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乐民歌看雅俗文化的融合

2020-03-20 10:04
语文建设 2020年2期
关键词:乐府诗乐府音乐性

乐府,是秦汉两代政府机构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集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还可以供统治者观察风土人情,考察政治得失。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汉乐府扎根于民间,“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具有一种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永鑫先生所著的《汉乐府研究》是《古文献研究丛书》中的一部研究汉乐府的专著,由凤凰出版社出版。本书汇集梳理了大量汉乐府文献资料,主要从汉乐府考源、汉乐府的音乐性、汉乐府的分类和编集以及汉乐府的特质四个方面作了系統的研究分析。

第一编分为五章,主要考察了“乐府”这一名词、乐府机构、乐府诗的起源及演变,并详细阐明了这种演变发生的原因。作者在综合前人说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在第五章中对乐府进行了精确的界定。本章有诸多亮点:一是追问乐府的源头,这是寻根究底的思维方式;二是抓住乐府的音乐性这一特点,回溯传说中的原始社会和夏商周时代的乐舞,着重分析了周代乐舞与外族乐舞的交流、周代的采诗制度、《诗经》的音乐性,并寻找它们与后世乐府之间的关系;三是打破人们认为“乐府起源于汉代”的误解,通过分析秦代的经济、社会情况,介绍了秦代设立乐府机构的原因和历史过程;四是详细分析了两汉乐府的建立过程、乐府的具体活动,这在以前的专著中是不多见的。

第二编分为三章,紧紧围绕汉乐府的“音乐性”这一主要特征展开详细讲解。作者将汉乐府定性为“歌舞结合”,进而从音乐专名、谱曲、创制新曲几个方面分析了汉乐府的音乐性。第八章则重点分析了汉代乐府创作中的两种腔调——“秦声”和“楚声”,并分析了产生这个现象的政治原因和文学原因。

第三编分为五章,讲述了汉乐府的分类和编集。在印刷术尚未发明的时代,文学作品创作出来之后,要经过一定的媒介和途径保存才能流传到后世。汉乐府也是如此,因此,汉乐府作品的分类成为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本编以班固《汉书》、蔡邕《礼乐志》、徐陵《玉台新咏》、吴兢《乐府古题要解》、郑樵《通志》和郭茂倩《乐府诗集》等著作为例,主要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汉乐府的分类和编集方法;同时又不完全拘于时间顺序,比如将北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编在了南宋郑樵的《通志》之后。因为作者认为《乐府诗集》的分类最为全面,是乐府诗分类和编集的高峰。

第四编分为三章,主要分析了汉乐府的思想特质和艺术特质,尤其是从语言、形式、叙事技巧、悲音等角度解析了汉乐府的艺术美,并突出了汉乐府的历史地位。作者认为,汉乐府是汉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汉朝人进取自信、学术思想斗争、民族意识增强的写照。也就是说,汉乐府是这个特定时代的产物,非汉代人不能创作出汉乐府。

总之,本书全面地分析了汉乐府的起源、演变、艺术特性、与汉代社会生活的关系,堪称汉乐府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

猜你喜欢
乐府诗乐府音乐性
律动的江南
乐府诗
乐府—清平调之二
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的赏析
汉乐府古辞在唐代的传播
汉武帝立乐府之辨
论吴国伦的乐府诗创作
贴近大众·从古典诗词形式美中吸取营养
汉代乐府咏史诗探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