

但在有些地方,特别是基层地区,流行所谓事事“百分百完成”“百分百达标”,将量化考核演绎至过犹不及。动不动就是“百分百”,既不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差异,考核过程中也不管不顾突发、特殊情况。追求“极致”“完美”让很多基层工作者疲于奔命或顾此失彼,甚至不得不弄虚作假以应对“百分百达标”的考核。

如此“达标”尽管看起来很美,但实际效果不仅劳民伤财,也大大挫伤了基层工作者的积极性。如果说敷衍塞责、消极怠工是一种形式主义,那事事“百分百达标”也是种形式主义,只不过前者是不作为、慢作为,后者则可能是乱作为。

过分强调“百分百达标”,一方面会打乱基层工作的正常节奏。原本关乎民生的迫切事务必须得为考核事项让路,长此以往“顾头不顾脚”就可能成为基层工作的常态。另一方面还极容易导致弄虚作假、虚报乱报成风。为了应付上级部门不切实际的“百分百达标”考核,一些地方只能弄虚作假,在表格里、数据上做文章。

与其让事事“百分百达标”成为基层工作的沉重包袱或“数据落实数据”的导火索,不妨在安排事项、制定考核目标时避免过分追求“极致”“完美”等虚功,少搞一些“一刀切”,多一些因地制宜。相比于事事要求“百分百达标”,制定精准、合理的考核目标显然更加符合基层工作实际,也真正有利于基层工作开展。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本就千头万绪、涉及方方面面,基层工作者本就高负荷运转,就别再让这些动不动就“百分百达标”的考核成为他们难以承受之重了。用心做事、追求“百分百達标”本是一种应有的工作态度,但如果成为一切事务的考核标准,就必须警惕其中的形式主义危害了。

猜你喜欢
事事基层工作过分
浅谈“事事顺心壶”的吉祥美感构建
不要因犯愚蠢病而死去
事事尽力,梦想就离你更近一步
列控系统过分相特殊场景的探讨
祈祷
怪你过分美丽,让我一见钟情
校园欺凌,不是“开过分了的玩笑”
固本强基 推动基层工作取得实效
开展“五区”联动推动基层工作新发展
抓好六个『切实』 创新基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