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质量监督体系研究

2020-03-30 09:53王刚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1期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监督

王刚

摘  要:市政给排水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是城市运行的前提和居民生活的基础,也是衡量现代城市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当前城市现代化的加速与水资源布局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提高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是缓解矛盾的重要途径,也是摆在市政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现阶段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过程由建设单位保证,建设单位控制,监理单位检查,监理部门监督,质量监督作为工程建设的最后一道关口,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设一个完美的城市给排水施工过程质量监督体系尤为重要。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监督;优化政策

引言

由于给排水设施建设于市政路面以下,属于隐蔽设施,一旦管道或附属构筑物有破损、爆裂引起排水不畅、供水不足等问题,都会影响民生和城市正常秩序,也很难发现并及时预防。这些给排水质量问题的屡见不鲜,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也越发被重视,建设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也被作为热点报道。

1 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质量监督部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1 缺乏分类监督和选择机制

小区给排水工程不被重视;常出现未办理前期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及施工许可证的是处罚类工程。工程的监督计划、具体监督方式方法、监督力度、监督人员配备、内部各科室的配合等都有所不同。但以前没有明确的分类标准和选择方法,就不能合理的安排人员和工作,不能根据工程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监督检查,管理不够精细,影响工作任务的完成。

1.1.2 组织结构存在问题

如科室之间业务重合或者无人负责,对某些工程的监督缺乏部门之间的无缝合作及协调沟通。缺乏规范管理的体系;如某些问题界限不清,职责范围不明等局面,不能进行统一的管理,缺乏整体的协调性和系统性。易出现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发展偏颇的情况,影响监督体系的纵深性优化。

1.1.3 人员配备不合理

市政工程质量监督这项工作是属于专业较强的一种技术监督服务。但各科室人员专业不同,各有分工,各负其责,在遇到紧急事件时可能人手不够,从而导致工作滞后甚至无人处理。而全站人员的通力学习,相互了解职责和工作内容就凸显必要性。机构本身任务重,人力分配不均,而传统的监督方法不能满足现阶段工程的监督要求,可能出现人力浪费或者安排不合理的情况。

1.1.4 工作流程不健全

比如已经施行了安全监督标准化的工作,但是质量监督标准化的制定及实施尚未成型,近年来监督机构的重点偏重施工安全监督,质量监督有待加强。

1.1.5 对部分工程的责任人员履约监督薄弱

首先对参建单位相关负责人的履约检查时,监督力量相对薄弱。同時城乡统筹监管和质监站过程监督管理有待进一步强化。建设管理精细化、监督标准化亟待加强。

1.2 建设单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2.1 存在先开工,后补手续的情况

以往还存在提前介入监督工程的情况,但近年来建筑行业标准化的实施,报监手续及施工许可尤为重要,没有完备的前期手续及施工许可,是不准许提前开工的。

1.2.2 考虑政绩,核定工期过低,导致完工难度大的情况

易出现无证上岗、野蛮施工、减少工序等现象,导致施工质量和工程实体使用功能无法保证。

1.2.3 存在指定单位中标的现象

应加强市场监督管理的力度,杜绝存在指定中标、关系中标的现象,要公平竞争中标。

1.2.4 大权独握,没有合理机制来节制

既是领导机关又是业主的双重身份,如某些地方的水利部门。利用地位的特殊性与便利性随时改变设计图纸、计划工期等。此时监理单位成为了空架子,没有相应的权力,也不能履行自己应有的职责。

1.3 施工单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存在没有相应的资质,靠关系承揽工程的情况。因为与建设单位的特殊关系,不顾规范要求,违反强制性条款。

(2)对施工图纸和相应的技术规范、规程不熟悉,一知半解。对工程的隐蔽部分未及时验收。

(3)对工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构件等偷工减料。

(4)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专业化水平低。部分地方性的市政施工企业是国企,地头蛇、垄断性的思想依旧存在,不认真学习新工艺,新材料,施工中习惯用已过时的经验及工法。

(5)存在野蛮施工的情况。市政给排水涉及面广,需要考虑的外部因素多,需要协调的部门比较多,涉及到低影响与重大危险源施工。而施工单位往往只考虑进度,对其他影响考虑甚少,导致野蛮施工。

2 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优化建议

2.1 对质量监督部门的优化建议

(1)制定监督计划。根据内部外部矩阵分析可知前期战略分析的重要性,可知工程前期制定监督计划尤为重要,必须将监督计划细化具体,并组织进行监督告知,履行相关监督职责。

(2)部门科室全力协作,共同圆满完成任务。机构设置合理,如社会经济效益极大的工程,不仅仅靠某个监督科室的努力,而需要整个监督机构的全力支持与配合,共同努力完善工作。

(3)人员配备必须充足,灵活分配工作。对于重大的关键类工程需要多加人手,而本职其余工作也要顾及。这要求各个科室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合理安排监督力量,灵活分配工作,做到关键工程人手充沛,其余工作统筹安排。

2.2 对各参建单位的监督优化建议

2.2.1 对建设单位的监督建议

(1)可以委派或者临时聘请监督员从前期手续到最后的验收管理进行全过程管理,并且应加强相关人员履约履职工作的检查。

(2)监督机构应定期加强建设单位的质量安全意识,使其自上而下的对施工、监理单位传达质量安全意识。建设单位不应只考虑政绩或者个人公司效益而把工期压缩,而应站在工程质量安全和工程实体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上考虑。

2.2.2 对施工单位的监督建议

(1)监督机构可以定期组织培训,提升施工单位对相关法律、文件、规范等的了解和领悟,并借鉴法国监督模式,强化施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监督抽查。

(2)监督员在施工前抽查施工单位是否进行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施工过程中加大对相关技术规范、规定中强制性条文的落实情况。及时进行隐蔽工程的验收抽查。应学习美国及新加坡模式中的“施工经理负责第一线的施工质量,相关工程师负责各个关键性工序的质量”的施工过程中监督模式。

(3)强化质量安全意识,严保工程实体的功能性质量。监督材料进厂自查自检制度落实情况,避免偷工减料或使用的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构件等。

(4)定期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考核,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做到各司其职,提升工程施工及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3)借鉴德国监督模式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安全施工是一切工程实体质量的基础。强化安全文明施工监督,严禁野蛮施工,严禁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或者在批复范围之外施工,抽查所编制的《低影响专项施工方案》与《重大危险源识别与专项施工方案》。尤其是危大、超危大工程,做到每次必查,有问题必整改的监督力度。

3 结束语

借鉴国外的监督模式,希望监理单位能够独立出来不受建设单位约束,杜绝监而不理或理而无效的情况,努力克服强势业主的制约及监理单位的责、权、利不对等情况。要做到对施工现场发现的质量安全问题敢管、敢下监理通知单。各层级的监理人员一定要把工程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努力尽职尽责,履约好监理行为。

参考文献

[1]  武竞雄.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制面临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建筑经济,2018,39(11):11-14.

[2]  朱双娜,董文斌,黄先明.工程质量监督标准化评价研究[J].工程质量,2018,36(07):11-27.

猜你喜欢
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监督
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节能设计
浅谈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的预防和控制
加强市政给排水工程监督管理的措施探讨
CAD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与实施管理策略探讨
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主要技术环节
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技术工作
谈土建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水泥混凝土灌注桩质量监督检验及缺陷防治
总包模式下核电厂调试质量监督研究
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管理对策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