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提高学生初中语文阅读能力

2020-03-31 04:30仇小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少教多学阅读能力初中语文

仇小芳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从四个方面探究了实施少教多学的策略。以期能为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供帮助。

关键词:少教多学;初中语文;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084

“少教”是有效的教,有针对性的教。“多学”并不是指读很多的书,做很多的题。而是学生必须懂得怎样学、学什么,要有所为而学、有目标而学。这就有赖于教师的引导。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认真秉持“少教多学”的理念,大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浅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教师应走进文本,深入挖掘文本

如何才能做到少教多学?简言之,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少教”不等同于不教,少教了,教师不是轻松了,相反,任务更重了,需要更强的驾驭教材的能力,知道哪些知识点是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哪些是教师必须点拨甚至重点传授的。所以,要想实现少教多学,教师要先学会做学生,要走进文本,读文本,读参考书。读网上相关资料,不断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力求走进作者的内心,用心灵去倾听、感悟文本。只有教师自己的视野扩大了,理解得更透彻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从而避免浪费不必要的时间与精力,做到少教多学。

二、转变观念,敢于放手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笔者认为很多同仁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受,“做语文教师很累,尤其是做认真负责的语文教师”,一节课四十分钟都觉得不够讲,一篇阅读课文从文题、作者、写作背景、字词、文章内容、写作特色、习题分析……事必躬亲,任何一点都不敢放下。一堂课下来,累却常常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初中学生对待问题已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教师要充分信任他们的内在潜质,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弱化教师自身在课堂上的地位,努力向引导者的身份转变。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极其有利的。

三、选择恰当教法,力求“少教”

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为例,笔者选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阅读与表达相结合

学生的参与是课堂活力的源泉。这种方法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每次上新课前,笔者都会给学生五分钟的自由发言时间。在这五分钟里,学生可以提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疑问,也可以开展课前演讲,但演讲的内容必须和新课主题有相通之处。第二阶段,每堂课后也留五分钟时间,让学生梳理、小结课上所讲的主要内容。学生一定要注重课前和课后的这五分钟时间,它既在无形中考查了学生的课下预习、课上学习情况,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胆量。如果长期坚持,效果不容小觑。

2.阅读与表演相结合

阅读与表演相结合可以分为如下两种方法。(1)分角色朗读。有些课文角色众多,人物性格鲜明,可以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再让他们分角色朗读,把自己的阅读体验融入到人物性格中。例如,笔者在教学《羚羊木雕》一文时,就鼓励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进行分角色朗读。学生把万芳的可爱、仗义,妈妈的严厉、粗暴,爸爸的自私、冷漠,奶奶的欲语还休,“我”的委屈无奈表现得十分到位,学生在合作、朗读中已经把握了文章重点。(2)想象朗读。想象朗读在古诗词教学中尤其适宜。每首古诗词都有其优美的意境,不要逐字分解,只要弄懂大意,整体感知意境、情感即可。记得笔者在教学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一诗时,就让学生带着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伴着优美的轻音乐,边读边想象画面,并加上些许的动作和表情,学生不仅很容易就体会到诗人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自得的心情,而且还深深爱上了朗读,爱上了祖国的诗歌文化,可谓收获良多。

3.阅读与小练笔相结合

阅读与小练笔相结合可分为如下两种方式。(1)有感而发时练笔。教材中有许多人文性很强的课文,通过故事内容,向学生传递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给学生以情感上的熏陶。学习这类课文,在学生学习达到情感高潮处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小练笔,如笔者在教学《散步》一课时,在学生理解了奶奶为什么走小路的原因后,就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的类似经历、内心感受,从中体会长辈们对自己的爱护,进一步增强对父母、对长辈们的感恩之情。做到了少教,实现了多学。(2)精彩语言处练笔。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语段,读这些语段是一种美的享受,学写这样的语段更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积累、内化和提高。《春》这篇经典散文中有这样几句话:“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点。

四、给学生提供一些学法上的指导,争取“多学”

教师应该告知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不论是何种体裁、何种内容的文章,首先要做到的都是读顺文本,其次是读懂大意,再者是读出美点和疑问点,最后是读出文外。例如《变色龙》这篇课文,笔者在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之后再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了方法指导。例如《金色花》是泰戈尔的一篇散文詩,这篇文章就非常适合感情朗读,笔者在课前首先伴着优美的轻音乐示范朗读,学生都深深地沉醉在诗歌营造的恬美意境中,学习热情高涨。同时,学生在反复的感情朗读中懂得了母子情深的道理。

总之,只有教师走进文本,不断地挖掘文本,转变观念,敢于放手,在疑难处敢于将学生“放出去”,在关键时再把学生“收”回来,选择恰当的教法,读、说、演、写相互渗透,并提供一些学法上的指导,才能打造出高效互动的课堂,最终实现少教多学。

参考文献:

[1]于彩霞.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20(2):89-90.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罗塘中学231100)

猜你喜欢
少教多学阅读能力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