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目标搜索的无人机协同轨迹智能规划

2020-03-24 03:49寇丽君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20年11期
关键词:坐标系次数蚂蚁

寇丽君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0 引言

1 设计方法

1.1 无人机动力学模型构造

以双坐标系为量化基准,构造无人机动力学模型时特做以下假设:将无人机视为对称且形状均匀的刚体;在较小风速的情况下无人机悬停或低速飞行时,忽略近地效应。

构造双坐标系的步骤如下:

(1)将无人机机身坐标系记为O -XYZ。其中O为坐标原点位于机身重心处,X轴与Y轴均从重心指向无人机电机,而Z轴则与地面垂直且向上,形成右手坐标系,能够描述姿态信息。

(2)惯性坐标系记为o-xyz,将o这一原点置于地面,x轴与y轴互相垂直并且与地面平行,东方向定义为x轴正向。z轴向上与地面垂直,符合直角右手正交系,能够描述无人机与地面相对的空间位置。

无人机的运动形式分为绕轴转动与沿轴平动。通过4 个变化状态量进行表示。(x,y,z)T表示位置坐标;(vx,vy,vz)T表示沿轴速度;(φ,θ,Φ)T表示绕轴姿态;(p,q,r)T表示绕轴角速度。

其中,T代表状态阈值;x、y、z分别代表惯性坐标系中,无人机的轴向位置信息;vx、vy、vz分别代表3 个轴向的沿轴速度;φ、θ、Φ分别代表3 个轴向的绕轴姿态;p、q、r分别代表3 个轴向的绕轴角速度。

根据以上状态变量构造无人机动力学模型,如下式所示: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在古诗文教学中除了从诗词句的诵读与理解中让学生受到感染熏陶,还可以结合课文插图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审美情趣。例如在教学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时,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并与学生探讨:你觉得图画美吗?美在哪里?一般学生都能道出花美、景美、动静结合等。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感受画面表现的生活美、人情美。继续看图探讨:诗人置身于繁花似锦、蝶舞莺啼的美好春景中,你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这时,学生就能感受到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美好春景的热爱。这样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提高审美情趣。

1.2 初始路径规划

根据构造的无人机动力学模型,通过蚁群算法规划无人机运行的初始路径。具体步骤如下:

(1)对相关参数进行初始化。其中包括总蚂蚁数M、迭代总次数D、信息素数量权重系数、启发式信息权重系数等。设置当前迭代次数为1。

(2)对应M只蚂蚁,构建M个禁忌表,并将节点禁忌链表初始化为空。

(3)若当前迭代次数≤迭代总次数D,则使当前迭代次数为1,并转到下一步骤;若当前迭代次数>迭代总次数D,使当前迭代次数为1,并转到第(7)步骤。

(4)将各蚂蚁起始点放入相应的节点禁忌链表中,将加入表中的节点视为当前节点。

(5)若各蚂蚁当前节点不是目标点,则对各可行节点的对应转移概率进行计算,并通过轮盘赌法对下一节点j进行选取。将其加入各自的节点禁忌链表内,使其成为当前节点。当全部蚂蚁都找到其目标点,则转到下一步骤;当无可行解,且不是当前节点,则跳转至第(7)步骤,否则当前迭代次数加一,并在本步骤循环运行。

(6)对当前代数是否为总次数与迭代周期数的比值的倍数进行确定。不为其倍数,则对全局信息素进行更新;否则对信息素进行更新,清空各蚂蚁的节点禁忌链表,转至第(3)步骤。

(7)对无可行解时的末尾路径进行记录,对该条路径的对应惩罚因子进行增加,并对其启发式因子进行修改,使目前迭代次数加一,跳转至第(4)步骤。

1.3 协同轨迹智能规划

基于多目标搜索,通过蚁群算法实现无人机协同轨迹智能规划。具体规划流程如下:

(1)构建二维维诺图。图中包含N个威胁源,以及S组无人机终止点与起始点的对应坐标对。

(2)通过蚁群算法针对S个无人机实施最短路径搜索,获取初始路径S组。

(3)对获取路径实施平滑处理,获取其对应路径平滑初始区间。

(4)设定置信度,对路径平滑初始区间是否存在交集进行判断。若存在交集,转向步骤(5);否则,判断区间距离是否大于置信度。若大于置信度,则无法进行协同轨迹智能规划;小于置信度,转向步骤(6)继续执行。

(5)将交集里的中间值当做公共路径长度,计算其与初始路径S的距离,转向步骤(7)。

(6)针对平滑长度区间,选择上限最小的区间与上限最大的区间,计算其路径的平滑长度。其余区间,则将其中心作为路径的平滑长度。之后计算路径原始长度与路径平滑长度的距离。

(7)各条路径获取一个总体平滑因子值,对上面的各点实施各角度的路径平滑操作。

(8)完成操作后,实现无人机协同轨迹智能规划,结束算法。

2 实验研究

2.1 实验设计

实验中选用5 台无人机,通过本文方法和二种传统方法对其规划。实验中设置威胁源为9 个,给定二维平面中的起始点与目标点,要求实验无人机从同一基地出发,并同时到达实验中设置的目标点。获取起始点与目标点的距离为5 000 m~5 500 m 的飞行耗时数据,作为实验数据而进行对比分析。

2.2 结果分析

在起始点与目标点的距离为5 000m~5 500 m,本文方法与原有的二种方法飞行耗时实验对比数据见表1。

根据表1 数据可知,在起始点与目标点距离为5 000 m~5 500 m,本文提出方法的飞行耗时低于原有二种方法。

3 结束语

基于多目标搜索的无人机协同轨迹智能规划方法,实现了特定距离内飞行耗时的降低,对于无人机任务的协同执行有很大意义。

猜你喜欢
坐标系次数蚂蚁
独立坐标系椭球变换与坐标换算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最后才吃梨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坐标系背后的故事
三角函数的坐标系模型
求坐标系内三角形的面积
我们会“隐身”让蚂蚁来保护自己
蚂蚁
蚂蚁找吃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