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民风清净无“疫”

2020-03-25 15:19刘昌荣
当代党员 2020年5期
关键词:民风终生染病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一面很好的“镜子”,照出了一些国人的毛病和原形。有的人待在家里时间并不长,却炸开了锅,搞笑满天,百无聊赖,无所事事,仿佛要了自己的命。老实说,这面特殊的“镜子”,也映照出当下一些地方令人忧虑的“染病”民风。

面对疫情和居家隔离,为啥如此浮躁和无聊?看看现在稍有空闲,一些人在忙些啥,答案就不言自明。

一是忙搓麻将或打纸牌。打麻将成为不少人的嗜好,甚至是八小时之外的“主业”,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世上因此多了一个友,叫“麻友”。二是忙玩手机。整天看些无聊的东西,打着永远打不完的游戏,手机一旦离了手,好像自己没了魂。世上因此多了一个族,叫“低头族”。三是忙睡懒觉。节日假日,有事没事,不管不顾,倒头便睡,浑浑噩噩。世上因此多了一条虫,叫“瞌睡虫”。四是忙于享乐。一天不出去心里就发痒,游山玩水,吃喝玩乐,歌舞升平,乐此不疲。世上因此多了一个家,叫“玩家”。时间都去哪儿了?大都花在这些事上面了,而对其他事,总是没有时间,打不起精神。

当然,进行适当、健康的休闲娱乐活动十分必要,无可厚非。但现实是,这些享乐、浮躁的“忙风”,像传染病一样,已经“人传人”,渐成气候,大家司空见惯,浑然不觉,犹如“温水煮青蛙”。最为可怕的是,“染病”的民风,对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构成严重威胁,一些家长的言传身教已成为一种超级讽刺。若再不“隔离治疗”“望闻问切”,从根本抓起,长此以往,学将不学,绝不是危言耸听。

这次疫情防控,对我们国家、民族、每个人都是一次大考。国家的强盛,物质是血肉,精神是骨架。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高尚的民风和血性的精神,就会如一头瘫痪在地的大象,大灾大难来临,只能任人宰割。历史的教训永不能忘,歌舞升平、只图享乐的民族,都是以悲剧结局。多难兴邦,“大考”面前,我们真的应该静下心来,洗心革面,大彻大悟。从自身改起,从细微改起,你若盛开,清风自来。通过我们每个人的蜕变,推动民风的根本好转,提升民族的综合素质,传承和发展好中华五千年的优良美德。

空闲下来,八小时之外,建议从“五勤”入手,修心修身修行。一是勤读书。每天每月每年,读哪些书读多少书怎么读书,订出具体的计划,排除私心杂念,下狠心坐回书桌去“补钙充电”,养成习惯,这样自会过得很充实。二是勤思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正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坚持每天大脑里过过“电影”,生活上常反思自己知足不,学习上常提醒自己不知足,工作上常勉励自己知不足,这样自会过得更自信。三是勤劳动。爱劳动是一个人的本色,从自觉做家务、积极参加各种义务劳动、主动参与公益事业入手,养成终生热爱劳动的习惯,乐此不疲,乐在其中,这样自会过得很自由。四是勤健身。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垮了,一切归零。要下决心从床上爬起来,从各种无聊的场合中走出来,至少选择一种终生爱好的体育运动,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练就一副好身板,自己好,家人好,对社会对国家也好,这样自会过得很健康。五是勤孝老。平时忙这忙那,我们很多人陪伴父母的時间真是太少了。陪伴是当下最好的孝敬。常回家看看,不能成为口头禅,孝老真的错不得、等不得、慢不得,一定要尽可能地多去陪伴、去安慰、去孝顺,这样自会过得很心安。

一个静不下来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但愿这次疫情防控亦是一剂“猛药”,医治好一些人身上的享乐病、浮躁病、抱怨病。让我们静下来、静下来、再静下来,勤读书勤思考,勤健身勤孝老,则民风无“疫”,天下无“疫”。

(作者刘昌荣系中共重庆市委党建门户七一客户端暨CQDK全媒体特约专栏作家,中共重庆市潼南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

猜你喜欢
民风终生染病
均匀网络上SIR模型三种不同逼近方法比较
爱 情
最后一次
一次终生难忘的美国交通违章
浅析明清时期地理环境对王家营地区民风的影响
终生学习必须终生阅读
食饵染病生态流行病系统的稳定性与最优收获
“琴”定终生
《春酒》中的民风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