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70年来赣州对外开放经验总结

2020-03-25 15:13林远洲
中国市场 2020年7期
关键词:经验总结对外开放赣州

[摘要]历史上,赣州的对外开放有着起伏非凡的历程,不沿边、不靠海的困境,给赣州对外开放平添了许多羁绊。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改革开放的推进,为赣州的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制度保障,注入了新的活力。总结建国70年来赣州对外开放的经验,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解放思想,立足实际,紧抓机遇,打造内陆双向开放新高地;二是依托赣州港,加强内陆口岸建设,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开放合作;三是优化服务,深化改革,引资引智,构建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

[关键词]赣州;对外开放;经验总结;建国70年

[DOI]1013939/jcnkizgsc202007032

1赣州对外开放的历程与困境

众所周知,贸易口岸是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历史上,赣州曾因赣江黄金水道和梅岭古驿道而盛极一时,成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然而,历史步入近代,在铁路、公路、海运等新兴运输方式的冲击下,地处内陆腹地的赣州却为不沿边、不靠海的环境所困,对外开放平添了许多羁绊,发展脚步迟滞不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更是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作用下,我国各地区逐步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去,在这种渐进式的开放中赣州亦不例外[1]。一方面,赣州对外开放成果日益丰硕,从2001—2017年,进出口贸易对象增加183个,遍及全球198个国家和地区。同时,赣州主动接入海上丝绸之路通道,发展成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1992—2017年,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3915倍和2945倍,年均增长270%和255%[2]。另一方面,赣州依然面对地处内陆望洋兴叹的困局。一家本地外贸企业负责人回忆“过去货物出入境需通过沿海口岸转关,通关往往要排上十几个小时长队,加上海关手续办理、候车装运等,往往要耽误近十天的时间”。此种情形致使进出口成本陡增,不利于企业增进经济效应,实现社会价值;更不利于赣州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2建国70年来赣州对外开放经验总结

(1)解放思想,立足实际,紧抓机遇,打造内陆双向开放新高地。1987年年底,赣州被确定为江西省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借此机遇,赣州提出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以线带片、沿边接轨、中兴辐射、借港兴区”的发展方针,采取“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的方法,日益增强市场机制的作用。1996年京九铁路建成通车,1999年复线全部建成以及全线六次大提速,铁路自北向南贯通江西,穿越赣州,打通了赣州通向国内经济发展最活跃,实力最雄厚区域的出海通道[2]。赣州市委市政府不失时机地提出了把赣州“建设成为赣、闽、粤、湘边区的交通枢纽和城市功能较全、辐射力较强、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区域经济中心”战略构想。此后,赣龙铁路建成通车,加强了与邻近发达地區的联系。赣州市委市政府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的发展战略。[3]

2012年6月28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批示推动下,中央出台实施《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关怀下,赣州紧抓苏区振兴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特殊政策照顾和中央国家机关对口支援优势,明确提出“解放思想、内外兼修、北上南下”的实践路径,聚焦“六大攻坚战”,用好“关键一招”,吹响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嘹亮号角。[4]近年来,赣州主动响应国家倡议,加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互联互通,在融入珠三角、海西经济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广东和福建自贸区建设中获得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大力推进以赣州港为核心的口岸建设,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合作共赢。赣州逐步从内陆腹地发展成为“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和内陆双向开放的新高地。

为了更好地发展口岸经济,赣州正积极谋划“港区联动、一体发展”,即以赣州港、赣州综合保税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为依托,建设临港经济产业园,发展保税物流、仓储物流、冷链物流、出口加工外贸和跨境电商产业。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小规模、分散化进出口贸易,到如今商贾云集、货畅其流、通达全球。2018年1月至7月,全市进出口总额达202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

(2)依托赣州港,加强内陆口岸建设,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开放合作。面对困境,赣州没有徘徊不前,而是想方设法把对外开放的重点着力在口岸建设与服务上来。2005年,赣州市口岸办设立。此后几年,赣州至厦门、深圳等国际集装箱铁海联运线路陆续开通,赣州火车东站铁路口岸作业区、定南公路口岸作业区建成投入使用,口岸建设与服务助推对外开放结出了早期果实。

赣州港是新时代赣州口岸建设对外开放的先进典型,内陆建港,港通天下,依港兴业。赣州港自2014年10月开工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赣州港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港区3000亩地的征地拆迁、25天内完成了铁路专用线37千米的征迁,3个月建成监管区核心功能区、一年多基本建成赣州港,不到半年获批永久性对外开放口岸,一个月铁路一期运量就达到饱和。创造了征地征迁、建设时间、获批速度、运营速度四个最快。2016年9月,赣州港获批成为全国内陆第8个永久对外开放口岸和中国内陆首个国检监管试验区。2017年实现内外贸吞吐量238万箱,同比增长4倍,成为全省吞吐量最大和全国铁海联运外贸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内陆港;同年3月“盐田国际内陆港”揭牌,5月“厦门港务集团内陆港”揭牌以及进口保税商品直销中心的正式开业,开启了“老区+特区”、赣粤、赣闽合作新模式,进一步缩短了与珠三角、海西经济区的时空差距。2018年3月,赣州港还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设立进口肉类指定口岸。

