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ZigBee的隧道电气化设备除冰系统研究*

2020-03-26 10:39于燕平
科技与创新 2020年5期
关键词:上位结冰湿度

于燕平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动力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545616)

1 引言

从交通运输部的消息可知,截至2018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31000km。其中,投入运营的铁路隧道15117座,总长16331km。部分早期建成、服役年限长的铁路隧道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渗漏水、冬季结冰等现象。

冬季,渗水隧道极易发生侧壁冰挂刮到列车、拱顶冰柱侵入限界使接触网设备发生接地短路等故障,甚至造成塌网事故,中断铁路运输。隧道冰害,为铁路安全运行带来了极大的隐患。现今,冬季隧道结冰的解决措施,主要可分为人工除冰和设备除冰。人工除冰指运用人工作业方式,清除隧道顶部对接触网设备具有威胁的结冰,这种方式效率低下,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1]。设备除冰指通过加热设备加热隧道渗水处,提高隧道渗水处的温度,防止渗水处结冰,从而达到除冰的目的。常用的方式主要有装置除冰[2]和微波除冰[3]两种。设备除冰方式能大大节省人工打冰所需的人力、物力,但装置除冰中发热板会对隧道顶部造成一定的破坏,某些净空受限的渗水点无法兼顾[4];微波除冰中,环境温差越大,能量损失越多,温度上升越困难,对人身和列车的微波辐射影响较大[3]。

针对已有铁路隧道除冰方式存在的问题,如设备除冰部分渗水点不能兼顾、微波除冰影响作业人身安全和行车安全等,提出采用基于ZigBee和PLC的智能除冰系统解决存在的问题,节省除冰的人力、物力。

2 寒区隧道温度场分布规律

对严寒地区隧道气温状态进行研究,对隧道除冰是非常有益的,了解隧道内各部分温度情况有助于合理布置融冰装置的安装点。隧道冻害的发生是有条件的,其中温度为最重要的条件。隧道气温在0℃左右,才有结冰的可能。

陈建勋对某寒区公路隧道选取了拱顶、拱腰、边墙和路面四个部位的11个测试点进行了长达1年半的测试,结果表明,隧道内气温随着进入隧道距离的增加,年平均温度逐渐下降,年温度振幅也下降,其变化规律呈指数函数曲线变化关系[5];乜风鸣分析了位于大兴安岭地区的3座隧道洞内气温分布情况,得出夏季离洞口越远气温越低,而冬季离洞口越远气温越高[6],隧道进口受隧道外界温度影响较大,距洞口越远影响越小。

隧道大多处于高寒和偏远的山区,气温与当地的气象资料相差较大。

隧道洞口气温可采用普通克里金法的估算公式[7]:

3 除冰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除冰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建立基于ZigBee协议的传感器网络,将温、湿度数据传输给上位机进行实时显示,由上位机将数据送给PLC,PLC通过计算、判断,决定是否启动电机对隧道实施加温通风的措施,最终实现防冰、除冰的目的。系统构架主要包括信号采集模块、CC2530模块、上位机监控模块、PLC控制模块等。

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网络(隧道内各个传感器节点),将隧道内采集的温度、湿度信息通过射频天线经由无线网络发送到协调器汇集节点,再通过串行通信方式送给上位机,显示温度、湿度,上位机将数据发送给PLC控制中心,根据相应的信号决定风机的工作模式。

4 基于ZigBee的除冰系统的关键设备

基于ZigBee的隧道电气化设备除冰系统要解决的问题有CC2530选择、PLC选型、传感器选择、除冰装置选择。

4.1 CC2530

CC2530(无线片上系统单片机)是基于IEEE802.15.4、ZigBee和RF4CE应用的一个真正的片上系统解决方案,它能够以非常低的成本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无线网络。并且还结合了领先的2.4GHz的RF收发器的优良性能,是业界标准的增强型8051单片机。

4.2 PLC

铁路隧道内环境恶劣,空气潮湿,列车通过时灰尘较大,而且电气化设备布置多,相对于公路隧道,铁路隧道内空间狭小,运行人员的维护非常不便。因此,在考虑控制模块的选型时选用了适合工业环境、抗干扰能力强、故障率小、维护方便的S7-200系列PLC,CPU选用224xp。

4.3 传感器

DS18B20是数字温度传感器,具有体积小、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适合狭小空间;测温范围为-55~125℃;多片DS18B20并联在一条数据总线上可实现不同地点的多点组网。DHT11在设计中主要用于隧道湿度测量,其输出方式为单总线数字信号,湿度分辨率为1%RH,抗干扰能力强。除冰装置是否运行的关键是隧道内的温湿度是否达到设定值,当达到临界结冰点附近时,由PLC启动加温除湿装置。隧道内环境因素复杂,系统设计中温度和湿度测量分别选用了DS18B20、DHT11。

4.4 除冰装置

除冰装置选用工业用壁挂式电热风机,主要由鼓风机、加热器、控制电路组成。通电后,鼓风机把空气吹送到加热器里,电热器通电后产生的热量与通过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出风口的风温升高。通风机的风量可利用变频器(根据隧道内环境温湿度)调节吹送风量的大小,实现工作温度、风量的调控。

5 隧道硬件设备布置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进口受隧道外界温度影响较大,距洞口越远受温度影响越小,洞口附近500m左右的隧道最容易发生结冰现象。因此可以考虑在隧道两端安装一两组除冰风机;考虑到电气化设备(如接触线、腕臂等)都在隧道上方,因此将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隧道上方;靠近轨面湿度测量会比较准确,因此将湿度传感器安装在隧道下方;左右间隔布置考虑数量和空间上的合理性,节点用于收集传感器的数据(并上传上位机,用RS485电缆传输数据,节点数量根据传感器数量确定)。风机的台数根据隧道的长度确定,风机转速受地面S7-200和变频器控制。隧道内硬件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隧道内硬件布置图

6 结论

冬季气温较低,漏水隧道容易发生结冰现象,冰柱侵入限界威胁铁路安全运行。为了解决冬季隧道挂冰问题,提出了基于ZigBee和PLC的除冰系统,运用CC2530、PLC、变频器,实现对风机的控制,分析了寒区隧道温度场分布规律,最终确定了隧道硬件设备布置。

猜你喜欢
上位结冰湿度
通体结冰的球
湿度变送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加湿器用不对 警惕肺炎缠身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冬天,玻璃窗上为什么会结冰花?
鱼缸结冰
带有双检测结构的电缆接头保护装置
基础油“上位”
跟踪导练(二)(2)
不会结冰的液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