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考试题 探寻命题趋势制定备考策略

2020-03-25 15:10蔡斌
考试周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课堂教学

摘 要: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的追求,历史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研究中考试题,总结命题规律,精准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复习,提高学习效率,这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师所要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命题规律;课堂教学;高效课堂

近年来,历史中考命题突出对学生多种能力尤其是历史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考查,试题的命制形式往往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主要考查学习历史必须具备的一般技能、获取历史知识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表述与解释历史的能力、创新能力等。在中考复习这个复杂而又繁忙的过程中,如何研究中考试题,总结命题规律,用敏锐的眼光捕捉有效信息,用精准的思路方法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复习,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笔者从一个历史教师的层面和视角,以近三年镇江市历史中考试题为例,谈谈命题趋势,分享复习备考对策。

一、 研究命题规律,梳理命题变化与特点

(一)重视基本史实,突出主干知识考查

几年来的中考试题以基本历史知识考查为主,通过问题情境设置,让学生再认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以及历史的基本线索,如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重要地点、法律文件和战争战役等。注重对三维目标的渗透,突出了历史主干知识的记忆和再现,让学生获取最基本的分数。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注意了试题的层次性、不同题目间的差异性,兼顾到学生间的不同,给学生留出了挖掘潜力、展示才能的空间。

例1 (2017·江苏镇江)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结束了‘朝代国家,而代之以‘共和国家”。他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体制的贡献是(  )

A. 推翻清朝统治

B. 建立共和制

C. 推翻封建制度

D. 建立君主立宪制

例2 (2018·江苏镇江)“日头一出(就)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就)大,革命一定会成(啰)功!”上述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会宁会师

D. 井冈山会师

例3 (2019·江苏镇江)《全球通史》在评价某一社会思潮时指出:它“关心的是今生而不是来世,强调人和人所能取得的成就,认为人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这一社会思潮是(  )

A. 人文主义

B. 社会主义

C. 理性主义

D. 自由主义

【复习启示】

在复习教学时,要夯实基础,落实主干知识要素,基础知识的确定以《考试指南》考点范围为依据,既要复习全面也要关注重点,要重点关注重要事件和人物,并注意多进行纵向综合和横向综合,形成网络化知识,构建起对历史的整体认知。

(二)专题鲜明突出,强化综合运用考查

中考命题为了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和考查学生整体驾驭和知识迁移能力、学生对历史发展线索和发展过程的把握及综合学习能力,近几年试题的材料解析题,基本都是以专题为主并以小切口的形式呈现。

例1 (2017·镇江)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20世纪20、30年代苏俄和美国的经济改革;中外思想解放运动;政党、地区和国际性合作等。

例2 (2018·镇江)中国、日本、俄国都开始了探索近代化;英法美民主法治问题;中国近现代史三大思想理论成果;反抗外来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世界格局演变历程。

例3 (2019·镇江)材料题跨度大,综合性强,围绕特定主题线索组题,如近代史日本两次侵华比较、民主法治、土地问题、英国和俄国历史发展史等。

【复习启示】

复习要将基础知识专题化、综合化,用一根根线索将众多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实现知识迁移,横向联系和纵向比较,运用相关材料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清晰地掌握历史的发展脉络。专题复习还要把现实生活中的时政热点问题,与所学的历史知识相联系,以提高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还要加强板块练习,形成系统,理出规律。

(三)增加原创自编,加大阅读理解考查

近年来,历史试题以《考试指南》为基准,多方收集大量史料,注重应变能力考查,与往年相比,陈题旧题少了,原创题比例逐年增加,尤其是主观题部分,全是原创材料题,主观题在问题设置上进行了提炼和深化,减少了以往过于简单的设问,增加了需要学生通对过材料的仔细阅读理解,提取有效信息,在对材料的综合分析基础上,思考概括得出结论的问题。

例 (2019·镇江)第26题:中国近代史上,不同的阶级都先后提出过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家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摘编自《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兄弟所最信的民生主义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三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一年后,解放区有一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后的农民积极参军,支援前线。

——摘编自《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中土地纲领是哪一革命运动颁布的?这一土地纲领的分配方式有什么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生主义在同盟会纲领中是如何表述的?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实现民生主义的具体方法?

(3)据材料三指出,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土地改革为哪场战争的迅速胜利提供了可靠保证?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不同阶级提出的土地纲领有何共同之处?