经过近五年的发展,赣州港先后开通至成都、海口、儋州、昆明的内贸专列,至盐田、蛇口、厦门的铁海联运快速货运班列,通达东南亚、欧美国家和地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已开通18条中欧班列线路,通达中亚五国和欧洲经济腹地,实现了木材、家具、蔬菜、煤炭和电子产品等多品种运营,为助推赣州打造为连接“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和国际货物集散地奠定了坚实基础,赣州港建成运营,补齐了赣南苏区对外开放的短板,标志着内陆赣州步入了口岸时代。

如今的赣州港,已完成投入超20亿元,已建成5000平方米公用型保税仓库、10万平方米货物监管仓和50万平方米货物存储仓、进境木材监管区、铁路场站一期、集装箱堆场、冷链物流区等核心功能区域配套设施;已成为江西省吞吐量最大和全国铁海联运外贸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内陆港。赣州港将大力推动多口岸直通、多品种运营、多方式联运;积极申报设立进境粮食、水果、整车汽车进口等指定口岸,打通物流新通道,把赣州港建设成为开行班列最多、线路最优、成本最低的“一带一路”物流节点,成为全国内陆示范港、国际货物集散地,为赣州打造“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国际货物集散地,打造内陆地区双向开放的新高地提供强大支撑。

(3)优化服务,深化改革,引资引智,构建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赣州市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当地政府为构建更高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提供各项支持和保障。全力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四最”营商环境。全面启用“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上线运行“一证通办”系统和“赣州通”,实现高频服务事项“掌上办”。“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提高到90%以上,“一次不用跑”“就近办”事项提高到50%以上。

全面推行“证照分离”改革,通过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提高审批透明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方式簡化市场准入手续,着力解决“准入不准营”等问题,实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零见面”。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提质增效,审批时间再压减20%以上。创新“一窗受理+一章审批+智慧政务”模式,“一窗式”受理率达70%以上。深入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对违法者“利剑高悬”、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实施民营企业精准帮扶工程,帮助解决融资难、招工难等实际困难,助力民营企业跨越市场、融资、转型中的各类障碍。

突出招大引强,精准实施专业招商、中介招商、并购招商,大力开展“赣深经贸活动周”“三请三回”“三企入赣”等招商活动,推动“赣商回归”“赣才回归”,力争引进投资超10亿元项目50个以上、超50亿元项目10个以上、超百亿元项目5个以上。2018年年底,成功举办首届赣南苏区人才峰会,76人次的院士亲临指导,21位院士在赣州建立工作站,建成高层次人才产业园2个,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7人、博士等高层次人才327人。“北上南下”成效显著。争取上级各类补助资金突破600亿元。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北京)产业合作推介会、赣州(香港)经贸合作交流会等重大招商活动成果丰硕,签约项目183个,引进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12个、超百亿元项目8个。赣州综合保税区开通至香港货运直通车,龙南保税物流中心、定南铁路集装箱码头建成运营,瑞金陆路口岸基本建成,全方位开放格局加速形成。

3总结

根据省领导建议,赣州还要强化“项目为王”意识,狠抓项目建设,大力招商引资,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引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加快“两城两谷一带”建设,大幅提升经济实力。还要充分发挥毗邻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全面扩大开放,打造全省对外开放桥头堡。

正视问题,奋发作为。期待赣州能够继续解放思想,把改革开放事业引向深入;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5]。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赣州必将发扬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抢抓发展机遇,全力争取国家启动制定2020年之后新一轮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政策意见。利用好现有政策和对外开放平台,结合赣州发展实际,切实推动更有利于发展的政策在赣州落地,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积极对接服务企业,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真正把赣州打造成内陆双向开放新高地。

参考文献:

[1]张宇中国模式——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中国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6

[2]刘上洋江西改革开放30年[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233-234

[3]陈春明崛起的新赣州——赣州改革开放30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2-4

[4]林远洲,彭小亮赣州改革开放40年社会经济发展成就与经验总结[J].中国市场,2019(23).

[5]赵智奎改革开放30年思想史(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075-1081

猜你喜欢
经验总结对外开放赣州
赣州城市中央公园
肖洪波治疗膝骨关节炎经验总结
贾六金辨治五迟五软经验总结
王光安治疗喑哑经验总结
孙天福治疗心律失常的经验总结
赣州就业扶贫“251”模式成榜样
赣州港开通两趟中欧班列
赣州:“1+100”为青年办实事 做青年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