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0-03-28 10:52熊丽
青年生活 2020年6期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

熊丽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事业也得到迅速发展 。 但是 , 高职教育在我国开办时间尚短,积累的成熟经验较为有限 , 职业教育的基础薄弱 。目前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 , 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和教学提出了更高 、更新的要求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的许多方面,如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等很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 尤其不符合当前高职教育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从合理设计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实训条件及教学团队建设、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 。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1 、专业建设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以职业需求为目标 , 以岗位能力为中心 , 培养德 、智 、体全面发展 , 熟悉机电测控系统 、电子生产工艺 , 熟练掌握现代电子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 、微机控制技术的专业知识 , 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技术应用能力 、电子设计技术应用能力 、工程实践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 主要培养在电工电器 、工程机械 、汽车等产业和电子信息业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生产制造 、安装调试 、运行维护 、技术改造 、营销服务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

2.课程体系建设

紧密依靠企业行业专家 、专业指导委员会 , 进行社会需求分析 、毕业生跟踪调查 , 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 编写合适的工学结合教材 , 使人才培养方案与时俱进 , 符合科学发展观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划分为四大模块 :人文素质模块 、基础能力模块 、岗位能力模块 、拓展能力模块 。

人文素质模块课程 。  为促进学生思想道德 、职业道德 、科学文化素质 、创新精神和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 , 设置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 、形势与政策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人文基础与应用 、体育等课程 , 并将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素养养成教育渗透在专业教学实施过程中 。 人文素质模块课程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的要求设置教学内容 、安排教学课时 、设计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 。

基础能力模块课程和岗位能力模块课程 。 通过深入企业调研 , 明确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高技能人才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是电子信息产品安装调试 、电子信息产品运行维护 、电子信息产品技术改造等岗位 。 对每个岗位的典型职业工作过程进行分析 , 分解成岗位工作职责 。 在此基础上对每项工作职责进行分解 , 成为更为具体的工作任务 , 再根据具体工作任务的特点整合为电工技术项目分析与实施 、电子产品分析与测试 、电工电器产品制图与制版 、电工电器设备运行与维护等 16门项目课程 。

拓展能力模块 。 本专业开设了电子线路仿真设计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虚拟仪器技术 、工业机器人 、创新意识等课程 , 训练学生的潜能 , 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 满足社会发展和专业发展需要 。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因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改革更应着眼于培养模式的探索。针对企业招收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人才的现状,学校的实践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为了适应这个趋势,在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加强实践训练,进行特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与研究”。着重加强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生产实习、非定期工厂实习和毕业设计为主线的实践环节改革, 实践教学内容的制订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变实验教学观念,从教学型实验转化为实践型和应用型实验;增强学生的竞争和创新意识,注重实践环节中综合知识的应用。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形成完善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学研培养模式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促进教学的持续发展、保持高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确保学生与社会的快速接轨。具体措施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a.加强基础课程实验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除了基本的电子技术实验和计算机技术实验外,主要的专业课程实验就是工程应用型实验,可以通过C 语言编程、电子线路仿真、电路焊接、单片机和嵌入式实验、 FPGA和CPLD 硬件实验、PROTEL电路及PCB 设计等基础实验加强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对工具的熟练使用,提高实践能力。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积极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独立完成实验。这样既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锻炼了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能力,做到融会贯通。

b.开设综合性课程设计

为了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了本专业主要专业课的课程设计及综合性课程设计来帮助学生建立工程应用的概念。比如综合CAD电路仿真技术、EDA技术、嵌入式技术和DSP技术设立了《应用电子技术综合型课程设计》;另一方面,综合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及图像处理设立了《信号与信息处理综合型课程设计》。综合应用设计一般采用学生分组并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方式,整个流程包括选题、方案设计、程序设计、验收答辩和提交设计报告。这样既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也让学生经历了项目设计的部分流程,为学生接下来参加毕业设计及就业招聘积累了宝贵的专业经验,也为今后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c.积极参加各种电子竞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家和各大公司举办的多项赛事,如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2]目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使学生对理论知识能更好地理解和灵活应用,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在实用中的创新能力。一般从二年级开始选拔一些动手能力强、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让他们走进创新实验室重点培养。学生可以从教材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到实验室完成设计制作,也可以跟着老师做一些具体的课题。在创新实验室配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以指导,同时指导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道搞一些开發创新,这样十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学会从选题设计、项目实施到方案修改、数据处理、报告撰写的一整套科学实验方法,为参加大赛做好准备。

4.教学团队建设

坚持 “校企合作 、专兼结合 、重点培养 、加强引进 ”的原则 , 通过出国培训 、高校进修 、主持科研项目 、企业挂职锻炼 、行业资格认证培训 、聘用企业行业技术专家与能工巧匠等方式 , 建设一支高水平 、高素质 、专兼结合的 “双师结构 ”教学团队 。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途径

专业带头人培养 。选拔掌握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前沿技术知识 、学术思想活跃 、实践经验丰富 , 富有创新精神 、实绩突出的多能型人才作为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 。 对选拔出的专业带头人给予重点培养 , 安排他们到企业锻炼 、重点高校进修学习 、出国培训 , 将其培养为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名师 。

骨干教师培养 。通过选送教师到国内外高校进行专业培训 , 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 , 承接技术应用项目等多种培养途径 , 提高骨干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 、教学能力 、实践能力 、科研能力 。 使骨干教师成为专业课程教学的主力军 , 专业建设的核心力量 。

“双师素质 ”教师培养 。 加强岗前培训 , 教师除要具有普通教育的教师资格之外 , 还应具备与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相适应的实践工作经历或相应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 。 教师都必须到企业生产一线实习锻炼 , 学习最新操作技能 , 并在两年之内取得相关的上岗证或专业技术等级证 。

兼职教师 。 从行业聘用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技术专家或从企业聘用具有一线工作经历的工程技术人员 、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 。 对聘请的企业技术人员 , 签订相应协议 , 制定灵活的授课时间表 , 提供相应的福利待遇及优惠政策 。

参考文献:

[1] 从电子设计竞赛看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学改革[J]. 徐振方,孟艳花,王艳.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2]徐振方,孟艳花,王艳.从电子设计竞赛看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学改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5-136.

猜你喜欢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色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及未来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