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务实谋发展 建言献策谱新篇

2020-03-21 05:41
工会博览 2020年4期
关键词:张丽华高技能物业管理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市 “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民代言、尽心履职,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凝聚广泛共识。

应健全完善困难职工长效帮扶机制

面对已经到来的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工会界别心系困难职工,提出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覆盖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体系,由 “输血式”向 “造血式”转化,从源头上斩断导致困难职工贫困的原因,真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在本次政协全会上,工会界向大会提交建议:

由市民政部门牵头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符合北京市实际的一套完整的社会救助体系。结合首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划定救助体系所覆盖的各类困难群体;通过信息资源整合比对,结合各方长期开展的解困帮扶工作基础,进一步精准锁定社会救助对象、形成数据库,动态掌握其致贫致困的具体原因,统筹政府各部门政策资源和社会救助力量,为今后的精准施策、分类施策打好基础;对入库和出库进行全方位动态管理。

突出教育资助和就业帮扶,加大 “造血式”帮扶政策力度。困难家庭子女入托入学资助、未就业职工及家属技能培训和就业安置等加大力度,依靠教育、人保、残联等部门的教育资助、就业帮扶、残疾人救助,帮助困难职工和困难家庭摆脱困境。

对重病、残疾等难以脱困的深度困难职工家庭实施兜底帮扶。通过统筹医疗资源,开展入户送医送药、减免医疗费用、提高自付医疗费报销比例等举措,对因病、因重度残疾导致生活困难的困难群体,进一步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实施常态化兜底帮扶。

发动和引导慈善协会等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助力慈善救助。充分发挥各类慈善组织的作用,通过社会力量共同改善困难群体的生活。

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市政协委员、北京市金融工会主席史利国代表市总工会提出,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北京要在四个方面精准发力。

北京市总工会2018年的专题调研显示,本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33万人,其中高级工及以上高技能人才98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29.4%;高端制造业产业工人队伍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高技能、高素质的特点。同时,制约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难点问题依然存在。

由此,市总工会提出,要在四个方面精准发力:

完善高技能人才保障激励机制。建议积分落户政策增加技术等级的分值权重,保障性住房政策适度打破户籍壁垒,面向非京籍高技能人才;建议市有关部门推动建立完善技能人才专业招聘平台,完善技能人才薪酬激励政策,真正让技能人才引得进、留得下。

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和认定机制。建议制定相关技能等级认定实施方案和细则,积极推进龙头企业进行技能等级自主评价试点,积极培育行业协会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并规范行业评价和企业自主评价的社会认定及相关待遇配套政策措施。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衔接渠道,建立技能类职业资格与职业院校学历贯通培养通道,鼓励技工院校与高职院校合作培养技能人才;构建政府部门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厚植工匠精神文化土壤。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营造 “人人崇尚技能、人人争当工匠”的良好氛围。

从行政方面解决教师职工队伍健康风险问题

市政协工会界别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张丽华将重点放在了重视解决教师职工队伍健康风险问题上。

经过认真细致的调研,张丽华发现,随着教学工作和科研压力的不断增加,北京市教师职工队伍的整体医疗风险、医疗负担一直呈不断增长态势,教师职工队伍整体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

据此,张丽华建议,建立健康促进服务平台,为教师职工建立健康管理档案,利用健康管理系统实现在线咨询、全程跟踪管理等个性化的线上服务,及时跟踪、反馈教师职工的健康状况。同时建议,相关部门从行政方面支持、鼓励全市院校组织教师职工提高、完善健康风险保障,多措并举解决他们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看病难、负担重的难题。

针对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问题,张丽华委员也向大会提交相关提案。 “老旧小区产权归属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多,物业管理跟不上,急需各级政府和各部门重视并予专题研究。”她建议,在政府即将立法出台 “物业管理条例”之时,要针对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出台一揽子解决方案,将问题分类解决。

张丽华呼吁,相关部门尽快出台可操作性的方案,使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逐渐跟上商品房的专业物业管理水平,致力于用几年时间逐渐并轨。

重视职工心理健康 加强精神卫生关怀

“职场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这对广大职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来自工会界别的何丽娟委员十分重视北京职工的心理健康, “在我区某局一次心理测评中,分析显示,246人中,社会适应心理状态良好占比39%,可能存在轻症状占比36%,可能存在中度症状占比11%,可能存在高程度症状占比14%。”由此可见,帮助职工缓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

何丽娟委员认为,好的情绪可以使人身心愉悦,做到事半功倍。她建议,先从行政事业机关做起,通过工作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新型的工作机制,注重人才培养和人文环境建设。开展职工 “EAP职工援助”系列活动,为职工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活动,如举办职场人际关系、情绪调节等方面讲座,提升职工心理健康意识,掌握情绪管理、压力管理、解决职场压力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和抑郁、焦虑等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方法。通过职工心理测评、访谈、增能小组、个案辅导等方式,及时对有心理问题的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各级组织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合力,高度重视关心职工心理健康、提高职工心理素质工作,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行政队伍建设总体规划,贯穿于职工管理服务工作全过程。

猜你喜欢
张丽华高技能物业管理
海棠花
物业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浅谈物业管理业务沟通的重要性
八易其稿为立法:新修《河南省物业管理条例》背后的故事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张丽华死于杨广之手?
加强医院物业管理的探索和实践
浅议高技能人才培养
为科技兴厂培养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