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内经》理论探讨《金匮要略》中气分、血分、水分等水气病的治疗原则

2020-03-19 08:46羊浩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内经水分

羊浩

【摘 要】本文从《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提出气分、血分、水分等水气病的病因,病机,分型,治法,方药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与《素问·汤液醪醴论篇》提出的“开鬼门,洁净腑,去菀陈莝”的治疗原则高度契合,二者互相补充,至今仍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在临床上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水气病; 气分 ;血分 ;水分 ;开鬼门; 洁净腑; 去菀陈莝

【中图分类号】R222.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9--01

《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最重要的两部奠基之作,但二者侧重点不一样,前者偏重于中医学基础理论、养生理论、针刺理论的叙述,后者偏重于临床思辨,处方用药,二者至今均在指导着中医药临床实践。

《黄帝内经》对很多疾病的病因,病理,病机,治则,治法认识非常深刻,对临床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然而其载方仅13首,故《黄帝内经》方证、药症体系极不成熟,仅仅是处于雏形阶段。

《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在继承《神农本草经》、《伊尹汤液》的基础上,借鉴当时已经产生的医学理论和成就,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所开创的一种治疗疾病的独特法门,首创六经辨证,开药方法理的先河,既讲药证,以《神农本草经》为基础,更注重方证,方证是建立在药证的基础上。全书以六经为纲,方证为目,构筑了一套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且简易而高效的中医临床诊疗学。六经辨证是张仲景对所有疾病的宏观分类,具有提纲挈领,执简驭繁的作用,至今仍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金匮要略》作为《伤寒杂病论》中论述杂病的部分,既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临床学科,其“水气病”理论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

而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1]中,又根据病情的轻重深浅将水气病分为气分、血分、水分三种类型:

1 论气分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第30条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荣卫不利,荣卫不利,则腹满胁鸣相逐…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矢气,虚则遗尿,名曰气分。”

本条说明气分病由于寒邪犯表,内舍于肺,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致水气内停,故曰“营卫不利,则腹满胁鸣相逐”之意,病邪在表,病情轻浅,当予以宣肺解表,通调水道,以治疗水气病属于气分者。同时气分病当根据寒热虚实不同分型论治。

1.1 风水表虚证:《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第22条曰:“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已黄芪汤主之。腹痛加芍药。”

1.2 风水夹热证:《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第23条曰:“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而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1.3 风水属少阴证:《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第26条曰:“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第31条曰:“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

1.4 皮水夹热证:《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第5条曰:“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

1.5 皮水氣虚阳郁证:《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第24条曰:“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

以上诸条论述风水、皮水,均属于气分病,因其病情轻,病位浅,在治疗上当因势利导,予以发汗宣肺,通调水道,并根据证型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方药,正如《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第18条所云:“…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正契合《内经》“开鬼门”之意。

2 论水分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第20条曰:“…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此病易治。何以故?去水,其经自下。”说明了水气病属于水分者,相对于血分而言,病情较轻,病情较浅,容易治疗。

2.1 皮水湿盛阳郁证:《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第27条曰:“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

2.2 脾虚而水湿上行证:《伤寒论》[2]第67条曰:“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2.3 水停阳郁证:《伤寒论》第71条曰:“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伤寒论》第72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2.4 阳虚水停证:《伤寒论》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伤寒论》第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2.5 风水表虚偏于下焦水肿证:《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附方:《外台》防己黄芪汤:“治风水,脉浮为在表,其人或头汗出,表无他病,病者但下重,从腰以上为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

以上诸条,均论述水气病属于水分者,采用利水之法,或单纯利水,或健脾利水,或利水通阳,或温阳利水,或利水实表,均是“洁净腑”之法,结合证型不同,辨证选择相应的方药,使水湿从小便而去。

3 论血分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第19条曰:“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第20条曰:“问曰:病有血分水分,何也?师曰:经水前断,后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难治…”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第11条曰:“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

