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美术教学中构建高效美术课堂的思考

2020-03-31 18:57刘静芝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构建高效课堂

刘静芝

摘要:中职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美術技能、审美标准及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及实践能力,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构建高效的美术课堂。本文主要思考如何更好地构建高效的美术课堂,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与思考。

关键词:中职美术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102

一、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稳定的兴趣

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文化课基础不太好的学生,他们往往兴趣广泛,活泼好动。但是他们的兴趣不是很稳定。很多学生喜欢美术课,但是学一学就觉得难度太大,坚持不长久。因此,教师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针对这类学生的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稳定的兴趣,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吃苦精神。只有学生对美术产生长期稳定的兴趣,才有可能学好这门学科。

当学生在美术学习中遇到困难,灰心丧气的时候,教师应给予积极的帮助,通过耐心讲解、认真分析、适当的示范、鼓励等方法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对该学科没有畏惧心理,培养起学生稳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坚持学习并不断取得进步。

比如在教学素描写生的时候,学生把握不准基本的形体结构,教师一定要耐心讲解,耐心示范,不厌其烦地引导学生。通过引导学生多观察、多练习,直到能够准确地把握形体结构,学生就有了坚持学习的积极性。在调配色彩时,同样学生也可能会因把握不好颜色的调配而失去信心,教师一定要多示范,给学生提出一些适当的练习方案和建议,多指导,多鼓励,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树立信心。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优秀的习作可以作为范例来点评,以促进学生进一步取得进步;缺点比较多的习作也要肯定其优点,并指出改进的地方,鼓励学生多思多练。这样,学生就能保持持之以恒的学习积极性,快乐而积极地投入到美术学科的学习中。

二、让美术鉴赏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在中职的美术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在教学的初期阶段会给学生讲授一些美术鉴赏的知识,而这些知识的讲授也会比较简单肤浅。因为大多数教师希望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上。这一点毋庸置疑,让学生进行动手实操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在此笔者想要强调的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不能忽略美术学科的鉴赏知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考虑在什么时间穿插一些美术鉴赏知识比较合理,又让学生易于接受和感悟。当学生在进行一定的动手练习之后,还需要多看看优秀的作品,多了解它之所以优秀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可以在一定阶段穿插一定的理论知识进去,或者展开一些美术鉴赏活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取得飞快的进步。

美术鉴赏活动主要就是对不同的作品进行比较研究,作出艺术评价。教师可以找一些作品来让每个学生进行鉴赏,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然后听取别人的看法。俗话说见多识广,知识是逐渐积累的,也是彼此相通的。看得多了,经过认真思考,鉴赏能力就越来越高,创作水平也就自然提高了。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感官,引导学生对画面的线条、用色等进行细致的观察,从而使学生从视觉上和内心深处体会艺术作品的魅力所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好奇心,为动手操作能力奠定基础。每一幅作品中的线条、结构、色彩以及作品所传达的感情色彩是构成绘画作品的基本要素。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且要采取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教师在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感知时,还要将理论知识与动手操作的步骤结合起来传授给学生。例如针对一副绘画讲解时,要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每一笔作者的用意以及用笔姿态,透过作品表象挖掘出作品中饱含的更丰富的色彩层次,使学生在此种状态下对作者当时的创作情感和创作情景有更深入的认识与感知。这样,教师将理论知识与鉴赏方法结合起来,学生从中体会作品是如何通过线条或色彩体现艺术作品的美感,同时也可以参照作品中的线条或色彩运用的方法等,在以后自己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科学分配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的比例,采用适当的措施,提升学生的绘画技能与实践能力。要室内教学与室外写生相结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和自然现象,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比如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特色风景区、敦煌莫高窟等特色地域进行实地考察并进行写生等绘画活动。实践教学最为客观真实,也是能够不断提升学生对于绘画学习能力的方式之一。通过实地写生,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发现、鉴赏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

四、尊重学生,避免课堂功利化

美术是一门艺术性极强的学科,是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学生审美,增强学生对自然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课程。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通过学习美术,丰富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

那么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对美术的正确态度和价值观,较好地理解美术与社会的关系和艺术的本质。美术课堂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用自己的风格来表达思想感情。不要把教学模式局限化,不要只重视考试成绩,把课堂庸俗化。

中职美术教学离不开实用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忽视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除了要提高美术技能,还要提高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中职学校美术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和鉴赏美的能力。把美术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也可提倡学生多与大自然接触,把课内理论学习与课外写生结合起来,这种开放式的美术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热爱,并能让学生在与大自然的接触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山西省临县白文职业技校033200)

猜你喜欢
构建高效课堂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