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壁同辉 相得益彰

2020-03-31 04:30徐伟娟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阅读文本读写结合写作教学

徐伟娟

摘要:本文针对英语写作教学薄弱现状,结合笔者自身教学实际,采用读写结合模式来提高写作教学提出了一些看法。以人教版英语教材中的文本为例,从关注文本语言、分析文本结构、研读文本体裁、延展文本内涵四个方面来指导写作教学。

关键词:阅读文本;写作教学;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080

阅读与写作是英语教学中的两大重要内容。作为听、说、读、写四大技能之一的写作教学,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它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更是难点。但是,现实的英语写作教学却处于薄弱状态,且教学方法单一,内容枯燥乏味。在笔者看来,阅读乃写作的基础,它能为写作提供大量的素材、严谨的模板、灵活的技巧以及丰富的内涵。而写作是阅读的延伸,它既可以巩固阅读知识和技能,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两者之间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但是,部分教师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却没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出现了读写分离的现象。

一、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1.语言积累不够

学生对词汇的掌握不够扎实,有些单词会拼却不知道中文意思,就无法运用到正确的语境中。英语以形合为主,写作时还要涉及词性变化,这对学生来说就更难了。其次,句式表达单一,衔接不够自然,加上中式思维的影响,没有形成正确的英语思维,写作时就不够地道。

2.谋篇布局欠缺

学生在写作时很多是在凑字数,想一段写一段,没有通盘的考虑,写出来的文章既乱又散,缺乏邏辑,不够严密,无法让读者明白他们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3.文章体裁不明

学生往往一拿到题目就开始下笔,而不会去观察写作要求是什么,导致审题不清,文体不明,出现不必要的扣分。

4.写作思维狭窄

很多学生拿到作文题目,尤其是不给提示词的作文,虽然绞尽了脑汁,但还是不知道写些什么,脑袋里一片空白,最后能够挤牙膏般挤一点已经不错了。这正是因为他们写作思维过于狭窄造成的。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寻求一种合适的方法来提高写作教学。而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正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它能帮助我们最终实现阅读与写作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读写结合的必要性

纵观近几年的初中英语中考书面表达试题,笔者发现试题与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教材有密切联系。试题内容源于教材中的某个话题,又悄无声息地隐藏在教材的阅读文本中。教材的每个单元正是围绕某个话题展开,内容涉及多个领域,其阅读文本语言地道、结构清晰、思维缜密且贴近学生生活,可以为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感悟篇章结构,激发写作思维提供鲜活的材料。教材中的阅读文本既蕴含大量的信息,又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其文本框架既体现了阅读思路,又提供了写作模板。

语言学家H.G.Widdowson在《TeachingLanguageasCommunication》一书中也提倡把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他认为语言学习者既可以把阅读所得迁移到写作上,也可以用写作来夯实阅读成果。简言之,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的“相互作用理论”,读和写两者是相互依赖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石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巩固和延伸。

所以,我们要立足文本,向文本要写作素材,以文本为写作范本,进行同话题延伸和拓展来开展写作教学。

三、读写结合策略的应用

1.关注文本语言,丰富写作储备

只有掌握了大量的语言,才能在写作时信手拈来。而阅读正是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借助阅读文本,积累话题词汇,操练特殊句式,并恰当地运用到写作中。

(1)积累话题词汇

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本身就不够扎实,写作时更是黔驴技穷。而围绕话题展开的词汇容易掌握,且不容易遗忘,所以教师要强化词汇与话题间的联系,以帮助学生积累话题词汇,并正确地将这些词汇运用到相似语境中。因为词本无好坏,名言佳句没有在特定的语境下使用,最终也只是华丽辞藻的毫无意义的堆砌。

以七下Unit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Section B 2b为例,围绕的话题是daily routine,相关的词汇有get up,take a shower,have breakfast,go to school,have classes,play sports,do homework,brush teeth,go to bed等。在阅读教学时就可以有目的地让学生根据时间这条线把这些词汇串起来。并且引导学生思考文中的两个人物Who has a healthy lifestyle?这样,既明确了文本的写作顺序及写作目的,又为之后的写作My Own Daily Routine添砖加瓦。

