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的传统文化宣传

2020-03-25 15:18张宜寰
教育·综合视线 2020年2期
关键词:宣传教育中华受众

张宜寰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是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在学校,一般要从阐述宣传教育的意义入手,创建开展宣传教育的模式,同时提出相应建议,为更好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提供有效路径。

实现文化育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是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必需。

加强宣传教育的意义 有利于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弘扬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民族精神,它以特有的文化表现形式将先人的智慧、思想、情感鲜活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养分,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身份标识,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必须加以传承与弘扬,守住民族“魂”,守住民族“根”。充分利用所在教育资源和学术优势,让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根源,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厚重底气。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自身文化格局中保持文化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提升传统文化内在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教化、育人功能。它经过历史沉淀流传至今,扎根于民间,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内涵、价值理念、审美观念、人文品质和道德规范,具有深刻的教育价值;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有利于提升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真正实现以文化育人。

创新教育模式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线上线下共进的宣传教育模式,能够创造出更加适合现代人的传播方式,从而增强传播的效果。将传统文化融合到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中,更容易被广大青少年接受。

融入校园文化,营造传承氛围。校园文化建设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走进学生心里,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学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深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能激起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同时,运用大屏幕、文化展板、校园报刊等传统手段,利用传统文化节日、非遗日、传统文化嘉年华等,举办系列活动,如邀请传承人入校讲座,举办传统手工艺品校园展览,组织民间传统戏剧、曲艺、游艺等文艺表演进校园等,让校园文化助力传统文化传播。创立微信公众号、微博、手机APP,最大限度挖掘信息资源。同时,注重将各类信息資源进行系统收集和整合。比如,创建名为“文创世界”微信公众号。微博作为一种全媒体平台,涵盖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基本表现形式,具有传播的精准性、便捷性,能实现相关信息资源的充分整合。

新传播媒介具有节目时长与篇幅限制,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这种新的传播方式,具有快速、高效转发等优势,与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利用交互媒体的“转发、关注、评论”等功能,可实现传承人与受众之间的实时互动,能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入、具体的诠释。

在传播内容上,设置主题单一的多个专题板块,从传承人、传承方式等不同的方面进行宣传和介绍传统文化,还可以通过设置议题的形式,围绕话题展开讨论,引导受众关注与了解,学习传统文化,进而开展探索和研究。定期发表文章与视频文件,结合受众要求,撰写文章,拍摄专题视频宣传短片展示传统文化,让受众真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扩大受众覆盖面,提高传统文化宣传教育的影响力。从传统文化项目的历史溯源、艺术表现和现状分析等方面进行展示,网站设置学习课件、电子教材、传承人教学录像等多种学习资料。同时,学校通过建立网站,突出共享课堂资源建设,可更好激发在线学习者的兴趣和关注。结合受众群体的特点,创新网站内容和专栏设置,设置“点阅文创”专栏,突出“短、趣、新”特点,充分发挥在线学习功能。

针对互联网具体操作的局限性,可以线下宣传的方式,在特定地点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传统文化体验。具体地点可以选择在专业的传统文化教室,也可采用走进社区,利用适合的方式推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有效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网络互动平台改造

通过交互媒体爱众在碎片化的时间内阅读、欣赏、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展现更符合都市文化的快餐式表达,有助于民众了解、热爱传统文化。注册网络直播号,构建网络直播平台,进行网上直播,可以将现场活动、传承人专访、学习培训等活动材料发布到互联网上,还可以直接在线进行语音、视频、数据的交流与互动。直播结束后,为受众提供重播、点播服务,网络互动平台再出发,发挥网络直播的最大价值,提高参与者热情。

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平台需要精心策划与改造,优势聚合,把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通过展示达到宣传的目的,有助于促进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进一步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彰显新时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有力地发出中国声音,传递中国价值,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作者系北京市朝阳区职工大学教师)

猜你喜欢
宣传教育中华受众
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新时期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要有所创新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