第19条、20条借经言血,指血虚、血瘀均可以导致水气病,称之为血分,病情较深、较重,治疗上比较困难、棘手,一般采取养血利水,祛瘀利水。而对于悬饮内停、病水腹大等特殊类型水气病,病位较深,病势较重,亦纳入水气病之血分范畴,则需采用祛瘀或通下,或祛瘀通下并用之法。

3.1 血虚水盛证:《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第5条曰:“妇人怀妊,腹中?痛,当归芍药散主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第17条曰:“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3.2 血瘀水盛证:《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第2条曰:“妇人素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肧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3.3 瘀热互结轻证:《伤寒论》第106条曰:“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3.4 瘀热互结重证:《伤寒论》第124条曰:“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3.5 血水互结血室证:《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第13条曰:“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大黄甘遂汤主之。”

3.6 悬饮内停证:《伤寒论》第152条曰:“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纷纷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以上诸条从血分论治水气病,或以当归芍药散养血利水,或以桂枝茯苓丸祛瘀利水,或以桃核承气汤、抵当汤等祛瘀通下,或以大黄甘遂汤、十枣汤峻下逐水,根据体质强弱,证型不同,采用不同治法,正符合《内经》“去菀陈莝”之法,用以治疗病位较深、病势较重的水气病。

4 从《内经》制定的治疗原则治疗水气病

《素问·汤液醪醴论篇》[3]:“岐伯曰: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限,五阳已布,疏涤五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

4.1 名家注释

4.1.1 关于“开鬼门,洁净腑”:张志聪注:“开鬼门,发表汗也。洁净府,泻膀胱也。鬼门开则肺窍通而水津布,所谓外窍开则里窍通,上窍通则下窍泄矣。膀胱者,津液之所藏,都府洁净,则精以时复矣。”

4.1.2.关于“去菀陈莝”:“菀”,同郁,积也。“陈”,久也。“莝”,则有不同的注解,可归为以下几种:

(1)张景岳《类经》中作“斩草”理解;(2)高士宗《素问直解》与张志聪《素问集注》都按“腐”理解。高士宗解道:“莝,腐也,去菀陈莝,谓津液充廓,则去其积久之腐秽。”张志聪解道:“腐者为莝”。

4.2 开鬼门

“鬼门”即汗孔,“开鬼门”即开发腠理,发汗解表,使郁滞于皮表、上焦的水气从表而解,所谓“其在皮者,汗而发之”,“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此为因势利导之法。“开鬼门”还可以宣肃肺气,通調水道,下输膀胱,使水气从小便而泄。

4.3 洁净腑

“洁”,为清洁之意,“净府”,为津液之府,即指膀胱,经云:“膀胱者津液之腑也。”因此所谓“洁净府”就是要利尿利水,排净膀胱中储存的津液代谢废物。“洁净腑”之法适合于下半身水肿,或下焦水肿,正如《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第18条云:“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亦为因势利导之法的具体指导。

“开鬼门,洁净府”可结合起来使用,“开鬼门”适合于上焦有水气,“洁净腑”适合于下焦水气明显,而当表里均有水气,或上下焦均有水气的时候,两法同时使用更为适宜。可以同时宣通上下两焦,开鬼门宣肺发汗解表的同时也可以开提肺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犹如提壶揭盖。

所谓提壶揭盖,实为古人结合生活体验,取类比象,将此理论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在人体则表现水气郁表,因肺合于皮毛,肺气失于宣肃,表现为为上焦不通,下焦两阴窍也闭塞不通,故而二便的排出都需要上焦肺的宣发肃降。上焦开,下焦则通,二便通利,上焦闭,则下焦塞,二便不通。故“开鬼门”与“洁净府”相辅相成,互为影响。

水气病发生为人体水液代谢异常所致,责之于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即肺不能宣发肃降,脾不能转输津液,肾不能蒸腾气化,最终导致水湿停留而形成水气病。在治疗上,在上焦当宣发肺气,在中焦当培土制水,在下焦通阳利水,或温阳化气行水,或益气利水等。如针对上焦的有宣发肺气的有越婢汤、小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针对中焦的有培土制水的苓桂术甘汤、《外台》茯苓饮等;针对下焦有通阳利水的有五苓散,温阳化气行水的真武汤、附子汤,益气利水的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等,其治疗原则就是源于《内经》“开鬼门,洁净府”的理论。