(2)操练特殊句式

一篇好的文章不仅看字迹是否工整,内容是否充实,还要看语言是否流畅,衔接是否自然,句式是否富有变化。笔者认为,简单句和从句结合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要重点关注句式训练,为写作服务。以九年级Unit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Section B 2b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who、that”等先行词表达自己的喜好,有学生回答“I love musicians who...”“I like music that...”等等,以任务为导向开展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定语从句,同时为写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分析文本结构,搭建写作框架

学生在写作时缺乏条理,想到哪写到哪,没有考虑好整篇的布局。而教材中的文本往往是经过筛选出来的,思维缜密,结构严谨,是很好的写作范本。教师可以带学生寻找文本的topic sentence、概括main idea、划分段落等来把握文本的结构和脉络,帮助学生搭建写作框架。

以八上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 Section B 3b的写作为例,完全可以借鉴3a的文本框架来写作。总结一下,我们会发现3a的文本框架如下:

Topic sentence——Greenwood Park is the best place to go to on weekends.

Supporting details——fast to meet friends/crowed but creative/ However,...quietly

Concluding——There is something for everyone at Greenwood Park.

学生就可以参照这一框架,以总分总的结构,最高级的形式来写作The best place in my town,学生写起来自然水到渠成。

再以八下Unit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 Section B 2b的第二课时为例,是一堂读写结合课,要求学生在掌握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用现在完成时态,写写自己最喜欢的歌手、明星、作家等。若直接给题目写,不免有些突兀,学生的输入难以供给输出。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已学的阅读文本着手,并且把复杂的文本内容加以简化(见图1),重新整合,形成写作框架(见图2),这样就可以把文本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输入与输出之间的转换,降低了写作难度,那么学生就能相对容易地投入接下来的写作环节(见图3)。同时提醒学生加一些linking words,使文章表达流畅,过渡自然,具有美感。

3.研读文本体裁,拓展写作能力

初中英语写作主要涉及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这几种文体。通过笔者观察发现,前几年中考议论文居多,近几年应用文为主。笔者认为,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就要注重研读教材文本体裁,通过续写、创写、仿写等形式拓展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免学生看到作文题目一头雾水,无从下手。

(1)续写比较适合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它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对故事结局加以猜测和补充。如九年级Unit8 Section A 3a一文,講述的是小镇发生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但又不知道是谁干的,结果如何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学生阅读完后,也是兴趣盎然,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续写该故事结尾。学生有的认为是外星人来了,有的认为是有人故意捣鬼,有的认为是某种动物出没,众说纷纭。这样的任务基于文本,又不囿于文本。

(2)创写不同于一般的写作,它要求学生研读文本之后进行创作,尤其适合戏剧和诗歌体裁。如九年级Unit7 Section A Mom Knows Best是一首非常有韵味的诗歌,描绘了孩子各个成长阶段与母亲的交流,借助诗歌让学生学会理解父母,体谅父母,感恩父母。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契机,让学生在欣赏诗歌的同时,细细去品味和回忆,并把自己对父母的感受以诗歌形式记录下来。

学生感触颇深,习作之一如下:

When I was a small baby,I often saw my fathers big smile.

When I couldnt fall asleep,my father told me stories sitting on the bed.

When I was a little girl,my father taught me to read and write.

When I was ill,my father took me to hospital quickly and looked after me well.

When I was sad,my father would hug me and comfort me.

When I was happy,my father would laugh with me.

Thinking back to those times,my father helps me a lot.He is as great as a mountain.

I love him very much and thank him a lot. I wanna say“Dad knows best!”

(3)仿写适用范围较广,没有特定的体裁限制,可以是句型的仿写,也可以是语段的仿写,还可以是篇章的仿写。当然,仿写不是生搬硬套,不是改头换面,其精髓是一种方法的借鉴,要加上自己的思维,把别人的最终变成自己的。针对中考作文的议论文和应用文,就可以开展仿写训练。

①仿写议论文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文本中蕴含的情感和价值观,发表观点,这样才有可能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以八下Unit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Section B 2b为例,讲述的是中国和美国父母对孩子业余活动和兴趣班的安排及想法,通过对比发现存在着共性,但文中人物观点和看法却不尽相同。教师可以将文本与3a的写作结合起来,组织一场辩论赛,题目为Should kids take after-school classes?把全班学生分成两队,自由辩论,双方队员只要能说出一句反驳对方的句子即可为该队获得1分。计时10分钟。以获得分最多者为胜方。教师中立,可以为双方提供语言上的帮助并担任裁判。阐述观点时须运用以下句型:

I agree or disagree /dont agree with ...because...

