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建设中文化继承发展

2020-03-25 15:13罗譞李于刚唐芳然
中国市场 2020年9期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本土文化

罗譞 李于刚 唐芳然

[摘要]针对近年来我国城镇建设中出现的文化资源的雷同性、短视性等问题,文章从文化继承发展的视角阐述了相关看法。通过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独特的乡土文化的论述,解释了文化继承发展对于城镇特色建设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由三个方面阐述了城镇建设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传统文化的保留、乡土文化继承发展,基础在产业、支撑在文化、发展在创新。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本土文化;文化继承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2009023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经历城市化、城镇化、农村城镇化等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的发展历程,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大量投入建造的城镇乡村,虽形成了多产业多特色多体验结合的创新发展模式,但由于工期短、数量大、建设快,村镇建设形成模式化,造成“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的缺点,遗失了村镇本有的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特征。文章以就地城镇化的载体——小城镇为主要研究对象,[1]从村镇文化起源分析、挖掘本土文化特色、结合新型产业文化特点,探讨城镇建设中自身文化特色的继承与发展。

1中国城镇化建设

11城镇化建设

我国城镇化发展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工业化进程的城镇化,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建制镇数量也迅速增长,尤其近10年来城镇化更是加速发展(见表1)。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国家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背景下,中国乡村建设的投资规模总体在快速扩张。我国乡村建设投资规模快速增长(见表2),村庄市政设施投资力度较大程度地改善了村镇居住环境、道路便利、社会设施条件。在改善乡村产业结构及发展模式过程中,各级政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文化、经济条件等因素,对各自地区实施了不同的、行之有效的乡村发展建设方案,多模式化的城镇化建设逐渐形成。

12城镇文化建设

全国各地开展的大量的村镇建设近年显现出许多问题,当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村落文化产生冲突时,村庄原住民沿袭了数千年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乃至村落社会结构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更有可能带来的是传统文化、传统信仰的衰落以及消亡。批量式规划生产出的城镇乡村的文化资源雷同性、特色资源单一性、特色资源利用短视性等都对村镇的长期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更加速了本土区域特色、民俗文化、村落格局特色的流失。

城镇文化建设,不能浮于表面装饰,文化标题化,应该对区域特征、本土文化进行深入发掘以及创新继承。理想的乡村景观规划应能体现出乡村景观资源提供农产品的第一性,生产、保护及维持生态环境平衡及作为旅游观光资源三个层次的功能。传统农业仅仅体现了第一个层次的功能,而现代农业的发展除立足于第一个层次功能外,将越来越强调后两个层次功能。[2]

2城镇文化建设问题

从2015年浙江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17年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要依靠产业牵动,再到2019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的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等内容,都展现了新时代发展前景下国家对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近几个世纪中,以进化论为特征的“现代化”歇斯底里发展不仅吞噬着地球资源和人类生存空间,而且无节制的物质欲望扩张造成了集体记忆消失、群体认同瓦解乃至人与自然关系崩溃,造成人类积累的历史文化内涵稀释和离散。[3]现代化文化经济的冲击对城镇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也造成了一些矛盾冲突,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认识局限性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是非常广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简单来说文化就是地区人类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人们对村镇文化的理解,容易概略判断、迅捷反應而关注表面现象,易将个别显著差异当作其文化特色。以异代特、以点概全的“特色”思维惯性普遍地存在。[4]在文化建设中注重历史遗产、名木古树、特色建筑等实体文化特征,对于传统文化继承、民俗活动、生态共存意识、科普教育等非物质化文化认识不足,在文化建设中易造成单一性、表象性、雷同性。

22文化的活态性

文化的精神特征决定其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外部条件的改变会对其造成模糊、断层、优化、发展等各种影响,也使得文化的保存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文献史料的记载之外,神话传说、装饰图案、歌曲、童谣等均为文化载体,民俗活动文化特征之一,文化的继承是广大劳动人民参与的一种集体活动,而且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地遗忘与更新。文化的活态性体现在横向上的群众参与性与纵向上的历史变革性,使得其有内在性的特征,不易清晰完整地显现出来。人们过于追求的表象文化形式的展示,却导致机械单调、活物变死,特色性文化建设的失败,往往在于忽略活态性文化载体——人的参与性研究。

