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关键岗位,构建创新性风险监督体系

2020-03-20 10:00姜宁朱学洪
检察风云 2020年2期
关键词:岗位职责关键岗位

姜宁 朱学洪

为深入落实纪检监察工作文件精神和“两个责任”“一岗双责”,推动《纪检监察标准化管理手册》在中建八局东孚公司范围内更好地得到贯彻落实,公司纪委认真梳理关键岗位存在的风险,提出构建具备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关键岗位风险监督体系构想,为公司反腐倡廉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

找准岗位风险形成排查新手段

1.制定创新性排查方法

认真梳理各重点和关键岗位的职责,结合员工前期履职和岗位表现情况,从其工作态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等方面对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进行梳理和排查,认真查找各岗位可能发生廉洁风险的部位和环节,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排查:

一是岗位自查法。组织各级关键岗位员工对照自身岗位职责、工作规程,认真查找自身权力运行环节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行政、党委、财务、营销、投资、采购等部门均填写了岗位廉洁风险自查表并及时报系统分管领导。

二是部门联查法。由各部门按照自身业务特点,认真对照《标准化手册》《工作指引》等相关规章制度,深入细致地梳理每个岗位、每个工作环节上的潜在风险,明确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高危风险点。

三是纪委督查法。纪检监督部门深入经营一线和关键岗位,与相关人员进行座谈,做好督查、指导,认真结合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综合监察和查办案件情况排查关键岗位的廉洁风险点。

2.确定排查内容

结合公司运营实际,围绕投资、财务、采购、营销、运营和招投标等各岗位职责特点,以及在权力运行过程、数据分析比对、客户方投诉和检查考核中发现的典型问题,认真总结行业经验教训,重点排查思想道德、岗位履职、制度流程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风险。

3.找准岗位潜在风险

认真分析查找出的各个风险点,紧密结合各部门和关键岗位工作职责和实际,从廉洁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危害程度两个维度对潜在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将廉洁风险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科学分析评估廉洁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制定差异化衡量标准。重点从职权与资源的关联程度、自由裁量、违纪违法问题发生的频率等方面进行评估,形成以制度为依据,按岗位职责查风险,依风险点设防线的风险防控情景案例。

4.形成岗位廉洁风险评估操作流程

第一步:描述岗位廉洁风险点。针对风险点产生的条件和廉洁风险引起的违纪违法行为进行描述。重点关注三个问题:梳理风险点对应的工作流程;确定风险点易发的工作环节;用规范严谨而又清晰易懂的用语描述风险点。

第二步:找到岗位廉洁风险点。具体工作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从自由裁量权、制度缺陷、流程缺陷、职责缺陷和形象影响五方面对风险点进行分析,侧重分析每个岗位在哪些环节上容易滋生腐败,一旦滋生腐败将产生哪种程度的影响;从外部环境、管理权限、岗位时限和自律能力四方面进行分析,侧重于廉政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少、是否进行监督。

第三步:科学区分岗位廉政风险等级。按照岗位廉政风险=岗位履职风险系数×岗位廉政风险概率的方法,对每个岗位的廉洁风险值进行确定,并按照差异化方法进行分类。

打造“三化”风险管理新模式

1.打造常态化风险教育新模式

加强对关键岗位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和廉洁状况的调查和了解,针对不同层面、不同岗位党员干部面临的廉洁风险,分层分岗开展行之有效的主题教育、警示教育、案例教育。引入网站、微信群、宣传栏等多元化的教育宣传工具,开展多种形式的“话廉”活动,形成了常态化风险教育新模式。

2.打造科学化权力运行新模式

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整合相近职能、理顺职能分工,着重解决岗位职责不清、岗位权限界定不准、履行岗位职责缺乏监督制约、失责行为追究不严等问题。对关键岗位的职责、权力进行细化,对权力边界、运行制度进行明晰,强化有限授权,合理配置权力。定期对关键和要害岗位人员进行轮换。积极引入岗位责任制、权力稽核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问责制,紧紧围绕关键岗位权力制定更加严格的工作制度,围绕一个风险点制定一批廉洁风险防范措施,全面建设主体明确、目标突出、界限清晰、具体量化的明晰化廉洁风险责任机制。