4.3 去菀陈莝

“去菀陈莝”法适合于水气病属血分者,或水饮停留日久,或停留部位较深,而用“开鬼门,洁净腑”之法不能取效,而常规治疗上有困难者,为中医活血、通利之法,是通过配伍不同的药物,根据辨证情况,分别予以养血、活血、祛瘀、利水、通利等治疗方式,也可以两个以上的方法合并使用,来治疗“饮”证的方法。

去菀陈莝其义有三:(1)为去除血脉中陈旧淤积之病理产物,如瘀血等;(2)为排除郁积于体腔内之水饮、痰浊,如悬饮、臌胀等;(3)为去除体内积滞已久之糟粕物质,如宿食、宿便等。适用于水饮、痰浊、瘀血郁滞于体内,宿食、宿便积滞于肠道,且病程较长或是水饮停留部位较深的情况。如上文中所述之“痰饮”、“悬饮”、“支饮”、“病水腹大”、“血水互结血室”等饮证,通过去菀陈莝之法使体内病理产物通过养血,化瘀,利水,或通下,从大便中排出体外。如本文中所述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桃核承气汤,抵当汤,大黄甘遂汤,十枣汤等。

5 总结

通过学习《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等著作,结合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前贤经验,认为《内经》提出的“开鬼门,洁净腑,去菀陈莝”治疗水气病的治疗原则,与《伤寒杂病论》中“气分、血分、水分”等水气病的治疗原则高度契合,对于指导临床实践非常有帮助。提示我们在疾病不同病位和阶段,药选择相应的治疗手段,或发汗,或利小便,或祛瘀通利,或峻下逐水,或多措并举。

比如,在气分阶段,多因感受外邪,影响肺的宣发肃降,不能通调水道而形成的水气病,相当于《金匮要略》的风水,要宣肺解表,通调水道。水分阶段,则因失治、误治,导致疾病迁延不愈,正气受伤,病势进一步深入,导致脾肾受损,致使脾不能转输津液,肾不能蒸腾气化,温阳行水,导致水气病加重,此时则需培土制水、或通阳利水、或温阳利水。水气病在气分、水分阶段,若未获有效治疗,病势深入,最终影响血分,要么血虚,要么血瘀,则需养血利水,或活血利水,或径直祛瘀通利。血分病同样也要影响水液代谢,所谓“血虚水盛,血瘀水停”,导致气机郁滞,水气内停。故而在疾病后期气分、血分、水分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此时则需气血水并治,但在治疗上更为困难,更为棘手。

总之水气病凡表现在气分、水分阶段,病情相对轻浅,治疗上相对容易,而一旦病入血分,则病深难治,顽疾难除。气分、血分、水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气分及水,水分及血,血分反过来影响气分、水分。

治疗水气病的方法,无论是宣肺解表、通阳利水或温阳利水、活血通利、峻下逐水,都属于“实则泻之”的方法,亦即属于治标的范畴。但从水气病的性质来看,都应该属于正虚邪盛,本虚标实。根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治疗原则,在治疗水气病时,先用“开鬼门,洁净腑,去菀陈莝”之法急则治标,以祛水邪。同时要知道,患病日久,正气必然受损,待水气衰其大半后,再进行辨证调治,或采用通阳利水、或培土制水、或温阳利水、或育阴利水诸法,缓治其本,以收全功。

参考文献:

范永升主编.金匮要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236~390.

熊曼琪主编.伤寒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08~173.

阎松主编.黄帝内经[M].北京:线装书局,2012:50

猜你喜欢
内经水分
苯中水分的检验
植物的根是怎样吸收水分的
植物的根怎样吸收水分
浅议《内经》月相及其变化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应用前景
《内经》理论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明代医家芮经墓志铭考释
浅谈“生病起于过用”与养生
腔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42例临床观察
完形填空Ⅳ
一天喝2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