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区化管理的研修推进策略

2020-03-28 02:39何如强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50期
关键词:研修策略

摘要:教育发展水平,要促进其均衡高质发展,这样才能保障教育的公平性,在教育学区化研修的过程中只有发现问题并深入研修才能说明研修进展的差异,均衡和共识导向,深入推进合作战略,是在教育发展水平和整个学区的区域机制共生中构建的,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学区化管理;研修;策略

引言:学区联盟研修的目的是为了带动联盟校区之间的教育公平发展,深化教育体制机制,优化教育结构和开发高质量的教育,促进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促进学校管理的区域发展,重点探索促进区域平衡、帮助重点学校实现自主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区域推广旨在通过差异促进研修

当前,基础教育“办学热”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發展不平衡。区域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开发和增加优质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基础教育城市、学区、学校之间的差距。实现教育的公平而有质量,实现基础教育的内容向着高水平、高层次均衡发展。在此基础上,对学校的研修,不仅可以扩大学区,鉴于教育合作发展水平的可能性已经建立在共生的基础上,要把优质资源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学校教育和教师的整体发展水平。

学校和不同类型的教师如何共同提高?为此,必须在学区建立学科教师和研修人员联合小组或研修中心小组,以便通过区域联系建立讨论和共同交流的平台。每个学校和每个教师,在不同的任务激励下,能够积极参与有助于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教育研修活动,同时利用学校和教师之间的差异作为相互启发和学习的资源。

二、专业引领有主题用问题驱动研修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学区研修的重点是特定主题,如何使学区研修活动顺利进行,如何使学区研修活动有明确的针对性,这就需要专业的指导。各市、县(区)教育科研部门和负责学习定位的专家队伍,要做好职业指导。

学区联盟研修每学期都以明确的形式和学科定位,明确发挥该学期的研修活动,在研修课题研修的框架内解决好几个教学问题,缩短了更多的时间,详尽无遗,不是尝试一项或多项学习活动中出现的所有教学问题,而是以教学研修为指导,促进了他们对新时代的教育做出属于自己的改变,在研修的过程中要提高受众对一点研修的认识,讲小、看深,以不断推进,力求改进,力求解决这一富有成效的问题。

研修的主题必须事先界定,必须是教师集中讨论自己教学和教育中的小的具体研修问题、确定内容、逐案审查、分析和澄清问题的过程。

三、研修互动有方法用研修突破经验

一个教师,经过多年的工作,怎么能超越经验维度的极限,怎么能不停地继续进化?研修是最有效的方法,学区聪明研修和教育平台,才有可能更快、更经常地取得这样的突破。

区域教育资源可以更好地整合到区域教研活动中。这样,好的经验可以被更多的同龄人分享,克服瓶颈的方法可以被更多的同类型教师使用。最初只在一两所学校,学校的注意力不要仅集中在一批有经验的教师身上,重要的是要突破性地与领导班子的师资队伍产生一种建设性的联系,解决这个问题,才能让更多有经验的人和教师持续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互动研修是最好的方式和方法。以学校为例,在联合开展教学研修活动的经典课堂上,建立了课堂观察台,对评课活动内容进行研修,教师按人分类跟踪指导。其他任务,如协作、课堂观察和信息、聘请专家和教师进行技术分析,包括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方法的分析、测试经验的技术诊断等,都是需要我们在日常研修的过程中值得注意的。观察和分析的结果有时与经验相一致,有时相互矛盾,使教师能够在经验之外思考和重新诠释课堂。分析与评价可以忽略一些模糊认知,提供方法来总结科学经验,并找到有效的方法使这些教师不断取得进步和突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个人学习,无论是集体讨论还是个人实践,无论是阅读、观察、思考还是强烈的情感,有限的知识成为互动研修持续管理的动力,研修实践达到相互促进。

四、名师带动有责任用专业推进均衡

进一步推进以学区联盟学校为主体的研修改革,发挥示范工程的主体作用和辐射作用,增强学区联盟质量高的学校主体导向,开展名师航海、名师研修班,进行固定周期(一般二至三年)的结对帮扶研修。名师定期到学区联盟学校担任专业指导,带领学区学科教师进行教学和研修,使名师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发挥专业优势,为学区教育发展高质均衡、快速科学发展作出贡献。建立学区联盟研修名师工作坊,联系学校学科结对、加强交流、分期推进、构建互相帮扶的提升机制,通过集体备课、参加研讨会、课题研修,提高学科教师专业素质。

五、追求质的发展深化共识导向

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既要学校自主发展,又要在教育整体推进,在推进中鼓励典型,让典型引领发展。学区联盟研修要在区域内培养名校,学区名校对其他学校的开放,包括学校的定位和目标、理念和学校的实践和改革,以及过程的有效性,由名校带动了学区联盟其他学校,这对学区联盟学校的帮助毫无疑问,尽快实现区域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结束语: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教育也在发展。多元的模式架构、多层次的形式设计和全覆盖形式的实现,建立多元的非线性合作与互动机制,促进了教育学区化、集团化的发展,为实现义务教育管理融合均衡高质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参考文献:

[1]王明远,李明月,张伟明. 回归平静与常态,形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共同体--校本研修的问题规避与开展策略[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中中学教师教育教学版)2018(20):130-131.

[2]张继强,王明伟,张凤鸣.区域性双案例主题研讨教研展示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以额尔古纳市双案例主题研讨教研活动为例[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与自然科学版)2018(10)112-113.

[3]刘大奎,董树亮,徐学武.从区域教研方式走向区域研修文化《主题课例式研训结合的区域教研文化建设研修》研修综述[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学前教育、中学教育教研版)2018(15):233-234.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三清小学校 何如强

猜你喜欢
研修策略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三力四项”: 幼儿园男教师区域性研修活动模型的建构与实施
我的手机在哪?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校本研修课程应该如何规划与实施
“过程设计”提升校本研修品质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校本研修应避免“四重”“四轻”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