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跨境民族蔬菜贸易的调查研究

2020-03-30 03:53雷原
神州·上旬刊 2020年3期

雷原

摘要:芒沙寨地处云南边陲,与缅甸有着广泛的文化交流和边民互市,且缅甸在“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中处于重要的节点,傣族在中缅跨境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缅两国边民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长时段的跨境交往,芒沙寨村民形成了在缅甸佤邦特区邦康市的跨境蔬菜贸易现象。通过调查研究跨境蔬菜贸易的内容及特点,分析其原因与民族文化,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跨境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中缅蔬菜贸易;傣族文化;一带一路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疆,是中国辐射南亚和东南亚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等活动的重要区域,且与缅甸接壤。随着近年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布局,缅甸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中缅跨境研究受到各界关注。傣族是云南的跨境民族,与缅甸掸族同源,傣族村寨芒沙寨与缅甸胞族在历史上有着经济、宗教、婚姻等多种形式往来,自2015年后与缅甸佤邦特区的邦康进行蔬菜贸易。

一、芒沙寨概况

芒沙寨隶属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勐马镇芒海村民委员会。孟连,傣语称“勐丙”,据说孟连傣族的祖先是从德宏勐卯迁徙而来,属“傣泐”支系。芒沙寨距离勐阿口岸11公里,村民的经济依赖农业,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作物。通过蔬菜种植,芒沙寨的经济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是在三十年前,芒沙寨还未形成如此大规模的蔬菜种植。据现任组长岩KN回忆:1985年时蔬菜品质一般,那时蔬菜产量少、销路少,村民都不敢大面积种植蔬菜。在2013年成立了蔬菜种植协会,通过技术人员培训种植方法,农业局的项目支持,政府的扶持等,打开了蔬菜的销路。

二、芒沙寨蔬菜销售

销售方式除集中批发给老板外,就是自行运往集市零售。零售的地点主要是缅甸佤邦特区邦康市,和周边的孟连勐阿等地的菜市场。岩WY大哥就经常跨境卖菜,因为他种植的蔬菜品质好,老板给的收菜价格较低,他选择自己用皮卡车将菜运到镇里或缅甸的集市售卖。村民们跨境售往缅甸时,需要在前一天将蔬菜采摘、清洗、装车,第二天一早四点起床,七点前到达勐阿口岸。村民必须办理边民通行证进出口岸,一般四五户结伴而行,用三轮车将蔬菜运到口岸,每车装五六筐菜。芒沙寨的村民出境销售,还需在此基础上盖允许售卖蔬菜的印章,每次出入关卡都需缴费,成年人每人每次一元。交通工具跨境也需要缴费三轮车每辆每次15元,皮卡车每辆每次30元,因此村民们更愿使用三轮车。由于缅甸市场的需求量大,当自家蔬菜量少或种类不够丰富时,村民还会向同村人购买,一并运往邦康售卖。

邦康每五天有一次赶集,在赶集这天卖菜的人也最多,他们会在赶集的前一天晚上就到达缅甸佤邦住宿,第二天到集市卖菜。由于佤邦的市场需求量大且利润高,强有力的吸引着村民,因此他们很少去孟连或勐阿的市场卖菜。

三、文化认同是内在动因

1.语言文字

芒沙寨作为一个傣族自然村寨,操傣语、汉语两种语言,其中傣语为母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并且与缅甸邦康掸族保持同质,傣语是他们进行交流的第一通用语言。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电、路、网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芒沙寨与外界交流越来越频繁。在宗教场合、历法文本等重要的信仰空间内,芒沙与缅甸保持着高度一致的同质性,使用德宏傣文,这也是邦康掸族的通用文字。但在日常生活中,芒沙村民更多的使用汉字,仅有少部分年长者才会书写傣文,对他们而言,傣文作为一种民族认同与符号象征,虽然书写的文字习惯不能与缅甸保持相通,但语言维系两族沟通,凝聚族群认知,为边疆和谐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宗教信仰

芒沙村民和缅甸掸族都信仰南传佛教,佛教贯穿村民日常生活与宗教生活。在文革期间,芒沙寨佛教信仰受到破坏与迫害,即使在1978年代后国家宗教政策改革佛教在傣族地区开始恢复后,芒沙的佛教信仰还是出现了断层。为了重构佛教的信仰体系,芒沙村民到缅甸寻求了人力与物力的帮助,逐渐形成了如今芒沙向缅甸学习,缅甸与芒沙交流的形式芒沙佛寺的住持大佛爷便是村民们去缅甸请来的。寨中不少南传佛教信仰有关的器物都来自缅甸,如仪式用具、经文、图画、佛像等,其中村民们就曾耗资2万元从缅甸购买佛像。缅甸以南传佛教作为国教,我国也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这一宗教政策,且傣族在历史上就有着信仰南传佛教的传统,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与南传佛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族系同源、语言相通、信仰相同使得两国居民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依托地理优势和政策支持,两族在经济上互通有无,在文化上民心相通。

四、结语

同源文化才是傣掸两族民众跨境交流的主要动因,国境线的划分、天然的地理屏障并不能阻挡两族在文化上的交流,芒沙寨蔬菜的跨境贸易在傣族的经济文化背景下顺理成章的形成了。而这样的蔬菜跨境贸易延续着历史上两国边民的交往互市,在促進经济、文化和宗教的更广泛的交流的同时,也强化了“民心相通”。芒沙寨以蔬菜贸易增进了中缅两国跨境民族的互通互惠,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和谐发展、互利共赢的理念提供积极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和少英,李闯.桥头堡建设与云南跨境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 (05):221-228.

[2]马太江,韦承二.中缅边境跨境民族经济与民族关系的崭新发展[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06):34-38.

[3]《勐马镇志》编纂委员会.勐马镇志[M].云南人民出版社,2015:32-33

[4]李智环,邵媛媛.论跨境民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基于云南的思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6 (04):89-93.

[5]张晗,刘江.“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跨国共生社区建构——以云南弄贺傣族村为中心的探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03):7-13.

[6]寸晓红,李宁.中缅边境跨境民族的认同研究[J].人民论坛,2010 (17):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