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课中学备课

2020-03-25 04:07林子琪
课外语文·上 2020年3期
关键词:一课一得了解学生教学方法

【摘要】一堂好课的标准不在于这堂课的内容有多丰富,而在于学生到底学得了多少知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将知识以最有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就是备好一节课,备好一节课的基础在于了解学生,分析文本,设计最佳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一课一得”。

【关键词】了解学生;分析文本;教学方法;一课一得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7-0039-01

【本文著录格式】林子琪.从上课中学备课[J].课外语文,2020,19(07):39,41.

我从教也有一段时间了,从刚开始对教书的一无所知,到现在越教越有成就感,这一切似乎是时间的功劳。时间教会我沉着应对每一堂课,教会我在生活中读懂学生,更教会我在教学中总结经验,从上课中学会备课。

通常的备课,大多数是从教学参考用书入手,看课文的类型,看别人给的教法,很少有老师真正从每一堂课收集学生的反馈。我们所掌握的学情大多来自书本,或是依照课标,将学生的学习情况默认为普遍情况进行教学。但是,这样真的能备好一节课吗?

看着学生每天云里雾里,看着市场上让人眼花缭乱的教学参考书,我不禁在想:如果所有老师按照同一本书来讲,那课堂岂不是很无聊?况且不同的学生,学习情况也千差万别,怎么就能保证市场上的教学案例能满足自己班的教学呢?于是,我开始了新的备课旅程,备课不再只是“讲”教参,更多的是备学生,备教法。

一、备不同的学生

把学生备进课堂才能上好一节课。我们经常说,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但当真正上起课来,老师好像不敢放手让学生主导课堂,最后导致整堂课是老师牵着学生走,学生看似在课堂上回答了问题,但他们只是参与者,并没有成为课堂的“主人”,而这,恰恰与我们老师的备课有关。

每一次赛课前的试讲对我来说都是收集学生问题最好的机会。哪怕试讲中问题频出,课程内容需要反复修改,我也欣然接受,并乐在其中。因为只有这样,我才会对最后一次在自己班的讲课充满信心。我了解我的孩子,我清楚地知道,哪些孩子能回答我提出的复杂问题,哪些孩子可以回答简单且答案明了的问题,可以说,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是我备课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正因如此,赛课前,每次试讲完我会根据当天的学情修改教案,我将课堂上学生的疑惑,或是学生难以回答的问题再做调整。虽说我对自己班的孩子很有信心,但其他孩子出现的问题也难保不会出现在自己的班上,所以,每一个试讲的班级,每一位听课的学生都是我备课参考的对象。将其他孩子会出现的问题与自己班孩子的特点相结合,即使课上有很奇怪的问题,我也能有准备地作答,不至于课上陷入提问的尴尬境地。

以我执教的统编版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这篇课文为例,文中对“仙桃石”的描述用了“落”这个字。这个字看似平常,但在第二次试讲中我却发现了它的奥秘——什么东西才能用“落”这个字?学生给我的答案是“树叶”“雪花”等比较轻的东西。在之前的备课中,我本想自己解释“落”,让学生读出石头落下时那种轻如小鸟的感觉。但在课上我发现,如果不说清楚这个字的意思,孩子很难融入情境,更别说按照我理想中的读法将它诠释出来。于是就有了刚刚那个问题,以及孩子对问题的回答。讲到这里,仙石与普通石头的对比就显而易见了,从用词上就有了体现,而这也更加说明这块桃子似的大石头仿佛是天上飞下来的一个仙桃,稳稳地落在山顶的石盘上。因为在试讲中有了思考,让我更加缜密地去审视自己提出的每个问题,并对应自己班孩子的情况,开始思考孩子会有的答案,以及自己对答的语句。

同样是《黄山奇石》这篇课文,文章需要孩子体会黄山奇石“奇”在哪里,按照备课要求我们知道,无非是名字奇、样子奇、动作奇。可是如何让学生感受这种奇特,必须依靠老师的有效引导。大多数时候,老师不敢放手让学生探索的原因就是不信任孩子的能力,担心答案出不来,但是,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从心底里相信孩子有这个能力,尝试着让孩子去探索答案。就像我的学生,他们从《黄山奇石》这篇课文的2至5自然段中找到了共同点——比喻句和动词的运用,而这一发现串起了我整节课的线索。

一堂好课,老师就像那向上生长的树木,把握知识的方向,学生就像四散生长的枝叶,丰富知识的内涵。师生共长,不仅让知识变得生动,也让学习更加快乐。

二、备不同的文体

根据不同的文体,把教法备进去便能上一堂好课。除了备学生,不同文体的课文也存在不同的教法。作为老师,不能一味地将课堂上学生的提问作为老师授课的线索,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要当好这个引路人,首先要引导学生朝着教学目标需要的方向去思考什么是自己要学的知识。这也就需要每个老师在备课前自问:这节课我要让学生学到什么?以此,根据文本特点,结合学生特点设计特定的教学方法。

以之前我所执教的苏教版五年级下《谈礼貌》这篇课文为例。这是一篇集合了三个故事的议论文,平时的课堂就是让学生明白议论文的论点和论据是什么。但这一节课,我想让学生学会的是怎么用论据来清楚地诠释一个论点。于是,我引导孩子关注这篇课文的中心句: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仔细读课文会发现,围绕中心句选的这三个故事是从古代到今天的,甚至是从英雄、普通人到国家领袖的三个故事,非常有针对性。分析故事时讲求有扶有放,三个故事有相同的结构,讲完第一个故事后,其实也教会了学生分析故事的方法,于是,在后面的两个故事中,老师只是提出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自由探究,得出结论。这样的教法既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更将课堂还给了学生。

统编版一年级上册的《乌鸦喝水》是一篇寓言故事,如何让一年级的孩子在理解故事内容的情况下懂得道理,需要老师做好教学设计。我采用了語文与科学实验整合的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激情,最重要的是,小组合作完成实验的同时,能让孩子通过做实验探究读好文本的方法,这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无疑是一种新的突破,而课程确实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孩子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也因这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从此爱上了寓言故事,这不就是语文教学的目的吗?

灵活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学到自己想学的知识,也让学生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得到想要的答案。在这节课的结尾,为了测试孩子的学习情况,我给了他们一篇“杂乱无序”的议论文,让他们根据这节课所学的方法删除其中不合适的段落,增补更切论点的故事。可以说,每个学生乐在其中,因为他们成功地掌握了议论文的书写方法,就连最后的回答也变得更有自信了。

三、在反思中成长

有时老师总抱怨,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学困生,但我们是否静下心来思考过,这些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是什么。其实,在日常备课中,这一部分学生很容易被忽略,因为要照顾大多数学生学习的进度,老师经常将备课起点定得过高,这就导致班上的学困生逐渐增加。如果我们在每一次备课前能仔细考虑每个孩子的情况,认真分析每篇课文的特点,很多课文真的不需要讲得很难,编者的初衷也不是要难倒所有人,而是希望每一个孩子能从中学到知识。

所以,我们在日常备课中,首先得问自己:“这篇课文要传达的到底是什么?我这样上是不是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只有每一次备课都源于学生,忠于课本,我们才能上好每一堂课。

猜你喜欢
一课一得了解学生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波三折磨课记
关于写作教学课的几点思考
浅析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工作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取舍有道,凸显有效
浅谈在单位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