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声乐教学中唱歌技巧培养

2020-03-31 04:30张洁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

张洁

摘要: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同时教育事业也随之改革,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现代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声乐的发展被更多的人所重视。加强声乐唱歌技巧的培养,有助于丰富初中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放松身体,愉悦心灵,对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愉悦学习起着很大的作用。本文就初中声乐教学的唱歌技巧进行了阐述,以此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关键词:初中声乐;教学研究;唱歌技巧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053

从古到今,“乐”作为六艺之一,传承千年,对一代又一代的人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古代每逢盛大的祭礼,必有“宫”“商”“角”“徵”“羽”相伴,现代每次阅兵等重大事件也有乐的影踪,千年从未有变,因此国家对声乐歌唱的发展日益重视。发展声乐歌唱,对学生来说有许多的好处,可以愉悦和协调学生的身心,丰富平时的生活乐趣等。

一、声乐在初中教学中对学生的意义和面临的问题

音乐是人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从音乐中可以感受到演奏者和曲子所蕴含的百般情意,或者悲欢喜乐的情绪,同时音乐中又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影子,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跨越千年,了解当时的文化风俗。学习音乐,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而且可以协调身心的健康,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忽视声乐对学生的作用,只注重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发展,如果临近考试时期,常常导致声乐课被取消,或者被其余学科的教师挤占来学习其他学科,使学生学习声乐的时间和课时被大大缩短,长此以往,会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理产生很大的压力,对初中学生的健康不利。而且,在如今的社会中,学生越来越早熟,所以对新发展的流行音乐的兴趣远大于八九十年代的音乐,但是由于初中教学中声乐的课本更新间隔时间很长,导致学生对课本上的音乐学习提不起兴趣,无法活跃学生的积极性。

二、初中声乐教学中唱歌技巧培养的方法

1.培养初中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学生最开始学习事物的动力,就是兴趣,但传统的教学方式常常由于教学方式单一,从而导致了学生缺乏对声乐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参与积极度较低。鉴于出现的这种问题,教师可以用新颖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调动学生对音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教师在教授学生《欢乐颂》这首歌曲时,可以先运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向学生讲述创作这首歌曲的背景和原因,以此提高学生学习这首曲子的主动性,且更加方便了学生简单深刻地理解这首曲子所表达的含义和作者当时谱写这首曲子时是怎样的心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用舞台话剧的形式,鼓励学生自行将音乐背后所含的故事进行编排,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展示,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美丽的事物往往能引发人与人之间的共鸣,所以教师要注意曲子的选择,以优美感人的声音来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学生感受到曲子里所含的欢乐、悲伤等情,感同身受。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剪梅》这首歌曲,在教授学生时,可以以一首优美的诗作或者相应的视频来讲述梅花的寓意和它所代表的暗喻,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做准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求知的渴望。然后再播放这首曲子,让学生在其中感受梅花的品质,让梅花在心中开放,并且鼓励学生可以自编一段舞曲,伴随着音乐起舞,以柔美蕴藏其中,加深学生对这首曲子的理解和兴趣。

2.加强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从而让学生更加熟悉对音符、音准的感觉,只有掌握正确的音准,学生才可以唱出优美的曲子。所以,教师在初中声乐教学中,要多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并且要采取新颖的方式锻炼学生的音准能力,让他们熟练掌握。比如,教师可以电子琴对学生进行音准的培训,重复按一个键,让学生熟悉每个键的发音,然后再任意选择,让学生辨别是哪一个音符,从而达到目的。

3.鼓励学生大胆自信歌唱

在初中声乐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心理能力的培养,于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当教师请某位学生在讲台上进行一小段的演唱时,这位学生往往会出现声音发抖、音调不准的情况,这是由于学生没有自信心,害怕唱错的缘故。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言语鼓励学生或者用亲切的目光看着他,让他有一定的自信心,相信自己会很好地完成这件事。比如在教学《当兵的人》时,第一句“咱当兵的人”,本来这句歌词唱出来是多么的坚定、自豪,可是很多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咱”字唱不上去。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着窗外大叫一声“咱当兵的人”。学生以最饱满的声音漂亮地喊出“咱当兵的人”,再高一度,重喊一遍,以此慢慢高上去。其实不难发现,唱歌只要能保持饱满讲话时的状态,声音就能唱上去。因此,教师要常常激励学生,让学生大胆唱出来。

4.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在初中声乐教学中,教师在其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因为在学生每次学习曲子之前,教师都要进行正确的示范演唱,并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并且掌握学生的不足,从而进行对学生正确的指导。所以,教师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是关键所在,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能力,才可以及时对学生产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和正确的指导。比如教师在教授学生某支有特殊风格的音调曲子时,例如有上滑音、波音等等,这时教师就要做到正确的演唱,并且在学生学习这首曲子出现错误的音调时进行及时的指正,从而为学生掌握曲子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而言之,声乐教学在初中教学中对学生当下和以后的发展起着远大的影响,不仅使学生提高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系统的音乐知识,弥补了学生对音乐方面的欠缺,提升了学生的音乐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生瑞.初中声乐教学应注重歌唱技巧培养[J].读写算,2018,(10):235.

[2]谭玉冰.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歌唱能力的有效策略和方法[J].音乐时空,2018,(10):101-102.

[3]陈璐.初中声乐教学应注重歌唱技巧培养[J].中学课程资源,2018,(6):55-56.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实验中学325700)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
基于OBE的Java程序设计个性化教学研究
“找茬”教研,助力数学教学研究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智慧课堂下如何实现高中英语互动教学研究
第三届“经纬杯”全国地理教学研究成果大赛
基于自主实验探究的高中物理案例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