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猪发酵床增设定点排泄区的效果

2020-03-23 10:48刘兰平徐小波王学敏付言峰任守文
畜牧与兽医 2020年3期
关键词:承载量床垫垫料

刘兰平,徐小波,王学敏,付言峰,任守文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江苏 南京 210014;2.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6)

万头猪场每天排污量可达100~150 t。以锯屑、秸秆、稻壳等农副产品为垫料制作的发酵床饲养模式,利用猪的翻拱和人工翻耙,使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粪尿中的有机物被垫料中微生物降解与消化,从而达到粪污零排放,降低有害气体排放的效果[1]。发酵床饲养模式还提高了仔猪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及肉品质,改善了动物福利与猪群健康,减少了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同时在管理上节省了大量的冲洗用水,是一种值得研究与推广的养猪模式[2-4]。

近年来,作为发酵床垫料的锯屑和稻壳等价格一路上扬,致使发酵床饲养的一次性投入成本太高,垫料替代品的研究可使垫料的成本下降[5];育肥中后期猪粪尿量大增,而垫料对粪尿的承载量有限,必须降低饲养密度,才能避免发酵停滞及寄生虫滋生与感染,饲养密度的降低造成了猪舍的利用效率下降,猪舍的使用成本增加[6];近年来,异位发酵床及楼式非常接触式发酵床的提出不仅克服了养殖密度低的问题,还避免了猪与粪便直接接触引起的疫病交叉感染问题[7],但楼式非接触式发酵床猪舍造价高,异位发酵床需要在猪舍外另选地建发酵池与相应设备[8-9]。

本设计通过定点排泄区的设置实现了发酵床高密度饲养而不出现“死床”。

1 材料与方法

1.1 发酵床舍平面布局

发酵床猪舍长40m,宽15m,采用中间走道南北两边双列式猪圈的布局,两边各分成两个发酵床单元,每个单元长20 m。

普通型:普通发酵床舍内部的功能区(标明大小尺寸)平面布局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内部由围栏和墙体划分为发酵床单元,每个单元由垫料区①和休息区③两部分组成,休息区设有料槽④,墙体上设置有饮水器⑤。

改良型:改良型发酵床舍内部的功能区(标明大小尺寸)平面布局示意图如图2所示,与普通发酵床舍相比,在每个发酵床单元结构中增设了一个定点排泄区⑥,即每个发酵床单元由垫料区、休息区和定点排泄区组成。定点排泄区铺设漏粪地板,漏粪地板下面是集粪池,集粪池的深度与垫料厚度一致,为便于粪便清运,采用地上式发酵床设计,粪池的底面与地面相平,同时为节省建造成本将相邻的两个发酵床单元结构中的粪池连通。

1.2 饲养试验分组设计

普通发酵床舍一栋分成2个组,普通1组(A)与普通2组(B),每组包含一南一北2个单元;改良发酵床舍一栋也分成2个组,改良1组(C)与改良2组(D),每组包含一南一北两个单元,各功能区位置与大小见图1与图2。

①发酵床垫料区;②过道;③休息区;④料槽;⑤饮水器;A:普通1组、B:普通2组(图中长度单位:mm)

图1 普通型发酵床平面布局及试验分组设计

①发酵床垫料区;②过道;③休息区;④料槽;⑤饮水器;⑥定点排泄区;C:改良1组、D:改良2组(图中长度单位:mm)

图2 改良型发酵床平面布局及试验分组设计

1.3 垫料铺设

发酵床垫料采用锯屑∶稻壳∶菌糠=3∶3∶4的重量比例混合,普通发酵床垫料铺设厚度60 cm,改良型发酵床垫料铺设厚度为40 cm。每个组各功能区的面积及垫料体积如表1。

表1 每栋试验猪舍内各功能区面积及垫料体积

项目试验分组普通1普通2改良1改良2舍内面积/m2300300300300圈内面积/m2272272272272休息区面积/m248484848定点排泄区面积/m2--99垫料区面积/m2224224215215垫料厚度/m0.60.60.40.4垫料体积/m3134.4134.48686

1.4 试验猪来源

试验猪选自南通富民养猪场杜×大×长或杜×长×大洋三元健康育肥中猪(体重60kg左右)600头,从场内生长育肥中猪区发酵床转群至本试验发酵床单猪舍。

试验猪按平均体重相近的原则分配至普通1组100头、普通2组150头、改良1组150头和改良2组200头,每组试验猪占圈舍床面积如表2。

表2 饲养头数与占圈床面积

统计项目试验分组普通1普通2改良1改良2饲养头数/头)100150150200占舍面积/(m2·头-1)3.002.002.001.50占圈面积/(m2·头-1)2.721.811.811.36占床面积/(m2·头-1)2.241.491.431.08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位垫料采对粪尿的承载量设计

经过大量监控视频资料统计显示,改良发酵床舍在定点排泄区的排粪尿量分别占76%和71%;按每头60~100kg的育肥猪,日均产粪量2.5kg,产尿量4kg计算[10],单位发酵床垫料设计的粪尿日承载量如表3。其中,普通1组和普通2组每平方米的粪尿设计承载量明显高于改良1组和改良2组。

表3 单位垫料粪尿承载量

统计项目试验分组普通1普通2改良1改良2日产粪量/kg250375375500日产尿量/kg400600600800粪承载量/(kg·m-2)1.121.670.420.56尿承载量/(kg·m-2)1.792.680.811.08粪承载量/(kg·m-3)1.862.791.051.40尿承载量/(kg·m-3)2.984.462.022.70

