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探析

2020-03-27 12:11曾秀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6期
关键词:联系实际会学好奇心

曾秀萍

【摘要】中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产生热爱,热爱创造奇迹。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作为学生引路人的教师的首要任务是通过自己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寻求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学习兴趣;好奇心;联系实际;乐学;会学

《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数学课程的“总目标”表述的第三点提到: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好玩”曾经是国际著名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对数学的赞美。作为义务教育的小学数学教师理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通过自己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充分展示数学的亲和力,拨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对数学由厌学到乐学,最终达到会学。笔者从二十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体现数学趣味

数学不但来源于日常生话,而且,我们还可以把数学应用在生活上。具体来说,我们应该要从这个大千世界寻找和数学相关的信息,能做到灵活运用科技手段,例如,录音、录像等方法来设计一些有趣实用的数学场景,以生动的图片和文字呈现给他们,引导学生走进这个有趣的数学世界,让他们进行思考。并且让他们养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的敏锐能力,让他们可以意识到数学其实不但是书本上的知识,也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样一来,相信学生就可以了解到数学的真正趣味,并且爱上数学。

例如,笔者在教学《倒数的认识》时,上课伊始就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找朋友》:“找呀 找呀 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握个手,你是我的好朋友。”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色彩鲜明的动态视觉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数学王国,在听歌过程中理解你是我的朋友,我是你的朋友这一关系的转化,让学生有一种生活体验,理解什么是“互为朋友”,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互为的含义,为下面的内容做铺垫。

接着来一个游戏找规律,让学生仔细观察吞--吴、杏--呆文字有什么规律,六年级学生对于这类文字比较感兴趣,一看就会发现文字上下部分颠倒,于是我就趁机就问:那你能不能依照这个规律说出下列数字变化后是什么呢?

班中100 %的学生都能准确说出分子和分母上下颠倒之后的分数。通过教师一系列的引导,在听歌、游戏情境中,由感性到理性引导过渡,使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了倒数的意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其实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充满着生活情趣,学起来就特有亲切感真实感,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学习效果好。

二、开展活动,感受数学趣味

要让枯燥的数学课堂焕发生机,教师应精心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对学生的注意力始终有一种吸引力。学生经历了观察、操作、推理和交流等过程,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趣味的数学课堂上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抽屉原理 ,例3摸球问题时,笔者开展了这样的数学活动:

实物操作:当着学生的面借助学具实物操作,将同样大小的红球和篮球各4装进不透明盒子,晃动几下。然后请4个同学到讲台摸出两个球。

师:能保证摸出的两个球同色吗?(学生会出现两种答案:能与不能。)

验证猜想:让刚才的4个同学从盒子里摸兩个球,并展示给同学们看,验证各自的猜想,发现摸出两个球不能保证两个球同色。

师:那如果摸出3个球呢?

再请回刚才的4个同学,发现同样是这些球和人,摸出的球却一定有2个是同色的,学生在感性上认识摸球原理。

拓展延伸:在盒子里各增加红球篮球各10个,问学生,现在摸出3个球一定有2个同色吗?如果盒子里红球和篮球各增加50个,100个,1000个……一步一步深入,让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及观察交流,对于本题“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至少要摸出3个球”这个结论不难达成共识。知道要保证摸出两个同色的球,摸出的球数至少要比颜色种数多1,与装在袋子里球的个数无关即:摸球个数=颜色种数+1。

这样的数学活动设计,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一种活动中,很自然在观察,操作,交流过程中学习新知,使枯燥的数学课堂焕发生机,在玩的过程掌握知识,感受数学趣味。

三、用好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课改的不断实施与完善,数学的文化价值日渐彰显,数学阅读的重要性也逐步显现,小学数学课本,不仅在知识体系的编写中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文化,还专门开辟了数学阅读栏目“你知道吗?”,其内容涵盖数学方面的知识、 数学史话和数学家故事等,知识的品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中体会数学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与价值。

例如,在教学比的认识时,学生理解了比的意义后,笔者让学生先自己阅读课本第51页的“你知道吗?”,然后向学生边介绍了黄金比边展示相应的图片。

在线段AB上,点C把线段AB分成 两段AC和BC,如果=,那么称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点C叫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与AB的比叫做黄金比,即 = ≈0.618。

