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及其刑事政策分析

2020-03-25 09:44李志愿
法制与社会 2020年5期
关键词:刑事政策未成年人犯罪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犯罪 刑事政策

作者简介:李志愿,四川省自贡市公安局自流井公安分局民警,四级警长,研究方向:刑事侦查。

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2.143

现在未成年人犯罪在国际范围内已经较为普遍,会给未成年人所在的家庭带来极大的伤害,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和和谐,成为国际上一个危害极大的社会问题,有专家把未成年人犯罪列为国际三大公害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快速提高,由于未成年人的思想较为天真、单纯,分辨是非和抵御外界复杂环境因素影响的能力还不够,以至于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既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因此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要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既要起到教训和惩罚犯罪的未成年人的作用,也要做到人性化的保护犯罪的未成年人的作用。

一、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

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越来越严重,未成年人犯罪的行为也在逐渐变为成年化,同时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龄也越来越小了。在现存的未成年人犯罪中,存在未成年人聚众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犯罪行为的现象。

(一) 犯罪行为逐渐成人化

未成年人犯罪的犯罪方式逐渐成人化,罪犯的作案方法也越来越凶狠。未成年人犯罪中,有一部分原因是未成年人不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还有另一部分原因是家庭教育的缺失。随着高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信息的快速发展,现代的网络、媒体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未成年人在进行犯罪时所采用的很多方法有很多都是从媒体、网络上学习而来,并应用到犯罪实际中进行操作。这样的环境影响下使得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年龄不大,但作案手法很成熟,而且作案过程非常凶狠,性质也很恶劣,给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带来很坏的影响的未成年人犯罪行为。

(二) 犯罪年龄日趋低龄化

我国未成年人罪犯的年龄也越来越小,根据有关材料记录显示出,我国自90年代来,未成年人实行违法犯罪行为的年龄明显的变小了,特别是14周岁以下犯罪的未成年人逐年在增多,有的甚至于8、9岁就有违法的行为,做一些偷偷摸摸的小案件,到12、13岁的时候,胆量越来越大了,就开始干违法的大案件。

(三)犯罪形式团体化

现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以团体的形式进行违法活动,未成年人团伙犯罪基本上有两种情况,其中一种情况是成年人罪犯领导,并组织未成年人一起干一些违法犯罪的活动,另一种情况就是未成年人自己组织成一个团体来进行违法犯罪的活动,未成年人毕竟年龄较小,还是有些胆怯害怕,他们认为大家一起可以相互依靠,相互支持,因此现在有很多未成年人都是以组团的形式来进行犯罪的行为。

二、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

未成年人犯罪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有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有的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还有很大一部分未成年人受学校及社会环境的影响。

(一)主观因素影响

我国有一部分未成年人犯罪是受自身因素的影响,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增长,有一部分未成年人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由于未成年人年龄较小,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比较差,社会经验也欠缺,容易被人利用,还有一部分未成年人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容易冲动产生犯罪的行为。

(二)客观因素影响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还有很大一部分未成年人是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例如来自家庭环境的影响,来自学校环境的影响以及来自社会环境的影响等等。

首先是来自于家庭的影响,家庭是未成年人生活及生长的地方,家庭成员的综合素养以及家庭环境的氛围,将对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未成年人犯罪也有的是因为受到学校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影响,现在有些学校过度关注学生的文化成绩和学生的升学率,进而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这样学生就容易产生抵抗、排斥情绪,从而出现各种身心健康方面的问题,还有一方面就是学校没有设立专门有关法制教育的课程,也没有专业的法律教育老师,学校在法律教育上的缺失,严重的影响了学生,使得学生的法律观念较为淡薄。近几年来,信息传媒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的普及,有一些来自电视、杂志、网络直播平台等等大众传媒中的信息充满负能量,这会给未成年人造成身体及心理的不好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对未成年人造成较坏的影响,从而增加了未成年人犯罪的比例。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的实体法层面分析

我国的法律法规政策对未成年人罪犯还是有比较人性化的保护作用,法律的条款及规定也比较细致,对未成年人犯罪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有明确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罪犯都依据从轻责罚的原则,排除了未成年罪犯的死刑,对未成年人罪犯也不实行累犯政策,免除了未成年人罪犯的前科报告义务。

