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0-03-31 04:30吴静静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素养措施

吴静静

摘要:小学科学是小学生领略自然科学规律的基础学科,是小学生在通过观察自然生活,进行探究实验学习的重要课程。良好科学素养能有利于小学生培养准确的观察力及科学探究精神,同时能开拓学生思维,促进想象力的萌发以及创新意识的形成,为之后的理科如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做铺垫。是完善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健全个人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

关键词:小学科学;素养;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074

小学科学虽说对学生具有科学启蒙的意义,但由于我国小学科学素养教育是在近代才开始普及,可以借鉴的经验少。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虽然从其他学科中汲取了一些教学方法,颇有些以水救水的意味,但达不到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目标要求。基于此,下面将对小学科学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讨论,旨在帮助一些教育者解决科学教育的困惑。

一、现代教学中,小学科学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概念式”教学模式,学生没有学习欲望

在如今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科学的教学沿袭了一些其他学科教学的俗套方法,即“概念式”教学,其实便是照本宣科、不求甚解、得过且过的一种教学模式,缺乏师生互动,难以在师生间建立良好的沟通环节,导致学生认为小学科学不怎么重要,学习欲望大大降低。小学科学是一门与自然、生活非常接近的学科,仅仅依照课本学习理论概念知识,学生无法感知科学的用处和奥妙,没有学习兴趣,更别提科学探究精神、观察力等科学素养的培养了。

2.小学科学教学普及晚,师资力量不足

小学是科学素养培养的关键时期,因为科学课程的知识普及及落实都比较晚,针对小学科学这门学科的师资准备便不充分,很多是由其他学科教师任教。而这部分教师在小学科学素养的培养上缺乏经验,对小学科学教育没有足够的认识与重视,大多不会专门设计一个系统性的教学方案,反而是容易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不能因材施教,小学科学教育进度效果差,小学生参与度低,进而导致科学素养难以培养的恶性循环。

3.小学科学教学与实践实验、生活联系不紧密

实验出真知,小学科学脱离实验教学便失去其学科的特性。实验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生活和自然現象的知识与规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进而对科学产生好奇心和探究心理。但如今的小学科学教学中往往缺少了实验教学环节,其重要原因是学科重视不够,一些实验设施和材料根本没有准备,学生无法开展科学实验。

二、小学科学素养培养教育的有效措施

1.针对性设计科学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对科学的观察探究

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备课,对即将学习到的科学知识进行有目的性的规划教学,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积极地参与到科学问题的学习中。在任何的课程学习中,学生都应该是学习的主体,设计科学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避免“概念式”教学的弊端,增强师生的互动联系。当然,这一过程也要有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提问,能够帮助学生在问题中学会发现自然、生活,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及科学探究精神。

例如在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5课关于《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的教学中,教师利用PPT课件为大家播放一条视频,视频中显示同一条街道上有行人、汽车、自行车,并提问学生“同一条街道上行人、汽车、自行车哪个更快?”学生通过联系日常生活回答“汽车”之后,教师再提出有针对性的科学探究问题,向学生展示一幅动图,同一个具有一定坡度的轨道上,不同的小球A和B同时下滑,提问“怎么比较这两个小球运动快慢呢?”学生纷纷展开讨论后,有的学生通过计时发现,同一个轨道上,A和B同时下滑时,到达终点时A球用的时间长,B球用的时间短,所以B球运动的快。之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展开讨论,说一说生活中大家是怎么比较快慢的。

2.针对学生个性设计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及动手能力

小学生个性活泼,有丰富的想象力,喜欢做实验,而小学科学也正是一门注重实践教学的学科,教师可以依据此特点,有目的地设计科学实验,引导学生独自完成实验,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现实科学问题的创新思考及深入探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科学实验,验证自然科学道理。这一过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科学知识皆是有规律可言,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之后的实践实验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8课关于《测试过山车》的教学中,教师先带领学生回顾“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个课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回忆“相同距离比时间、相同时间比距离”两个知识点。之后,教师利用科学教育道具乐高“过山车”,先为学生展示了小车在直线与曲线的过山车轨道上完整的滑行。之后让小学生分成两名一组,进行实验,比较小车在曲线轨道与直线轨道的运动快慢,实验过程中为学生准备好橡皮泥、软尺、秒表、两个不同大小的实验小球及过山车乐高实验道具。学生通过用橡皮泥标记出A、B、C、D四个点,通过软尺测量AB、BC、CD段距离,秒表记录时间,制作表格记录实验数据,探索科学规律。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时刻提醒学生,认真细心观察实验效果,并仔细推敲总结实践所得结论,待所有工作结束后,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实验流程,并在小组内发表个人观点。

小学科学的内容虽然难度不大,但是与自然、生活息息相关,是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课程。面对现如今小学科学教育中还存在师资力量短缺、实验资源不足、教学模式老套的问题,学校和教师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计划性地设计科学问题及在实验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力及探究精神。

参考文献:

[1]曹巍,张绍江.农村中小学科学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农机化,2019(22).

[2]徐法宪.基于科学素养培养的农村小学科学教育研究[C]//教师教育论坛(第三辑).

[3]吕静.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1).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蒲岐镇第一小学325600)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素养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