黄金分割是毕达哥拉斯在16世纪发现的。根据广泛调查,所有让人感到赏心悦目的矩形,包括电视屏幕、写字台面、书籍、门窗等,其短边与长边之比大多为0.618。甚至连火柴盒、国旗的长宽比例,都恪守0.618比值。最有趣的是,在消费领域中也可妙用0.618这个“黄金数”,获得“物美价廉”的效果。据专家介绍,在同一商品有多个品种、多种价值情况下,将高档价格减去低档价格再乘以0.618,即为挑选商品的首选价格。

古希腊闻名于世的完美建筑“雅典女神庙”,圆柱高度与庙的高度之比就是0.618:1。意大利杰出画家建筑师机械专家和数学家达芬奇,他利用数学知识来研究素描艺术和力学问题,创造了许多杰出的作品,这些作品在涉及比例关系时,用的就是0.618:1,而把0.618:1誉为黄金分割的也正是这位艺术巨匠。着名的 断臂维纳斯 头顶至肚脐的长度与肚脐到足底的长度便是0.618。 这种美不再是希腊大部分女性雕像中所表现的 感官美 ,而是一种古典主义的理想美,充满了无限的诗意。0.618:1,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比,它蕴含着天然的美妙与合理性。

通过阅读材料,再加上教师的讲解及图片的展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充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生活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带来的和谐美,使学生爱数学也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四、赏识教育,诱发学习兴趣

实践表明,赏识教育会给学生充分自信,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顽强的意志,小学生对于老师对他的评价还是很在乎的。语言真切感人,学生会备受鼓舞,觉得自己是行的,从而建立起积极向上的自信。可见老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例如,对于学生的回答可表扬他 “你真行”“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你好厉害”“你的想法真好”“你的解题思路很奇妙”等。有位学生,成绩很好,也很聪明,可是胆子特别小,总不爱举手。有一次,笔者上课时让学生先小组讨论再汇报,讨论时笔者会特意走过去他们组,发现他的表达很精辟,于是,笔者就请他上讲台汇报,笔者也站在他的身边,不时就大声说句:“真不错、挺好的、多清楚呀。”慢慢地,这位学生由低头自顾自地小声讲到抬头面对同学大声讲,讲完后笔者带头鼓起掌来。这次之后,这位学生上课经常举手,有次还告诉笔者“上数学课好玩,特喜欢数学。”

赏识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才智的机会,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成功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五、关爱学生,体验成功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成功的教育应该要小心翼翼地去接触并关爱这些年幼弱小的心灵。谁能有更持久的耐性、爱心和细心,谁就能在这方面取得更厉害的成绩。而在数学的教学里也不例外,只要我们能善于利用这种情感,就可以吸引不少学生。我认为老师们应该要抱有正确的思想,那就是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在天下从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而已。只要我们肯费心思,谆谆善诱,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我们的指导下获得成长和成功。所以,当遇到学生总是学不好的时候,老师应该要反省自身。而且,笔者认为,只要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关爱,就能让他们对学习的信心大增,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而笔者在平时的课堂上,也能细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表现和变化。对于成绩稍逊的学生,会尽量询问他们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特意叫他们回答,并在学生回答正确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号召所有的同学给予他们热烈的掌声,建立他们的信心,让他们找到参与课堂的乐趣。如果他们不能正确回答的话,笔者也会在旁给予一些提示,让他们再次尝试找正确的答案。我认为教师在课堂要担任一个主导的角色,提高学生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老師在数学的教学上应该要多从生活中获得更多灵感。例如,挖掘在生活中出现与数学相关的知识,并把这些添加到数学教学中,设计生动的生活场景问题来给学生思考,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其中,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此外,老师也要提醒学生在平时在生活里多注意有关数学的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在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也能让他们有个更清楚的认知,也就是数学不但来源于我们的实际生活,而且又能解决我们的某些生活难题。

参考文献:

[1]史宁中,王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2]卢江,杨刚.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7):115.

猜你喜欢
联系实际会学好奇心
让学生“学会”并且“会学”
学会与会学的辩证
探究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途径
2016年全国高考物理联系实际试题赏析
谈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浅谈如何做设计
探究
谈谈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