I believe...

In my opinion,I (dont) think...

Although parents/kids are right about...,I still think...

Although its normal to... its even more important to ...

It is better if parents/kids... so that...

If...,they will...

學生非常投入,辩论得很激烈,给出的理由也较恰当,很多学生除了借鉴文本中的信息,还结合自己参加兴趣班的经历和感受来为该方观点助力。决出胜负后,再让他们选取一种观点以书面形式把观点和理由记录下来。经过了思维的碰撞后,教师再布置写作任务,学生也很乐意接受。

②仿写应用文

以书信为主的应用文在近几年的中考中经常出现,但往往学生表达不好,一方面中式思维在作祟,一方面对掌握的知识不会灵活运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利用好地道的文本,让学生活学活用。

以八下Unit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Section A 3a为例,一封是Sad and Thirteen遇到的问题,一封是Robert Hunt给出的建议。在阅读前,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提问学生,让他们谈谈自己平时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哪些问题,并把他们的回答一一板书在黑板上,同时,针对这些问题又可以让学生给出建议,同样把建议也板书在黑板上。阅读中,将两封信中的问题和建议配对,建立两封信之间的联系。阅读后,再挑选黑板上的一两个问题,模仿第二封信的思路和结构,结合板书上的建议进行写作。基于文本,从阅读中来,到写作中去,以阅读指导写作,以写作夯实阅读。

因此,教师要抓住文本背后的空白点,并进行适当的延伸,让学生基于文本进行续写、仿写、创写等,拓展学生的写作能力。

4.延展文本内涵,拓宽写作思维

阅读教学除了解阅读文本的语言、结构、体裁外,还可以从思维的角度引领学生去思考文本内涵,使文本的解读多元化。利用好教材中的文本来拓宽学生的写作思维,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

以八下Unit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Section A 3a为例,讲述的是一对母女因为家务问题发生了不愉快,然后是“冷战”,但最终女儿理解了母亲的辛苦,担起了做家务的责任。可是,奇怪的是,根据“I cant work all day and do housework all evening.”和“For one week,she didnt do any housework and neither did I.”这两句,不免产生这样的疑虑:父亲为什么也不帮忙做家务?难道父亲不在家?或者这本身就是一个单亲家庭?如果是这样,作者是想传递给我们什么信息?相信这一连串的问号,肯定会在学生心中荡起涟漪,会去思考和反思今后自己在家是否也应该做做家务,并学会体谅父母。趁热打铁,教师可以让学生给父母写封信或者制作一张简单的卡片,以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有感而发的文章哪怕是几句话往往也是最打动人的。

四、读写结合反思

1.教师要尽可能放手让学生去阅读和写作,不要过多的干预,点到为止,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对自主的空间。同时,尽可能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情感共鸣,从而真正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2.阅读要实,才能为写作储备好丰富的知识。阅读与写作话题要一致,这样学生更容易结合自身实际,有感而发,然后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述出来。

3.阅读与写作的时间分配要均匀。阅读不充分,就无法为写作提供充分的素材;相反,阅读占用时间过多,学生就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写作。蜻蜓点水式的写作,必然显得肤浅,那么读写结合课的预定目标就无法实现。

4.采取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来提高写作教学。仅仅借助教材上的文本来指导写作教学肯定是不够的,只有输入的量达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实现输出,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还要多开展课外阅读。

实践证明,“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拓宽了学生的写作思维。教师要利用好教材中的文本指导写作教学。这样既可以降低写作难度,又可以巩固阅读所学。笔者认为,运用读写结合模式比单一的训练阅读和写作模式更有效果。教师要抓住每个让阅读成为写作的契机,开展读写结合的写作训练,让阅读为写作服务,让写作夯实阅读,最终实现双璧同辉、相得益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陈娇玲.基于文本阅读的写作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4(8):14-18.

[3]赵娟.以读促写读写双成——初中英语读写课的实践与反思[J].文理导航,2013(5).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泰中学311100)

猜你喜欢
阅读文本读写结合写作教学
走进作者,多元解读阅读文本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巧用教材阅读文本,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浅析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