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被世界温柔以待

2020-03-23 06:08朱继文
教育家 2020年7期
关键词:敬畏共同体口罩

朱继文

2020年,当期盼已久的农历新年即将来到,我们做好了一切准备去享受假日、享受生活,然而一切戛然而止。是谁,有这样强大的力量让众人在同一时间改变了自己的计划和行程?它就是新型冠状病毒。

人类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在自然面前,我们依然是个蹒跚学步的婴儿,这个世界还有太多未知。作为教师的自己又真正懂得多少呢?我们的教育仅仅停留在教孩子如何自我保护就够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大自然和大社会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疫情面前,人人都要接受自然的教育,走进社会的课堂。做一个深度学习者和深度思考者,才能教孩子学会生存这个人生课题。

当我们思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快速传播时,或许能获得一些启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的发展,我们必须要有前瞻性的教育才能让孩子具备与世界和平共生的能力。

作为人类要有共同体的意识,这个共同体是人与人之间的共同体,更是人与自然的共同体,是生命共同体。大自然是一个整体,而人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的教育应立足如何教育儿童用智慧去造福社会、造福自然、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而不是无限的索取和占有。

敬畏之心。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早已经用蝴蝶效应告诫我们,自认为强大的人类在大自然这个巨人面前是如此的渺小。因此,不要轻视一草一木,不要轻视一条小虫、一只蚂蚁……它和我们同享一个地球,和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种存在都有其必然的理由,必须心存敬畏,否则无知不但会伤害自己,更会殃及他人。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敬畏之心,一粒粮食、一滴水、一只小鸟,世间所有都值得我们尊重。如果通过我们的教育,孩子们从小就心怀感恩、懂得敬畏,长大后就不会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不会为满足口腹之欲,而将可爱的动物变成桌上美食;更不会让高档裘皮和名牌奢侈品成为炫耀的资本。

物质富足,精神也应该同样进步。当下成人世界既不懂敬又不懂畏的现象比比皆是。孩子稍有一点委屈,家长立刻站出来无视一切怒吼“谁敢惹我,我和他没完”。公路上的小小剐蹭立刻引得一些人恶语相加甚至大打出手,仿佛他就是世界的主宰,唯有我负世界,不准世界负我。试想我们对人都如此不敬,对待动物、植物甚至是空气、阳光、溪水、岩石这些不言不语的伙伴,是否就更谈不上心存敬意了呢?这些在成人世界上演的一幕幕都是真实的课堂,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知不觉便成长为与其所见的一模一样的人了。当疫情来临时,年幼的宝贝问:“爸爸,我们为什么不能出去玩?”那个永远不怕的爸爸是否在心里也会说一句:“爸爸害怕宝贝被传染啊!”

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敬畏是人生的智慧,更是做人的行为准则。敬畏自然,必会得到自然的护佑;敬畏生命,必会获得生命的尊重。保持谦卑、怜悯和善意,心存敬畏就是保护自己的最好途径。

节制之力。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过:“动物如果需要某样东西,它知道自己需要的程度和数量,而人类则不然。”随着生活的安逸,人们的欲望也无限扩张,这种趋势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的孩子。吃惯了鸡鸭鱼肉还要尝尝珍禽异兽,追求豪华、刺激成了时尚的代名词。无论是温室效应还是雾霾,再到这次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可以说都是人们没有节制招致的恶果。

我们的教育要开始关注“适度”,让孩子们拥有节制之力。在一日生活中,让孩子们知道,玩具够玩就好了;好吃的东西,吃一些就够了;有些东西自己再喜欢,也不能都据为己有……具有了节制意识的孩子,必然懂得分享,也自然能学会放弃和自律。懂得节制的孩子具有更加理性的思维,让孩子真正认识“自己”、成为“自己”、理解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责任之重。曾几何时,责任仿佛成了“光荣”的代名词。某某工作者具有责任心,某某非常具有责任感。然而,责任不应该是我们每个人都具备的一项基本素养吗?培养责任感,要从儿童开始。

疫情来临,八十多岁的钟南山院士不惧危险深入疫区;成百上千的医护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奉上請愿书,战斗在抗疫一线;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人们在危难的时刻,默默无闻地尽着自己的一份力,这些不都是责任使然吗?

孩童尚小,我们早早在他们心中埋下责任的种子,伴随着日月的洗礼,责任心的果实会越结越多、越长越大,让世人分享到果实的芳香。反之,如果没有根植种子,即使人到两鬓斑白心中也不会有责任二字。在生活中我们要引导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既要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带来哪些后果,更要明白自己的行为会给他人带来哪些影响。疫情使我们每个人出行时都要戴上口罩,当孩子好奇地问:“妈妈,我不要戴口罩,为什么要戴口罩呢?”我们可以心安并郑重地告诉宝贝:“戴口罩,一方面我们可以避免被病菌感染,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避免把病菌传染给别人,这样对大家都好。”

责任是心中有小我,更有他人的美德;是一种为别人着想的态度。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面对每一件小事、每一个行为,都能用这样的方法引导孩子思考自己、想到他人,责任会随着孩子成长起来,小宝贝也必将成为国家栋梁。

当灾难来临,不逃避。让教训成为经验,才不虚此行。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作为成人,我们给孩子最好的保护,不仅是教他们如何保护自己,更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他们如何去善待世界。这样的孩子,才会被整个世界温柔以待。

(作者系北京市丰台区第一幼儿园园长)

猜你喜欢
敬畏共同体口罩
爱的共同体
学习三个敬畏,践行当代民航精神
戴口罩
戴口罩的苦与乐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雾霾口罩
敬畏历史 守护良知
缺失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