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及对策探析

2020-03-31 13:21张露露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道德素质现状调查大学生

【摘 要】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以翔实的数据为客观材料,对西安邮电大学学生的道德素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分析,提出了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对策:要充分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支撑;变革传统道德教育模式。

【关键词】 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调查;问题;对策

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我国公民品格德行的发展程度和建设方向,是衡量一个国家青年人才素质高低的非常重要的标准。[1]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2]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3]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4]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已经上升至国家层面,提升高校德育工作刻不容缓。

开展面向西安邮电大学在校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情况问卷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的《西安邮电大学学生道德素质现状调查问卷》,目的是充分了解在校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情况,希望能为相关教育学者们的后续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问卷调查对象为在校生,共回收问卷231份,男生占49.78%,女生占50.22%,其中文史类专业的学生占30.3%,理工类学生占61.9%,其他专业的学生占7.79%,给出的数据都是严格在样本基础上获取的,数据真实可靠。

一、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

1、整体积极健康向上

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对道德素质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充分肯定的, 76.62%的学生认为道德素质非常重要,只有0.43%的学生认为其可有可无;在道德素质的判定中,占40.26%的学生认为个人道德素质很好,47.62%的学生认为个人道德素质较好,58.44%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整体道德素质呈良好状态,道德素质普遍提高;在面对道德行为失范现象的态度方面,有41.56%的学生表示会有礼貌地提醒对方或给予建议,仅有2.16%的学生态度消极。总体来看,道德取向积极向上,道德意识增强,道德要求和道德价值取向日趋稳定和成熟;学生普遍都能客观冷静地分析,能看到个人、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联动关系,态度趋于理智、平和,能辩证思考,很少有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

2、存在知行不一的现象

大学生群体的整体道德水准处于较高层面,但同时也要看到,大学生在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上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回答“您认为自己的道德素质如何”时,40.26%的学生选择“很好”,47.62%的学生选择“较好”;但是在回答“对待道德缺失现象,您的态度是”时,50.65%的学生选择“虽然心里不舒服,但是不会主动去交涉”,选择“有礼貌地提醒对方或给予建议”的学生占到41.56%。由此可见,参与纠正道德失范行为的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不想过多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责任感弱化趋势明显,持中立态度正在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倾向的主流。

3、部分学生的认知存在偏差

一部分学生对道德素质的重视度还是不够,仍有5.63%的学生认为道德素质仅仅是一般重要,甚至有人觉着可有可无;有54.11%的调查对象对开设的思想道德类课程的满意度不是很高,认为“这类课程的作用不是很大”,觉着“完全没必要”的学生占到总数的5.19%;在思想道德类课程对提升自身道德水平的认知方面有接近5.2%的学生选填“不清楚”,认知相对模糊;总体归纳,主要体现为对思想道德类课程缺乏足够的重视,对提供的德育环境抱有较高期望,对其产生认知偏差,对道德类课程的实质和作用等问题心存疑虑和困惑,未能自觉地将道德素质的提升与个人前途同社会的整体发展联系起来,影响道德观的正确树立。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个人道德修养不够

大学生道德素质总体状况良好,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学生的道德水平正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外来文化冲击给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道德观念、道德行为等方面表现出不稳固性。造成大学生忽视道德问题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自身道德修养不够,部分学生对自己道德素质的要求很低,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规范,缺乏明确的道德素质认知,道德责任观念淡薄,突出“自我”,忽视道德觉悟的提升,对道德失范行为漠不关心,导致“知行”脱节。

2、道德规范力度不够

在实际生活中,法律制度的公允性以及道德规范的公平性在一定程度上并不都能做到相辅相成。一方面,在道德与法律共同作用时,与道德相违背的,法律上并没有相应的惩处,造成违反道德的惩罚较轻,同时没有相对的法律进行惩治,这是导致很多道德问题持续发生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相对淡薄,只是在单方面了解法律是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手段,对法律规范没有深入认识,所以在道德修养上有放任自流和随大众的想法,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动力不足。