23规划前瞻性不足

村镇规划基本要求在完善功能、发展产业、合理运营,规划对本土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不够充分,规划依据未能先行。当下没有继承原有合理的产业模式、文化特征,远期不够完整继承村落风貌格局特点,结合现代文化特征创新发展。

大多村镇建设依托旅游业形成的“民俗村模式”同质化严重,景区设施简陋、没有结合当地文化及习俗,只与商业有关,并无特色。

3中国本土文化发掘

乡村文化是与城市文化相对应的一种区域文化。[5]它是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是一种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居民的文化,指的是农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和形成的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农民的价值观念、规范体系、语言和符号、处事方法和行为方式四个特征。[6]“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7]要想更好地理解当今城乡结合发展的意义,从根本上还是要回到乡村中去,乡土文化对于当今社会来说并不是一种过时的文化,而是应该去认真思考及继承的。

乡土文化真正的核心还是在于其形成的非物质文化,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即为农耕文化与家族关系,前者是指生活方式,后者则是指社会关系。不可否认,世界上很难有一种文化像中国的乡土文化一样,对土地表现出如此强烈的依恋,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到对乡村本身的关注中去,而不是强硬的制造文化特色。工业离开乡村,城市吸引了一部分农村人口,但在吸收时是以个人而不是以家庭为单位,其结果是农村家庭的完整性被破坏,不像在传统农工混合的社区形式下,家庭这种基本团体保持着完整。[8]家族关系是中国乡村在世世代代的差序社会格局中所积累的固定人际关系模式。中国古代乡绅往往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推动地方的经济文化发展建设,带动整个家族在乡村中的地位,提升人际关系,由此衍生出了诸多文化包括礼义文化、孝文化、家风文化、伦理文化等一些在现代社会有些衰退甚至缺失的文化。

新的时代背景下,倡导返乡政策及家风习俗,不仅是对于传统乡土文化的再认识,也是作为现实问题的一种解决策略。就地城镇化的小城镇模式即是对应乡村人口流失、人际关系不稳定等问题的解决方式之一,以完整家庭为社会单位就近工业化解决就业问题,保持家族关系的稳定性,挖掘梳理乡土文化中的和谐文化,将乡土文化中值得现代社会学习继承的要素进行提取,并同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进行结合对城镇进行特色建设,不仅能使居民的生活更加幸福和谐,也能够改善现代社会中逐渐冷漠的人际关系,增强凝聚力与认同感。

乡村中所具有的独特的乡土文化,是城市中所没有的,是需要去进行发掘以及保护的。对于小城镇来说,将文化作为其建设的支柱,在新时代进行传承和发展,并且使其能够作为乡村发展的元素代代传承下去,就是对其最好的保护。

4文化建设策略

从城镇文化建设的经验中看,对文化进行生搬硬套是难以使文化特色长久维系下去的,只有从本土出发,深入挖掘,才能够找到适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41本土出发,继承传统

对村镇原生文化进行整体发掘,梳理其中保留的传统文化精髓,选择性地对其进行继承。这种发掘是多方面、多角度的,重点在于对乡土精神特色的发掘,其次是对于一些物质遗产及非物质文化的挖掘保护。同时还应重视城镇居民的主体地位,将城镇居民的真实需求置于主导需求方向考虑。

在物质文化方面,分析村落格局特色、建筑风格的地域特点、整体风貌的结构特征。尊重村镇原有良好的整体格局,历史价值较高的风貌“以旧修旧”;保持村镇的宜居尺度,新建用地依据原有山水建筑格局进行规划、建筑保留区域特色建造,避免全国江南风、欧陆风的模式。

非物质文化方面,注重传统技艺的传承、民俗习惯的尊重与爱护、精神文化特色的保护与修复。传统手艺与技艺可采取与产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生产体验,同时可结合课堂作为科普教学内容,对外宣传推广带来商机,向下传承延续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尊重村镇居民的生活习俗、精神文化、乡村风俗,树立“本地文化,本地传承”的观点,避免盲目照搬外来文化进行特色小镇建设。

对于传统优秀精神文化的继承发展不仅是城镇文化的建设需求,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法制与伦理同行,通过传统君子精神的树立,提升社会道德规范行为的作用。

