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教学过程中激励型形成性评价模式对教学效果的作用探讨

2020-03-25 02:51连轩琪
人人健康 2020年2期
关键词:妇产科教学效果

连轩琪

摘要】 目的:对妇产科教学过程中激励型形成性评价模式对教学效果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以医学院校2018级采用激励型形成性评价模式进行教学的100例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列入观察组,另外将2017级未采用激励型形成性评价模式进行教学的100例护理专业学生列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出勤率、课堂互动率及课后网络教学参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产科教学过程中采用激励型形成性评价模式进行教学能提高学生出勤率、课堂互动率及课后网络教学参与率均得以提高,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 妇产科;激励型形成性评价模式;教学效果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取得的成绩、学习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是对学生学习全规程的观察、记录,并对其作出综合评价。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并帮助学生有效调控学习过程,使其获得成就感,提高信心,产生对职业的责任感及信念感,培养其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激励型形成性评价模式注重对学生兴趣及态度的良性刺激,指导学生采用正确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形成良性竞争[1]。妇产科教学中采用此种评价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起到引导作用,通过病例讨论、案例分析及热点问题的辩论等方式将学习要点体现出来,学生挖掘妇产科的重要意义,寻找内心共鸣,使其职业的热情得以发挥,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沟通能力,使得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合作互助的关系,共同学习,共同进步[2]。本次研究中,将2018级采用激励型形成性评价模式进行教学的100例护理专业学生与2017级未采用激励型形成性评价模式进行教学的100例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取得的教学效果,具体为: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對象为医学院校学生,以医学院校2018级采用激励型形成性评价模式进行教学的100例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列入观察组,另外将2017级未采用激励型形成性评价模式进行教学的100例护理专业学生列入对照组。观察组一般资料为:男11例,女89例;年龄18-25岁,平均年龄(21.01±1.45)岁;对照组男13例,女87例;年龄18-24岁,平均年龄(21.11±1.39)岁,为保证研究的公平性,护生采用专业的分组方式进行分组,除教学方式不同外,护生以上基线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

观察组(n=100)采用激励型形成性评价模式进行教学,①认知阶段:引导学生对妇产科临床教学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教学效果不尽相同,部分学生会出现对学习热情不高,消极的状态,因此,教师需要采用激励性表达方式,随时激励学生,对其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不断对其进行引导,使其学习兴趣得以激发。②实施阶段: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并指导学生全员参与进来,对积极参与的学生进行公开表扬, 并且对具体的加分形式不定期公示。教师选取针对性强的学习资料,明确学生的发展目标。分配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积极配合合作完成,激发其学习兴趣,并提高其团队协作能力。课程开展过程中,设置问题及病例讨论环节,使得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针对旷课的学生,寻找原因,与其积极沟通,并维护其自尊,给予其改过的机会,有进步的时候给予表扬,使得对自身要求得以提高。③课堂延伸:课堂结束后,给予学生更多课堂之外的学习机会,布置学习任务时,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对妇产科的学习情趣,指导学生学习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文献资料,指导学生网络课程,为其提供交流平台。

1.3观察指标

教学效果,主要为学生出勤率、课堂互动率及课后网络教学参与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系统,进行对比和检验值计算,教学效果行X?检验,当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妇产科学生教学效果比较

观察组学生出勤率、课堂互动率及课后网络教学参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 1 两组妇产科学生教学效果比较

3讨论

学生对于临床知识的认知存在一定差异,因此理论课的学习教学效果不尽相同,会出现不消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不浓。因此,教师采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使其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教与学共赢的局面。实施激励型形成性评价模式的过程中,对于表现不积极的学生,甚至旷课的学生,教师要进行责任的划分,对于表现积极的学生公开表扬及鼓励,以加分形式公示出来[3]。对于学习消极被动的学生,对其进行正面引导,设置回答问题及讨论环节,使其参与进来,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对其适当地给予表扬,使其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4]。找出旷课学生的原因,对其进行适当批评,给予其改正机会,使其明白旷课有损集体荣誉,从而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最后将其延伸到课外,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使得保持学习热情。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激励型形成性评价模式后,学生出勤率、课堂互动率及课后网络教学参与率均得以提高。

综上所述,妇产科教学过程中采用激励型形成性评价模式进行教学能提高学生出勤率、课堂互动率及课后网络教学参与率均得以提高,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聪, 徐红兵, 刘颖. 激励型形成性评价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医药卫生, 2016,213(4):622-624.

[2]张佳. 探讨妇产科教学过程中激励型形成性评价模式对教学效果的作用[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 2018,5(14):14-15.

[3]李聪, 徐红兵, 刘颖. 激励型形成性评价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医药卫生, 2016,78(4):622-624.

[4]张晓静, 李静. 探索形成性评价在医学院校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78(10):263-264.

猜你喜欢
妇产科教学效果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用信息技术增强初中篮球教学效果
关于提高开放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探讨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妇产科学教学中的新探索——EBM与PBL教学法结合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