3、家庭教育中道德素质的培养缺失

家庭是人生道德素质形成的发端,很多父母过分关注子女的智力培养,忽视了对子女道德素质的培养,忽视了家庭日常生活活动对子女的教育价值。有的家庭道德教育的方法很简单,部分奉行溺爱、顺从,使得部分学生的道德取向是“利我”,以自我為中心,不受道德规范的约束,有的则是“棍棒教育”,缺乏平等的交流,未形成很好的示范作用。在特定的家庭环境下形成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必然对孩子产生深刻影响,而道德教育的缺失不利于孩子的性格与价值取向健康发展。

4、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人的道德素质养成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仍处于不全面、不稳定和矛盾阶段。不难看出,由大学生自发形成的这种道德观念有不稳定性。我们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变革的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发生着巨大的改变,道德标准和道德评价体系趋向多元化,出现道德监督、调控失灵,享乐主义与拜金主义重新抬头,社会舆论与传统道德约束乏力等现象,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的道德观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

三、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对策

1、充分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

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是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间共同起作用的。大学生的主观内部条件是道德素质养成的基础,应该充分考虑到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道德素养的可塑性,形成鼓励机制,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使他们自觉参与到道德文化活动中去,参与到良好道德环境的营造中去,否则再好的外部环境也不能引起他们观念的转变,不能促使他们形成较高的道德素质。

2、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支撑

(1)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建设。在实际调查中,有54.11%的学生认为从设置的德育课程难以形成好的道德体验。从实际来看,理论教育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实现有机统一, 日常的德育过程中道德理论和实践是相割裂的。因此,应当发挥学校德育教育师资队伍的作用,建立一个完善的,能促使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协同发展的体制,提升德育教学质量。

(2)注重家庭对道德素质教育的影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构成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部分,而家庭教育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学生首先是从家庭中获得知识、文化习惯以及人格的发展,学生对来自亲人的教导有着一种真实和可信赖的感觉,这种信赖造成了家庭环境影响功能的强化,家庭教育功能一旦产生缺失或是偏差,往往會对学生良好道德的养成造成障碍。因此,家长应该在关注学生身体健康和智力开发的同时,也关注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注重教育态度,以感染、榜样示范等方式来影响学生。

(3)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素质教育环境。大学生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经济发展和文化多元对其道德理论认知、道德行为等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原有的道德体系中有部分内容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而新的道德体系还尚未完全建立,于是出现了道德标准取向多样化的现象,有些消极观念对大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形成制约,比如一些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消极思想,那些道德观尚未成熟的且意志比较薄弱的学生就会随波逐流。因此,应该不断提高抵御不良社会风气的能力,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素质教育氛围。

3、变革传统道德教育模式

任何道德理论知识只有转变成人的社会实际行为的内在道德律令,才能发挥其功用。在我国传统学校道德教育中,教育者主要以教材为载体,依托教学课堂,单方面的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及理论,却忽略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使学生成为真正的“道德人”,即使之能够既认同优秀的道德理论,在主观上也能够自觉去遵守道德规范,达到较好的道德实践结果。[5]这就要变革传统的说服教育模式,提升道德教育类课程的感染力,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道德实践行为的引导,加强对学生道德行为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达到“知行一致”。

四、结语

通过对西安邮电大学学生的道德素质现状进行调查,依据问卷调查统计的相关数据,借鉴相关研究来探讨学生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从大学生的教育环境、教育模式、大学生自身几个方面来展开论述。如何更好地使学校、社会、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形成合力,营造出良好的道德素质培育氛围等,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喻学林.近十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研究述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32(06)118-123.

[2]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2)3-25.

[3] 王灿平,王思思.浅谈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及教育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5(21)74-75.

[4]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

[5] 刘继荣.当前大学生道德素质缺失现状及对策思考[J].未来与发展,2011.34(03)59-61+31.

【作者简介】

张露露(1994.02—)女,汉族,陕西榆林人,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道德素质现状调查大学生
简论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