命题分析:(1)依据材料一的“《天朝田亩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中,定都天京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目标是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材料一的“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家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表明分配方式是平均分配。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对应的是中国同盟会革命纲领的平均地权。据材料二的“兄弟所最信的民生主义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可以概括出孙中山实现民生主义的具体方法是核定地价。

(3)据材料三的“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可以看出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目标是耕者有其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主张用平均分配土地的方式让农民获得土地。孙中山主张用核定地价让农民获得土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目标是耕者有其田。由此可见,近代不同阶级提出的土地纲领的目的都是使农民拥有土地。

【复习启示】几年来的试题新颖变化多,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试题注重学生分析和探究能力的考查,在复习训练时,要充分体现新材料、新情景、新角度,要强化原题的变化训练,不能做死题,不能让学生背死题,要指导学生会做题,做活题。另外,试题大量呈现史料(含课内和课外),文字材料的增多,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考查了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分析能力,教师在复习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二、 探寻命题变化,制定复习策略与思路

综上所述,近几年中考命题一直都是坚持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方向,命题以课本、《考试指南》要求的重点知识为依据,重视基础、强调能力、重在应用、突出创新、发展综合素质,充分体现了“历史教育价值取向立意与能力立意相结合,加强对历史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考核,加大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力度”的特点。

试题还出现了呈现方式多样化、原创题比重增加、综合化程度加强、参考答案多元化等发展趋势。历史老师要自下而上结合复习教学实践,认真研究近几年中考历史试题,去探寻命题变化趋势,确立以“夯基础、强能力、重原创、多训练”为导向的复习策略和思路,即“以纲为纲,全面复习;吃透考纲,注重基础;突出主干,注重综合;关注热点,把握方向。”这有助于我们在重点、难点和角度的把握上复习更有效,更有针对性,有助于我们精选精炼,提高效率。

(一)明确中考目标,制定历史复习计划

根据中考时间和复习内容,制定四段式复习计划,包括:(1)完成新课;(2)一轮基础复习,以单元复习为主;(3)二轮冲刺复习,以专题为主;(4)三轮查漏补缺,主要是考试技巧、心态、预测性检验等。

(二)研读《考试指南》,把握考点变化要求

近年来中考试题中的答案大都是主干知识,考点的识记、理解、分析、评价是中考命题的重要依据之一,要明确识记、理解、运用能力的不同要求。将近三年中考考点按时间进行梳理,去把握历史中考的命题特点和发展趋势,这也是有效进行中考备考的捷径。把握中考试题的命题趋势,一要突出基础性,加大主干知识的考查,这不仅是中考命题趋势决定的,更是历史学科的知识地位决定的;二要突出能力性,加大思维能力的培养,中考的终极目标是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如“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学生最薄弱方面,也是最需要训练的。

(三)突出主干知识,构建明晰知识网络

从几年来的试题来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20个单元均有考点呈现,考查了知识复习面。我们要以《考试指南》为依据,突出主干知识复习,对重大的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一定要求学生过关。要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引导学生将基础知识“连线串珠”,纵横联系。要注重历史的因果联系、中外联系、古今联系及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不要单纯地采取孤立的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复习历史基础知识。例如可以用数轴线的形式来复习知识点。

(四)优化专题复习,注重全面提升能力

着眼于主观材料题,我们要围绕主题对教材知识进行重新整合,重新梳理所学知识,形成新的知识专题,这样就可以清晰地掌握历史的发展脉络。专题复习不仅要纵向联系,还需要横向联系,要分析近年来中考的考查情况,确定复习重点,把现实生活中的时政热点问题,周年情结与所学的历史知识相联系,以提高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专题划分宜粗不宜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组合,构成新专题,还要加强板块练习,形成系统,理出规律。

(五)重视材料自编,提供解题技巧指导

從中考试题看,“无题不材料,无材料不命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选择题也大都实现了材料化出题。要改造利用好中考模拟考卷,针对每课、每单元复习内容,多查找资料,重视相关材料收集、积累,整理热点问题,原创材料题,最好是做到材料题每课一练,训练学生解答材料题的能力,像近年来中考命题材料部分选自高中,所以应灵活地补充高中教学材料,同时教师要加大学生阅读和理解历史新情景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

教育家叶澜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反思在教师成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我想,历史中考命题是有规律的,侧重的是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考查,教师只有认真研究、反思中考历史试题,从而把握命题趋势,在教学及复习备考中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全面复习,夯实基础,把握重点、热点,才能在中考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简介:蔡斌,江苏省丹阳市,丹阳市第九中学。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课堂教学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