(一)未成年人负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我国法律法规政策对未成年人犯罪,所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有明确的规定,未成年人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还不够成熟,自控能力也很差,因此我国的法律对未成年人也实行了特殊的保护体制。对于触犯了国家法律的未成年人,国家也是让其承担了较轻的刑事责任。对于造成伤害较小的情况,未成年人就不用承担刑事责任。在我国的刑法上也明确的規定了,在未成年的这个年龄阶段,如果其犯罪,只有对于几种后果较为严重的犯罪行为,未成年人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二)未成年人犯罪从轻处罚,排除死刑

依据我国法律政策对未成年人犯罪从轻处罚的规定的原则,处理未成年人犯罪一般都是从轻处罚或减免处罚,因为未成年人心智还处在较为幼稚阶段,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也不足,因此要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特殊的法规制度,主要是起到教育未成年人犯罪的作用。

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排除使用死刑,我国《刑法》第49条明确规定,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死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死刑立即执行,另一种是死缓,我国法律免除未成年人犯罪死刑,体现了我国的法律本着教育为主、责罚为辅的人道主义精神。

(三)未成年人犯罪使用缓刑、免除前科报告

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从宽适用缓刑,未成年人罪犯由于心智还不成熟,社会阅历极少,使用缓刑可以起到保护未成年人的作用,避免给未成年人罪犯的身心带来伤害。

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不适用累犯制度以及免除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报告义务,都对未成年人罪犯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未成年人年龄都比较小,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如果烙上犯罪人的标记,对未成年人的前途有很大的影响。

四、我国未成年犯罪形式政策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政策还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制度存在缺陷,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也不清楚,还有就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适用性不强,以及社区矫正制度也不完善。

(一) 刑事责任年龄制度存在缺陷

目前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制度存在缺陷,我国规定刑事责任的年龄为14周岁,这一规定原则上是没有问题,但是近几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比例在快速增长,年龄小于14周岁未成年人犯罪也增长很大,这些现象的出现,就呈现出现在的刑法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犯罪行为完全不用负刑事责任,就失去了教育预防的作用,这样就会给社会治安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二) 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规定不清

我国法律是有规定的要把未成年人犯罪的犯罪记录封存起来的制度,这样可以起到保护未成年人犯罪的作用,同时也起到教育挽救未成年人犯罪的意义。但是我国的这一制度没有落实,有很多未成年人犯罪的犯罪记录被泄露,对未成年人罪犯带来很大的伤害。

(三) 刑法适用性不强

我国现在的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适用性不够强,刑法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从轻从减责罚体制过于宽松,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怎样的年龄段、怎样的犯罪程度应该实行怎样的处罚,还有就是社区的监管、改造、帮助未成年人犯罪的非监禁责罚制度也不完善。

五、未成年人犯罪及形式政策的反思

(一)拓宽非刑罚处罰方法应对犯罪低龄化现象

我国在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罚上,要用拓宽非刑罚处罚的方法来应对犯罪低龄化的现象,对于低于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虽不能过于责罚,但也不能放纵犯罪行为来危害家庭及社会,这时候可以采取一些行政处罚,比如现在是采取赔偿经济损失、赔礼道歉,由主管单位采取行政处罚等等体罚,这些规定形式还比较单一,教育效果不明显,因此拓宽和完善处罚,首先可以建立监管时间,要未成年人罪犯在这段期间严格遵守监管部门的行为要求,并定期进行汇报。还可以通过社区的法制教育学习,心理教育等等方法,让未成年人罪犯从中受到教育。

(二)规范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我国目前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还不严谨,存在很大的漏洞,对未成年人罪犯造成了伤害,在规范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时候,首先要负责管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部门要明确责任,在刑事犯罪记录的过程中要做好犯罪记录的封存工作,加强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防止信息泄露,为保管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部门要追究责任,做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工作。

六、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媒体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比例也在增长,因为未成年人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也是国家及社会的希望和未来,因此为了保护和教育未成年人罪犯,要修改和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制度。

参考文献:

[1]苏青.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刑事政策重述[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8(4):5-11.

[2]龙敏.未成年人刑事政策中未成年被害人因素的考量[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8(4):12-18.

[3]胡云腾.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未成年人犯罪量刑[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7(1):50-58.

[4]董冰,陈文斌.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变迁路径——基于倡导联盟框架的分析[J].学术交流,2015(10):137-142.

猜你喜欢
刑事政策未成年人犯罪
Televisions
浅论严重人格障碍犯罪人的刑事政策完善
刑法修正案九新增恐怖犯罪的刑事政策的体现
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健康成长
什么是犯罪?
重新检视犯罪中止
“犯罪”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