3.打造项目化风险考核监控新体系

在廉洁风险防控工作中积极引入项目化管理手段,建立目标明确、内容具体、方法得当、过程受控的项目管理体系。尤其针对项目招投标、物资采购、营销等存在较大廉洁风险的项目和工程,全面落实单独立项、过程跟踪、全流程管理等防控制度,定期组织人员进行研究论证,制定全流程、全方位和可以量化的风险防控措施,对关键岗位人员进行全员、全流程跟踪,定期对岗位职责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切实化解廉洁风险。

構建科学高效的风险防控新体系

1.构建高效廉洁风险预警体系

收集相关风险防控信息,构建具备公司特色的廉洁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按照管辖范围和人员管理权限,对违规违法岗位的相关信息和事实进行登记和记录;针对关键岗位的职责、职务调整或任免,廉洁风险查找情况进行记录。

加强廉洁风险动态情况的分析与比对,针对关键岗位职能特点,综合运用环境风险分析、流程图分析等方法,组织人员对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评估,对风险情况进行量化管理。积极运用内部业务信息平台及时发布信息,引导各关键岗位人员参与评估分析过程。对可能引发腐败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视情节轻重,采取自查自纠、教育提醒、廉洁谈话等方式,寻找问题根源。对潜在风险行为及时预警和纠正,避免轻微问题发展成违纪违法行为。对故意违反落实防控制度,经群众举报和员工反映的,要及时快速地进行处理,主要采取提醒警示、谈话诫勉、考核、效能监察、问责、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等多元化措施,对关键岗位人员的错误和偏差进行及时纠正,确保防范可能的廉洁风险。

2.构建科学廉洁风险管理体系

运用信息化手段和过程管理手段,针对廉洁风险、管理漏洞和机制不规范等问题,全力健全制度,制定规范化、程序化、常态化和科学化制度,将制度融入各关键岗位的工作流程、工作机制。加强对廉洁风险制度措施落实情况的调查研究和跟踪走访,对专业公司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对评估过程进行重构和规范,对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及时进行客观评估。

加强对公司经营和发展、内控制度调整、业务发展、管理流程再造、队伍建设等方面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调整、岗位职责调整、防控措施落实的效果以及惩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及时调整、完善廉洁风险内容、等级,优化更新防控措施,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各种潜在的廉洁风险,确保实现动态监控。

3.构建规范防控考核评估体系

着力健全关键岗位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并组织人员定期对机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评估,综合运用走访、定期自查、专项检查、重点抽查、座谈交流和群众评议等手段,科学运用检查与评议、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有效方法,将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纳入惩防腐败体系建设检查、党风廉洁建设责任制考核之中,与干部年度考核、业绩考核和人员选拔过程相挂钩。对现有的奖惩机制进行优化和改进,对廉洁风险防控成效显著的单位、个人予以表彰。

引入“PDCA”闭环管理手段,按年、季、月对廉洁风险防控考核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通过闭环管理解决问题,在洞察问题的基础上,启动廉洁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下一个循环,明确风险防控重点和目标,进一步完善预防、监控、处置的各项工作措施,推动廉洁风险防范迈向新的台阶。

思考与展望

在以后的工作中,为了使关键岗位的风险监督体系更优化、更完整,还需做进一步的思考与研究:

1.加强信息化监控,提升廉洁风险防控效率

要瞩目当前信息化技术在廉洁防控过程中运用不充分的问题,加强信息化工具在课题研究中的应用,在研究过程中大力引入ERP、销售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打造个性化廉洁风险电子监察防控系统,打造更具针对性的权力行使流程图,确保研究建立在信息化的基础之上,提升研究过程的信息化水准和效率。

2.打造廉潔风险防控示范点,选树优秀标杆

要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实际和研究过程,尝试打造廉洁风险防控示范点,及时选树一批风险防控程序清晰、边界清晰、执行力强和工作绩效突出的先进典型,在公司宣传栏大力宣传示范点和优秀风险防控个人的优秀事迹,用先进典型感染和带动身边的人,从而推动整个公司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编辑:郑宾  393758162@qq.com

猜你喜欢
岗位职责关键岗位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高考考好是关键
人民银行基层支行岗位职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论收银员的岗位职责及提高方法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