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的实践思考

2020-03-31 18:13叶纯静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实践教学

叶纯静

摘要:特殊教育指的是对特殊学生进行具体化、针对性的教育,特殊学生指的是一般在智力方面、身体方面有残疾或是有语言障碍等问题需要进行突出教育的学生。特殊教育学校指的则是集中为特殊学生进行特殊教育的地方。目前特殊教育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劳动技术教育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殊教育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管理理念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本文旨在研究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的实践策略,试图为特殊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103

开展劳动技术教育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能够为特殊学生开发出适合自己的就业之路,有效地帮助特殊学生在社会上立足,能够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效率,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专门的、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本文将研究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的实践思考。

一、目前特殊教育学校劳动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特殊教育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普通的教学方法,使特殊学生对于知识点理解较为困难,特别是大班额的特殊学生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普遍不好,学生的劳动技能提升较为缓慢。还有一些教师对于特殊学生的状况了解不足,特殊化教育不到位,这样会使特殊学生面对身体和心理上的打击,影响学生的上课情绪,教师对于学生身心状况的漠视,也阻碍了特殊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另外,特殊学校也会因其管理难度较大,需要积极普及信息化管理手段,但是信息化管理在部分特殊学校还未得到重视,这影响了特殊学校的信息管理效果,不利于特殊教育的成熟发展,更加不利于特殊学校有效地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劳动技术教育需要保证公平性与科学性,运用信息化的选择方法是必经之路,但是在信息化应用的过程中不科学、不合理,这也影响了特殊学校劳动技术特殊教育的效率与水平。

二、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的策略

1.教师要选择合适的劳动技术教育主题

选择合适的劳动技术教育主题,在适宜的时间阶段选择结合生活实际的活动主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增强社会竞争力。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方式,能够合理地运用实际,选择合适的主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参与感。通过上述日常的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更好地帮助教师以及学校开展劳动技术教育。

例如,在3月12号植树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校园内展开“除草”活动,教师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在傍晚展开除草活动,选任班干部维持活动纪律。教师可以选择学生在一天中注意力最不集中的时候,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帮助学生放松心情,提高学习效率,调整状态。在植树节这一天展开劳动技术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于植树节的纪念意识,增强植树节的纪念意义。教师也可以在学生进行除草时,为学生说明植树节的由来,使这一劳动技术教育更加具有深意。教师组织本班的班干部,将学生分为几组,规定一节课的时间,拿好班中的打扫工具,有序地开展劳动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以及劳动意识。

综上所述,教师要选择合适的劳动技术教育主题。

2.教师要合理选择活动方式

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有利于提高劳动技术教育的活动效率,能力学生的能力锻炼达到最佳效果。学校可以积极开展绘画大赛、剪纸大赛、刺绣大赛等一系列竞赛,通过竞赛的方式约束学生的劳动技能发展,培养学生的剪纸、刺绣、画画等技能,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不断地增强学生的专业程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学校组织“科技幻想画大赛”这一活动,通过组织“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发挥具有画画特长的特殊学生的才能,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画画才能,并且通过组织大赛的方式,让学生的劳动技术有输出的渠道,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学校在组织科技幻想画这一活动时,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科技幻想画活动的宣传,要求一般班级每班出至少十張科技幻想画,班主任可以首先根据学生的兴趣而选择性地询问学生是否有兴趣绘画这一主题的画。学校规定的每班回收数额需要考虑到学生学习状态的特点,进行特殊化的数量要求,不可使学生产生一种不舒服的感受,避免学生只是为了应付教师的任务的现象出现,这样不利于提升学生劳动技术教育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综上所述,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进行劳动技术教育。

3.教师要因材施教

教师要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这样能够及时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提高学生在劳动技术教育中的自主性。但是不同于传统的对学生进行分层的方式。面对劳动技术教育,不可以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等进行单一化的分层。教师需要在学生劳动技术教育中考虑学生的经验、综合组织能力、综合交流能力等一系列综合能力,对学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

例如,在教师组织校园小记者的劳动技术教育时,有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劳动技术教育的综合能力不高,教师需要因材施教,通过鼓励教学法等方式,引导这些综合能力不好的学生发展自身的能力,对成绩不好的学生,鼓励其好好学习,教授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可使学生产生依赖教师的心理,而是不断启发学生,提高其参与活动的自主性,教师的因材施教可以使学生对于劳动实践活动产生兴趣,从而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提高特殊学校劳动技术教育水平。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因材施教。

三、总结

劳动技术教育不是某个学科的附属部分,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内容参与特殊学生的学校生活,教师一定要提高对于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视,增强特殊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利平.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及残疾人就业的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7(18).

[2]白翠花.如何做好特殊教育学校工作[J].江西教育,2020(3).

[3]盛志财,熊和平.回归劳动本真:特殊教育学校的劳动教育启示[J].教育评论,2020(5).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特殊教育学校325600)

猜你喜欢
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实践教学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现状探析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构建阳光体育背景下的特殊教育学校体质健康监测标准
浅析以就业为导向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健康人格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