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重要度分级的设备管理与维修研究

2020-03-27 12:06陈林彬
中国设备工程 2020年3期
关键词:关键设备预测性维修策略

陈林彬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对企业来说,整个生命周期管理是设备综合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保证。设备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证企业产品质量、促进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2 设备重要度分级的方法

为了分析企业拥有设备的技术性能和在生产中的重要性,明确设备管理的重点对象,使设备管理工作统筹兼顾,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设备进行重要度分级进行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运用时,着重考虑基于设备突发故障或失效后果的风险及其影响程度,对设备重要度进行分级管理,合理利用企业的各项资源。考虑的因素有:对安全、环境、职业健康的影响;对生产、服务、质量、材料、能源等影响;设备故障维修的难易度、修复时间、修复费用;备用设备情况;备件获得、费用等影响。具体方法有:定性分类法和定量分类法。

表1 A 类关键设备的选定依据

以一般制造业为例,设备分为A 类设备/关键设备、B 类设备/主要设备、C 类设备/一般设备。A 类设备/关键设备指对安全生产有重大影响的,对连续生产及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设备,维修费用高或备件准备困难的设备。按照定性分类法,关键设备选定的依据,主要是生产设备发生故障后和修理停机时对生产、质量、成本、安全、交货期等诸方面影响的程度与造成生产损失的大小;以及各类特种设备,特种设备指由国家认定的,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事故,并且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人身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的危险性较大的设备。A 类设备选定后,然后,再进行B 类、C 类设备的分类。B 类主要设备主要是指一些影响程度次于关键设备的生产工艺设备。C 类一般设备指生产辅助设备。A 类关键设备的选定依据如表1 所示。

采用定量分类方法,从生产因素(包括产品质量、产量)、安全因素、检修因素(可靠性、维修性)、经济因素(价值)和备用系统及备件因素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分,按设备的综合得分划分设备类别。A 类设备是10 分;B 类设备在5~10 分之间;C 类设备得分低于5 分。例如,某企业设备定量分类具体评分法见表2。

表2 设备定量分类评分法

3 A、B、C 三类设备管理和维修策略

基于设备重要度的设备分级管理,其重点是对重点设备进行重点管理,投入大部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以保障重点设备的完好率,保证重点设备具备良好的运行状况、加工工艺精度、可靠性、经济性。A 类重点设备应重点管理,实施设备状态预测性维修、预防性维修相结合的主动性维修;B 类主要设备实施预防性维修;C 类一般设备,考虑维修经济性,为了减少过度维修,可实施被动性故障维修。

基于设备重要度分级管理的维修策略是实施预防性维修、预测性维修相结合的主动性维修。预防性维修又称计划性维修,是以固定的时段和频次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维护保养的内容可以根据设备的维修手册、设备故障维修记录等制订,同时,对设备进行清洁、紧固、润滑、调整。预防性维修能够保持设备良好的运行状态,发现设备故障隐患,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预测性维修是使用检测仪器对设备进行测试,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检验出设备的故障隐患。预测性维修的好处在于:通过检测和测量事先了解设备状态和隐患,有助于制订详细的维修计划和方案,准备好维修备件,减少设备维修停机时间;通过检测能够及时避免设备灾难性故障,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通过检测能够及时调整设备加工精度的偏差,加强产品质量控制,提高产品合格率。目前,预测性维修的技术有设备振动监测、红外热成像、电机电流特性检测、超声波探伤、设备油质和磨粒分析等。实施定期预防性维修、事先预测性维修相结合的主动性维修可以根据预测的结果调整设备维护保养的时间和频次,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提高设备安全性能、避免过度维修、消除故障以改善设备系统功能。主动性维修是目前世界上设备管理发展的趋势。

预防性维修、预测性维修、主动性维修的比较如表3 所示。

表3 预防性维修、预测性维修、主动性维修的对比

4 基于重要度分级的设备管理和维修策略实施要点

基于重要度分级的设备管理与维修策略,对A 类、B 类、C 类三类设备实施针对性的管理和主动性维修。要点如下:

(1)对企业的所有设备进行彻底普查,建立设备台账。

(2)制订A、B、C 设备分类标准,主要的考虑因素:生产因素、安全环保因素、检修因素、经济因素、备品备件因素、备用设备因素等。如表2 所示,对所有设备进行定量分类具体评分,形成A 类设备清单、B 类设备清单、C 类设备清单。

(3)针对三类设备制订相应的管理流程。合理配置人员、备件、外协等资源。

(4)执行分类管理,制订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关键设备投入最大精力实行精细化管理,严格选拔操作人员,做到正确操作和设备点检,指定维修人员,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

(5)关键重点设备实施主动维修策略,做好重点设备的资料管理和故障分析,储备关键零件、配件。一般设备的管理标准可作相应的适当降低。

5 结语

分析设备的技术性能和在生产中的重要性,明确设备管理的重点对象,使设备管理工作统筹兼顾,提高工作效率,设备进行重要度分级进行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对设备重要度进行分级管理,合理利用资源。考虑的因素有对安全、环境、职业健康的影响,对生产、服务、质量、材料、能源等影响,设备故障后检修的难易度、修复时间、修复费用;备用设备情况,备件获得、费用等影响。针对设备的分级考虑被动性维修、预防性维修、预测性维修的有效性,形成以主动性维修为导向的维修策略。

同时,设备重要度分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根据安全生产要求和设备状态及时进行调整。

猜你喜欢
关键设备预测性维修策略
神经网络优化PID的舰船关键设备智能控制方法
考虑故障相关性的风电机组维修策略
装备维修策略选择和优化研究综述
美国空军将大规模应用飞机预测性维修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修策略制定及优化分析
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军工企业军工关键设备资产管理探索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基于状态维修的防空反导装备预防性维修策略
网络舆情诱因信息及预测性研判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