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可持续发展 迈向交通强国

2020-03-23 06:06李艳芳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强国交通绿色

李艳芳

2008年京津高铁开通运营,我国铁路开始迈入高铁时代。

2013年10月,墨脱公路正式通车,我国告别“最后一个不通公路县”。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一桥越沧海,天堑变通途,铸起一座人类工程建设史上的丰碑。

2019年3月2日,国内首条中欧班列(郑州)跨境电商“菜鸟号”出口专线正式开通,中欧之间跨境电商发展迎来新机遇。

……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快速发展,连接城乡、联通国际,交通网四通八达,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和生产运输需求,质量和服务不断提升,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不仅如此,我国交通建设自身也在积极拥抱可持续发展,迎接可持续发展的新机遇。

主动拥抱可持续交通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我国交通运输面貌较为落后。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领域,在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总体而言,交通运输供给滞后于需求增长,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改革开放后,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迈入快车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极大缓解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不断升级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

“十一五”以来,交通运输行业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国也由“交通大国”逐步向“交通强国”迈进。在这一时期,我国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支持可持续交通建设的相关政策越来越清晰。

从政策演进看我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交通运输是国家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三大重点领域之一。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同时,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由此,我国可持续交通建设从倡导绿色循环低碳到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再到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由点到面,逐步推进。

突破口:倡导绿色循环低碳的交通运输体系

为大力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2013年5月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交通运输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新理念,以加快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着力点,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节能环保运输装备应用、集约高效运输组织体系建设、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建设、行业监管能力提升,建设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毫无疑问,绿色循环低碳是可持续交通的重要特征。

对接点: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2016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总部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提出了中国全面落实国别方案中交通运输领域的各项目标,以推动交通运输实现更安全、更经济、更便捷和可持续发展。我国可持续交通建设贯穿于这一国别方案的消除饥饿、增进人类福祉、可持续基础设施与城市等相关目标中。

扩展面:深入对接国家重大战略

2017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是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并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规划相衔接而制定的规划。规划指出,要着力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加强运输服务一体衔接、提高运营管理智能水平、推行绿色安全发展模式,加快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部分地区和领域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

同年4月,交通运输部印发《推进交通运輸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从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污染综合防治、推进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强化生态文明综合治理能力四个方面提出了推进交通运输生态文明建设的15项重点任务。这是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交通转型、促进可持续交通建设的重要举措。

新征程:开启“交通强国”建设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交通强国”。在新的战略规划指引下,可持续交通建设也迎来大发展。

绿色交通是交通强国的重要特征和内在要求。2017年11月,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意见》提出,着力实施交通运输结构优化、组织创新、绿色出行、资源集约、装备升级、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七大工程,加快构建绿色发展制度标准、科技创新和监督管理等三大体系。这一意见从顶层设计入手,绘就了绿色交通未来发展蓝图。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指出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并提出到2035年实现基础设施规模质量、技术装备、科技创新能力、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交通安全水平、治理能力、文明程度、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设世界交通强国,势必对可持续交通建设提出新要求。

在以上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可持续交通建设的画卷徐徐展开。

从交通巨变看贡献可持续发展的成效

当前,我国交通建设统筹铁路、公路、民航、邮政多种运输方式,涵盖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服务、安全保障、信息化、绿色交通等领域,使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优势和自身特点充分发挥,实现无缝衔接、一体化链接,实现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及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朝着交通强国方向迈进。

我国交通建设的蓬勃发展即是有力印证与缩影:新中国成立70年来,铁路营业总里程13.2万公里,高铁通车里程2.9万公里,高速公路14.3万公里,高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均居世界第一,民用航空颁证机场235个,定期航班的总条数达4945条,2018年全国客运量179亿人次,是1949年的131倍……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不断优化、运输结构渐趋合理、交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逐步提高。

我国交通建设在坚持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为生产生活中诸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赋能。作为重要的服务性行业,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迈向普惠均等,助力脱贫攻坚;践行绿色低碳战略,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服务国家能源转型,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借助科技力量,让交通运输和服务更加智能、高效,不断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切实改善民生、增进人类福祉。

