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区块链发展形势展望:区块链发展将全面进入快车道 区块链发展将全面进入快车道

2020-03-27 12:13
通信产业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区块企业

2019年,在政策引导和应用驱动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区块链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优秀企业和自主创新技术不断涌现。展望2020年,我国区块链专项政策和监管制度将为促进产业发展发挥巨大作用,优秀企业间竞争将愈演愈烈,在应用的带动下核心技术有望突破,区块链发展将全面进入快车道。

一、对2020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顶层设计与专项政策将逐渐完善

国家层面,截至2019年上半年,各部委共出台45项区块链相关政策,主要以积极推动区块链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融合,鼓励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应用为主,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及监管制度等仍较为缺乏,产业发展路线图、时间表与配套政策仍不完善。地方层面,受限于早期区块链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及认识误区,各地政府区块链政策主要以试探性支持产业发展和行业应用为主。截至2019年上半年,各地区块链相关政策达187项,但只有广州、上海、重庆、青岛等8个城市出台了区块链专项政策,占比不足5%。综观全球,美国于2019年6月出台了《区块链促进法案》,德国政府发布了《区块链战略》,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日韩等各国均高度重视并科学布局区块链产业发展。

展望2020年,国家对区块链的重视程度提升,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区块链顶层设计及专项政策必将进一步完善,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将进一步加快,我国区块链发展新局面将全面开启。

(二)企业竞争将愈演愈烈

我国区块链企业主要由初创企业、相关上市公司、互联网巨头以及金融机构四大部分组成。初创企业主要以底层技术研发和应用打造产业生态,据赛迪区块链研究院统计,从事底层技术与基础设施建设两方面的初创企业占比61%,涉及区块链基础软件开发、数据服务和解决方案的企业占比超过80%,且初创企业的服务同质化现象严重。金融机构重点依托行业优势开展区块链业务,截至2019年上半年,国内开展区块链相关业务的银行达36家,保险企业达14家,推出了大量区块链产品及服务并逐渐展开竞争。展望2020年,初创企业在联盟链的底层架构和解决方案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金融机构将在区块链金融产品领域展开较量,而区块链BaaS平台将成为互联网巨头的主战场。

(三)核心技术创新将有望突破

专利数量方面,国家专利局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国公开的区块链专利数量为3547项,超过2018年全年公开总量。展望2020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将国家允许的区块链信息服务纳入鼓励类,区块链在电子政务领域将全面铺开。

(五)产业规模与投融资将稳步增长

据赛迪区块链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上半年,我国从事区块链底层技术、应用产品、技术服务并具有实际投入产出的企业数量达734家。展望2020年,我国区块链产业规模有望突破20亿元,累计企业数量将突破1000大关,投融资总量和事件数量将稳步增长。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安全问题仍未解决

据赛迪区块链研究院统计,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已披露的区块链重大安全事件超过270件,累计损失超过43亿美元。导致区块链安全问题的原因较为复杂,一是技术安全方面漏洞,主要集中在数据层、共识层、合约层和网络层,由此带来的安全攻击有“51%”攻击、女巫攻击、DDoS攻击、日食攻击等。二是使用安全,主要体现在用户使用区块链应用面临的潜在安全问题。三是区块链信息安全方面,主要是不法分子利用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特性将非法信息或文件上链所导致的安全监管问题。总的来看,2019年我国区块链安全事故有所减少,但仍没有取得安全技术突破。

(二)关键技术原始创新力不足

在隐私保护方面,大量采用诸如零知识证明、群签名等复杂密码算法大大降低区块链数据读写能力,导致原本处理效率较低的区块链系统雪上加霜。在智能合约方面,仅对智能合约编写语言进行了一定的扩展,以提高智能合约的易用性,缺乏自主研发的合约语言和虚拟机。在共识机制方面,国内主要以混合共识机制创新为主,缺乏对拜占庭类共识核心算法的创新。在数据结构方面,在DAG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大多数系统仍延用比特币或以太坊阶段的数据存储结构和数据库。现阶段,我国亟需在区块链关键技术方面有所突破,进而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更大规模的商业场景中落地。

(三)专业人才严重短缺

一是我国区块链人才需求缺口较大。根据赛迪区块链研究院统计,我国区块链招聘企业数量、招聘职位、招聘人才需求持续增加,尤其中小企业对区块链人才需求最为迫切。二是我国核心区块链技术人才严重匮乏。初步估计仅约200-500人,区块链核心岗位基本上都要求有2-5年区块链开发经验,专业从事区块链技术、产品、应用的培训机构较少,培训的人才数量、质量不能满足当前市场需求。三是区块链高校人才供给严重不足。目前区块链高校教育没有形成完备的教学体系,复合型高校人才供给能力不足。

(四)缺乏第三方评测认证

一是行业标准规范尚未制定。我国在区块链行业标准方面起步较晚,已经初步形成以工信部为主导,相关附属研究机构配合的制定模式,目前国内以各行业标准为主体,由于区块链技术尚处与发展初期,也为标准制定带来一定难度。二是第三方认证体系尚未形成。区块链产品层出不穷但未能对性能和效率、可扩展性、安全性等问题进行权威的第三方评价,导致市场出现一批伪区块链。三是安全等级评价难以实施。区块链不适用于传统信息化系统的安全等级评价体系,分布式多节点的系統架构不利于制定和实施安全等级评价,大大影响区块链应用拓展。

三、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一)重视区块链安全问题,构建全面安全保障体系

一是提高区块链安全风险防范认识,加强对区块链安全问题的持续性和常态化研究。二是研究制定区块链技术、平台、应用生态的安全技术要求、安全标准。明确主要威胁,以及相应的安全体系架构,针对各关键模块提出安全技术要求,形成区块链安全标准体系。三是深入研究区块链安全风险检测和应对技术。针对区块链核心技术与机制、平台架构、应用部署等不同类型的潜在安全问题,研究覆盖区块链编码、运行、部署和管理各个环节的应对解决方案。

(二)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加快关键技术自主创新

一是集聚产学研用等多方资源,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区块链创新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二是支持开源区块链项目发展,引导企业加大对全球区块链共性基础技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支持我国企业或组织主导全球区块链项目创新发展。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区块链、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企业和研究机构的联合创新,加强区块链核心技术研发攻关。

(三)加快区块链学科体系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一是构建深层次、多渠道的区块链人才立体培养体系,支持高校和职业院校设置区块链技术应用相关专业,联合主管部门加快区块链学科体系建设和师资队伍培养,依托区块链实验室、人才实训基地,加快培育区块链技术应用专业人才。二是注重高端技术人才培养,与国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等联合培养区块链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推进中外合作人才培养和引进项目。三是鼓励实力雄厚的区块链企业、互联网企业和金融企业创办“企业大学”,加快培养区块链系统架构师、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实用型区块链技术人才

(四)加快布局第三方评测认证,提升产品服务质量

一是加快区块链标准制定,推进区块链国家标准的制定与推广,尤其针对行业细分领域制定应用标准和应用指南等指导性文件,逐步完善区块链技术和应用标准体系。二是建立区块链产品及应用第三方认证体系,依据行业规模和应用能力,探索定制化区块链评测指标,依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认证服务,优化产业生态环境。三是加快探索区块链安全等级保护评价体系,加快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要求与区块链的融合与创新,探索分布式系统的等级评价要求和监管制度。

猜你喜欢
区块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区块链风光无限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