42创新发展,文化互融

小城镇作为城乡沟通的新桥梁、人员流动的聚散地,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在此发生交汇融合,探索出多种新型文化模式。

首先,传统文化结合新科技方式得到更广而多类型的传播方式。社会飞速发展给传统乡土村镇带来的冲击,信息化、智慧化技术给传统的乡土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种社会物质变迁带来的改变通常也是不可逆的。利用现代科技,对小城镇产业进行改革开发、引进新型生产技术、学习核心科技技术,结合智慧信息手段,利用App、智能监控、数据收集等多途径与手法创新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方式。

其次,新旧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逐渐形成小城镇独特文化。人员的流动会带来新的、多类型文化,这种文化融入到村镇居民的生活中,就有可能使之發展成为自己的独特文化。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自然应当是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7]现代社会发展使得交通的可达性大大提高,人口迁移与交流也不似从前一般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重视新鲜文化的吸收融入,也成为特色小镇乃至乡村建设的重要课题。寻求传统文化继承发展不是恢复到刀耕火种或男耕女织的原始生活中去,而是要结合现代文化,创新发展、与时俱进,传承其精神,继承其思想。

43文产结合,互促发展

城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乡村经济建设提供新的动力与助推,改变城乡发展极度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城乡交流。并且通过对产业的升级改造,带动精神物质文化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经济建设密切相关,形成令人向往的新发展愿景和具有高度黏合力的新公共精神,有机集成、整合并引领不同创业创新主体的多样目标,不断强化他们对城镇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认同感,最终汇集成推动小城镇整体创新发展的强大精神合力。[9]

城镇主体居民作为小城镇的建设者、参与者,产业文化能够将原本松散的乡村关系进行组织重构,增加新的凝聚力。通过新的产业选择、业态组合、营销方式、运营模式,形成地区特产,由传统意义上的“地区土特产”转化为“地区特色产业”。这样的产业延续了文化传统价值观,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成为了当代小城镇文化最为鲜明的表达形式。

对于城镇外来建设参与者、体验者而言,产业文化是凝聚了创新思维、创新道路以及创新成果的开放共享型平台。社会凝聚力模型认为,那些决定人与人之间是否会喜爱的因素同时也是导致人际吸引(“原子间”力出现) 的原因,这些因素包括为获得共同目标的合作性互依、态度相似性、空间接近、共同命运、面临相同的威胁和敌人、被对方所喜欢或认可、具有吸引力的人格特质、在群体任务上的成功等。[10]因此,非小镇居民能否在小镇中得到良好的体验,往往取决于是否有强有力的产业文化将小镇整体联系在一起。

5结论

城镇化建设中文化继承发展,从根本上说是对本土文化的挖掘与重构,通过多元产业,将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时尚、产业与生态相互结合,将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城镇居民的主体能动性,尊重并保存其固有生活习俗,结合现代生活方式打造有归属感、具有活力、生态宜居的新型小城镇。文化继承需要不断地反思,文化发展需要不断地探索,城镇文化发展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城镇建设中要将文化作为活态体进行传承与发展,承认其广度与深度。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复合型城乡命运共同体的建造过程,是我国经济发展必经之路,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将文化、生态一体化,注重本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方式,真正将中国乡土文化继承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廖永伦基于农村就地城镇化视角的小城镇发展研究[D]. 北京: 清华大学,2016

[2]王云才景观生态规划原理(第2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3]高小康内卷化: 乡土文化复兴之路[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8):11

[4]吴伟, 吴亚伟, 唐晓璇特色小镇的特色化策略[J].风景园林, 2019(1):91-95

[5]朱启臻生存的基础[M].北京: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6]任超,何仁伟 乡村文化的困境、传承与未来——基于乡村文化研究综述[J]. 荆楚学刊, 2016(4):29-33

[7]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8]费孝通城乡联系的又一面(1948)费孝通全集第6卷[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9]陈立旭 论特色小镇建设的文化支撑[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6(5):14-20

[10]豪格·迈克尔,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社会认同过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城镇化建设本土文化
基于公益讲座在本土文化建设的创新模式探析
浅谈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的问题
管窥高中英语教学问题及解决措施
反观中国电影本土化精神中的人性本真
青田本土文化和中学篆刻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合
上海模式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