从没有路到有路,从低等级路到高速路,从走不出去到走得了、走得好、走得快,交通巨变铺开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康庄大道。

交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交通运输仍处于大建设大发展阶段,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人口压力、交通安全管理等多重压力。

交通运输对化石能源依赖性依然很强。我国除了铁路电力机车是使用电力资源之外,汽车、航空、水运等基本依靠化石能源,交通运输业石油消耗量占全国石油消耗总量的比重逐年攀升。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使得其稀缺性问题表现突出,对化石能源的深度依赖将带来国家安全、对外关系及气候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挑战。从交通运输行业实际情况看,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等刚性约束也在持续增强。如何有效推进绿色交通建设,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交通运输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是我国交通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直面的挑战。

交通运输造成的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目前,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是全世界面临的难题,也是关注度极高的可持续发展议题。其中,交通运输排放的废气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也是造成温室效应、带来城市雾霾、加剧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此外,汽车尾气、噪声等环境污染对公路沿线地区的居民、动植物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何在发展中降低环境污染是我国交通运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交通运输安全问题依然严峻。安全是交通运输行业永恒的主题,也是推进交通运输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30年来,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呈爆炸式增长,无论是民用汽车保有量还是机动车驾驶员的数量都在快速增长。尽管近年来我国的交通事故及由此造成的死亡人数有所下降,但交通安全问题依然严峻。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发生交通事故超过24万起,死亡人数超过6.3万人,造成直接财产损失超过13亿元。加强道路安全管理依然是当下不可回避的交通可持续发展重要挑战。

高效出行与绿色出行的矛盾依然突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带来了人们的出行需求大幅增长。历经70年的建设,中国交通运输的规模和体量发生了数量级的变化,人们在交通运输领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已经发生转变:不仅要“走得了”,还要“走得好、走得快”;不仅要高效、舒适,还要节能、低碳、环保。如何通过智慧交通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效出行与绿色出行需求,也是当下我国交通可持续发展必须迎接的挑战。

我国交通迎来可持续发展新起点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加快交通强国建设的紧要之年,恰逢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在中国召开,意义非凡,即将迎来中国交通可持续全面发展的新起点。

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建设交通强国

交通运输事业是兴国之利器、利国之基石、强国之先导。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要求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

可持续交通旨在减轻交通帶来的负面影响,并以“安全的、可负担、可获得、有效的和韧性的方式,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造福当今和未来的几代人”。可以说,可持续交通的基本内涵和目标与交通强国战略目标契合。

同时,我国的交通运输业一直处于不断蓬勃发展的状态中,现代交通运输业正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另一方面,因交通拥堵、伤亡事故等增加了间接社会成本,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对资源、环境等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使交通运输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资源环境容量相适应,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体系。由此,可持续交通是交通强国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实现交通强国建设目标的必要路径。

以可持续交通大会为契机推动全球可持续交通建设

发展可持续交通,既是世界趋势,也是中国趋势。可持续交通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与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多项目标直接相关。

今年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将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将以“可持续的交通,可持续的发展”为主题,聚焦全球经济增长、第四次产业革命、促进互联互通、应对气候变化等议题,邀请相关代表共商实现全球可持续交通目标的机会、挑战和解决方案,为可持续交通事业指明发展方向,推动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正如联合国副秘书长刘振民所言,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为中方与各国分享可持续交通发展成就和经验提供了机遇。以此为契机,可持续交通议题将从联合国层面走进中国政府、行业、企业和个人出行的层面,也将从中国政府规划层面走向广泛实践层面,成为中国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方向,成为中国参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抓手。

总而言之,可持续发展是破解当前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是发展的最大公约数,而可持续交通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项。我们相信,中国必定能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传播和践行可持续交通理念,从各个方面推动交通实践落地,并在国际舞台上做好示范引领,推动交通强国建设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强国交通绿色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科技兴邦 创新强国
70年强国梦圆 70面行业旗帜
秦晋争霸
追踪绿色的秘密
图说交通
发达交通之磁悬浮列车
再造绿色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