2.2 垫料对粪尿的适宜承载量

对各试验组垫料的湿度进行定期跟踪监测,并对有无死床情况、死床程度及寄生虫卵进行检查,试验结束时每组随机抽取10头进行屠宰,检查肠道成虫感染情况及花斑肝出现情况进行检查,结果如表4所示,普通1组和普通2组垫料平均湿度较大,均有不同程度的死床和寄生虫卵检出,屠宰后均发现不同比例的成虫感染和花斑肝,且普通2组因饲养密度较高,死床严重,寄生虫感染程度显著高于普通1 组。说明普通1组和普通2组的发酵床内的粪尿量已轻度或严重超过其垫料的承载能力。从本实验结果判断,锯屑、稻壳和菌糠复合型垫料对粪的适宜承载量为1.40~1.86 kg/m3,对尿的适宜承载量为2.70~2.98 kg/m3。

表4 垫料形态与寄生虫感染情况

观测项目试验分组普通1普通2改良1改良2垫料湿度/%55~6568~7640~4545~52死床轻度严重无无寄生虫卵有多未见未见肠道成虫感染2/109/10未见未见花斑肝1/106/10未见未见

2.3 垫料投入量与垫料成本

垫料容重平均按400 kg/m3,价格平均按400元/t计算。普通1组、普通2组、改良1和改良2组每头猪一次性垫料投入成本分别为:215.0元、143.4元、91.7元和68.8元,改良1组是普通1 组和普通2 组的42.7%和64.0%,改良2组是普通1组和普通2组的32.0%和48%;饲养过程中头均垫料添加成本依次分别为43.0元、43.0元、4.6元和6.9元,改良1组是普通1 组和普通2 组的42.7%和64.0%,改良2组是普通1组和普通2组的32.0%和48%。

表5 垫料投入量与成本比较

统计项目试验分组普通1普通2改良1改良2垫料体积/m3134.4134.48686新床一次性垫料投入量/t53.7653.7634.434.4头均一次性垫料投入量/kg537.6358.4229.3172.0头均一次性垫料投入成本 /元215.0143.491.768.8每批猪垫料添加量/t10.7516.131.723.44头均垫料添加量/kg107.5107.511.517.2头均垫料添加成本/元43.043.04.66.9

2.4 试验猪的增重效果

试验猪在粗蛋白17.8%,消化能13.51 MJ/kg的条件下经过56 d的育肥比较,增重与料重比结果如表6,改良1组增重最快,普通2组增重最慢,且表现为普通1组高于普通2组,改良1组高于改良2组,改良1组增重分别高于普通1组和普通2组18.1%和34.9%,改良2组的增重分别高于普通1组和普通2 组10.2%和25.9%;而料重比表现则正好相反,改良1组最低,普通2组最高,说明改良1组的饲料利用率最高。

表6 试验猪增重比较

测定项目试验分组普通1普通2改良1改良2始重/kg61.362.161.761.2终重/kg100.696.5108.1104.5增重/kg39.334.446.443.3平均日增重/g701.8614.3828.6773.2料重比3.013.172.712.86

3 讨论与结论

在普通发酵床的饲养过程中,由于猪育肥后期粪尿排泄量会迅速增加,必须降低饲养密度才能保证单位面积的发酵床垫料及时降解和消化其所承载的猪粪尿量,否则便会造成发酵停滞,会导致死床、寄生虫的滋生与感染[11]。垫料对粪尿的可降解与消化的限度(最大承载量)受垫料的种类、季节、发酵菌种以及垫料管理等因素的影响。本试验结果表明,锯屑、稻壳和菌糠复合型垫料对猪粪的适宜承载量为1.40~1.86 kg/m3,对尿的承载量为2.70~2.98 kg/m3,垫料铺设厚度为60 cm的普通发酵床,在每头猪的最低占床面积为2.24 m2,占圈面积为2.72 m2(为目前集约化水泥地面饲养1.2~1.5 m2的1倍左右)时已出现轻度死床;而垫料铺设厚度为40 cm的改良发酵床,每头猪的占床面积为1.08 m2,占圈面积为1.36 m2(与目前集约化水泥地面饲养1.2~1.5 m2相当)时,仍未出现死床现象。

普通发酵床一次性垫料投入成本较高,如采用常规锯屑+稻壳垫料,60 cm厚度的发酵床,每平米的垫料成本达100元以上,采用菌糠等部分替代后也在70元以上。本试验中改良型发酵床单位面积及每头猪的一次性垫料投入量分别为普通发酵床的2/3和32%~64%,饲养过程中每头需添加的垫料量仅为普通发酵床的10.7%~16.0%,大大节省了一次性垫料投入成本和饲养过程中的垫料添加费用。

改良型发酵床饲养的猪增重显著高于普通发酵床,其中改良2组增重提高10.2%~25.9%,改良1组提高18.1%~34.9%。此外,改良发酵床舍为猪群提供了更为清洁的拱翻和活动场地,提高了动物福利,垫料中未检出寄生虫卵,肠道中也未见成虫感染,从而消除了“垃圾猪”的争议,有利于发酵床饲养模式的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承载量床垫垫料
国家公园游憩承载量之评估模式
雾灵山森林公园游客空间承载力研究
鸡舍垫料管理技术
九华山风景区最大承载量测算研究
睡不着
不同甲醛释放量人造板的室内承载量分析
跟踪导练(四)6
新床垫的膜睡前宜撕掉
肉鸡养殖中的垫料管理
鸡场垫料的选择及使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