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贾汪区马庄:文明之花绽放田园乡村

2020-03-31 09:27陈运军
雷锋 2020年2期
关键词:香包乐团文明

陈运军

提起徐州市马庄村,第一次让其声名远播的是1988 年创建的“苏北第一支农民铜管乐团”。

经过30多年探索,马庄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中国十佳小康村、中国民俗文化村等40余项国家级奖项,2次被中宣部、文化部表彰为“全国服务基层、服务农民先进集体”。

更让马庄人难忘和自豪的是,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后首次调研来到马庄,观看了马庄农民乐团自编的快板节目后,称赞“编得好、演得好”。看到马庄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村民精神风貌好,习近平总书记还高兴地说:“我们的文化振兴、乡村振兴,群众的文化普及和精神文明建设,在这里看到了实实在在的落实和弘扬。”并指示认真总结马庄发展经验,特别是文明兴村、独树一帜的“马庄模式”。

一时间,马庄再次声震全国,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中,马庄也是当仁不让、一马当先。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马庄村党委书记兼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队长孟国栋告诉记者,通过先进文化引领、党员干部示范和项目化推进,村民学习有场所、才艺表演有舞台、文化活动有阵地,文明实践各项工作已在马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马庄,这片曾经的采煤塌陷地,正日益成为新时代文明之花盛开的沃土。

先进文化,凝聚农民精气神

“十九大报告绘蓝图,跟着党走信心足。新思想引领新时代,璀璨文明展情怀……”2020年元旦,马庄文化广场上,张灯结彩,好戏连台。

“我们春节有联欢晚会,元宵节有灯会,周末有舞会,每月1日举行升旗仪式,天天和文化打交道。”从外乡嫁过来的王倩告诉记者,她27岁才从“零基础”起步,成为村农民乐团的圆号手,又学会了舞蹈、快板,几年间还随团队到北京等地演出,上过电视台录制节目,眼界和阅历提升许多。

回首改革开放第一个10年,马庄村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头脑空虚、思想混乱等问题随之而来,酗酒赌博、打架斗殴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必须用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把村民“拢”起来,成为村委会一班人的共识。

1988年,村里拿出3万多元购买了长号、黑管等西洋乐器,成立了“苏北第一支农民铜管乐团”。30多年来,农民乐团坚持演农村事、说农家话、道农民情;他们不仅是文艺表演团,还是政策理论“解读员”、时事政治“宣讲员”、法律法规“宣传员”。在这支乐团的带动下,2004年马庄又组建了“百人锣鼓队”“马庄民俗表演团”,形成了3支“红色文艺轻骑兵”队伍。

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中,马庄村还注重组织文艺团体,把党的理论知识排练成快板、徐州琴书、大鼓等艺术形式,不仅给村民送上了内涵丰富的文艺节目,还开展了理论知识有奖竞答,吸引群众踊跃参与。针对村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集中组织学习难度大等情况,马庄开通新农村大喇叭,把新思想新理论以大白话写出来、播出去的同时,还推行了“四前一后”理论微宣讲(即村民会议前、文艺演出前、电影放映前、跳广场舞前、升旗仪式后),让群众在参与各类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受教育。

以立足农村特色、农民实际的理论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走在马庄村里,看不到无所事事的村民。工作日,他们在潘安湖景区、香包工作室、周边工厂忙碌着;业余时间,他们参加农民乐团、民俗表演团的演出,既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生活充实有奔头。

党群联手,孕育乡村好风尚

“她爱人在外地工作,和婆婆住在一起30年没红过脸,还照顾体弱的大伯直到去世”“她晕车,为了代表村里到市区参加文艺演出,半夜3点摸黑骑车赶路4个小时……”说到“十佳十星级文明户”王继莲,邻里乡亲都点赞。

“十星级文明户”评选背后,是一套完善的“家庭档案”管理制度,其内容包括对村规民约的执行情况、完成生产任务情况、村内事务和公益活动的参与情况等。目前,村里评上星级文明户的占80%以上,550余人次获得过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等称号。

村里实行“党员联系户”制度,村委会委员、村民小组组长孟洪永是联系王继莲家的党员。在平时,到联系户家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介绍村里大事小情、帮助排忧解难,是党员们的一项常态化工作。

为精准对接群众所需,马庄还根据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具体要求,让乡镇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片、干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村民家中如有喜、丧、急、难、病等10方面的事情,党员志愿服务队必须及时联系、上门服务、帮助解决,做到“小事不出党员联系户、大事不出村小组”。这一被称为“十必联”的创新做法,已在江苏省全面推开,并受到中宣部部长黄坤明的充分肯定。

“退休不退岗,我要一直为乡亲们做好服务。”马庄村老书记孟庆喜对记者说,现在他也当起了马庄乡贤协会会长,在他的带领下,马庄开办了乡村道德讲堂,成立了“红白理事会”,规范乡规民约,把全国文明村的牌子擦得更亮。

如今,“志愿”成為马庄村特有的精神风貌,“文明”成为马庄村民的行为自觉。孟国栋表示,志愿服务队以文创综合体为阵地,以香包制作、铜管乐、写作、朗诵、太极拳、广场舞等培训为主要内容,不断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持续打通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文明实践,激活发展新动能

在潘安湖景区,马庄村村民徐刚的“婚礼小镇”带动了几百名村民家门口就业。他坦言,自己的事业发展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的成果。

马庄不仅有建设不断升级的“婚礼小镇”,香包文化大院,香包博物馆、采摘园等近两年来也在马庄陆续亮相,让马庄走上了文旅融合发展的快车道。孟国栋说,集会议、培训、展览、文创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创意综合体去年正式运行,让更多村里的年轻人在家门口实现了创业梦。马庄年轻人说得更富有诗情画意,要有“骏马奔腾的朝气,天马行空的创意,驷马难追的信誉,马到成功的自信”,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马庄村从当年的贫穷落后到开矿起家,从20世纪初关停小煤矿到产业转型,再到如今发展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历经挫折磨炼却每次都能凤凰涅槃,精神文明的力量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孟庆喜说,特别是2001年马庄关闭了3对矿井,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当时,很多人调侃:经济不行了,升旗仪式还搞不,乐团还演奏不?经过召开党员会、村民大会多次研究,最后统一了思想:只有稳住人心,才有东山再起的希望,把经济工作着力点由地下向地面转移,走绿色发展之路。

如今的马庄,80岁的非遗中药香包传承人王秀英带动全村发展香包产业,村里建成香包主题客栈、香包广场和民俗手工坊,年销售额超过600万元;马庄农民乐团和民俗表演团每年参加公益性演出80余场,受邀参加商业演出140余场;依托文化产业修建的综合性农家乐体验中心,每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

留下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马庄这个苏北的田园小乡村,成为实现文明兴村的一个样本。“马庄模式”正走出徐州,走向全国。“一马当先的勇气,跃马扬鞭的速度,马不停蹄的毅力,马到成功的效率……”一首乡村振兴的《马庄之歌》,正在新时代华夏大地激情唱响!

猜你喜欢
香包乐团文明
端午香包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非遗徐州香包成网红
对不文明说“不”
管乐团的高兴事儿
文明歌
香包送亲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