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剧,国产影视的软肋

2020-03-27 12:12韩浩月
环球人物 2020年6期
关键词:低分公关身份

韩浩月

最近播出的一部职场剧《完美关系》,没能摆脱“热播低分”的怪圈。播放量不错是因为演员(黄轩、佟丽娅、陈数)有一定的号召力,另外剧作的缺陷(俗称槽点)也容易成为话题,而同时,来自豆瓣的4.0低分,则表达了观众对剧作质量的严重不满。

《完美关系》的主角是公关人。公关这一职业本身不太为大众所熟知,所以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具有编剧经验的人,如果想要编出一个可信度很高的故事,首先要处理掉的,便是这种神秘色彩,要帮观众走进他们的生活内部,让观众意识到:原来他们的职业并没有那么高大上,生活也并非那么光鲜亮丽。

影视剧创作存在一个悖论:一方面要对现实生活进行提炼,强化戏剧冲突,抓住观众眼球;另一方面又要克制“升华”的冲动,避免把人物与故事带到一个想象出来的“舞台空间”,尤其不能在缺乏生活、缺乏体验的基础上胡编乱造。

但是,为了“好看”,《完美关系》只注重第一方面,掉进了“自我感动”的陷阱,公关人身上甚至被赋予了侦探、警察的虚假元素,对客户居高临下、指手画脚,非但没能衬托出角色的光环,反而给人以“假大空”的印象。剧中配乐也逾越了职场剧的边界,让观众产生了走进悬疑剧片场的错觉。

公关的身份有些与律师相似,多是帮助当事人趋利避害,这意味着公关人在擅长使用“情感牌”的同时,对自身也要有严格的要求和理性的约束。

同时,公关人的道德准则也十分重要。公关人在体会这项工作带来的成就感与烦恼時,也要承担着公众对这个职业的审视眼光。而之所以《完美关系》的角色设定让人感觉到不舒服,就是因为里面的人物有失专业性与职业感,让人觉得像看偶像剧,更多地去消费演员。

将职业身份情境化、偶像化、浪漫化,是国产职场剧的通病,有些选题明明有不错的表达空间,但一到了编剧笔下,就开始变形、失真,剧中的角色,要么是“女魔头”,要么是“霸道总裁”,要么是“草根逆袭”,还有就是“男女CP”,脸谱化严重。

其实解决职场剧的矫揉造作并不难,就是首先把职场人当成一个社会人,他们生活在社会当中,与普通人一样有着喜怒哀乐,并不会因为自己有着特殊的职业身份而高人一等。在塑造角色时记住这一点,编剧的笔或许才可以降下来,不以仰视而是以平视的眼光去创作。

国产职业剧的发展历史并不长,早期是在模仿国外职场剧,后期有了些改变,开始尝试本土化,但一直给人以“不接地气”的观感。“不接地气”其实就是不愿意面对真实的职场生活,写哪份职业就夸大哪份职业。有时候明明有着不错的素材,表现在屏幕上却显得那么虚假,这是创作态度出了问题。

还要不要学习国外职场剧,这已经不重要了。想要破除国产职场剧的尴尬,最重要的是,创作者要去掉虚伪与虚荣,用朴素的心态与笔触写活生生的人。

猜你喜欢
低分公关身份
低分剧成了大众的“情绪容器”
公关:我们是策划和执行的超人
公关赋能的3个新边界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让“低分”学生道歉不是挫折教育
嘉利公关签约自由超越公关ERP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
两大公关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